第39章 21-30 嶄新的氣象(3 / 3)

爺爺奶奶,你們放心,我和慧思一定想辦法把黑一海爺爺帶回家去,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勸說黑一海爺爺回到中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大家就能夠團聚了!

駱子無限感慨地說:“黑一海大哥他真是太厲害了。當初他秘密去日本的時候,我瘋瘋癲癲的什麼也不知道,隻記得臨走時他還來看我,跟我說了很多話,唉,那時他一定很難過,想要找個人傾訴,可我卻是一個廢人,什麼都幫不上他……”

“駱子哥,那能怪你嗎?”章小鳳說道。

“是啊,誰都怪不了啊。”郝一湖說著,歎了口氣。

“大哥他一定受了很多苦,到日本去了以後,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生活的,身在異國他鄉肯定不容易……唉,不說了,隻要知道他現在很好就好了。大哥這個人啊,比我要堅強得多了。我真是很愧對他啊。”

“駱子哥,你也不差啊,你現在可是遼海的大明星啦,人們擠破頭去聽你說快板,用現在的話說,你就是民間藝術家。”章小鳳有些幽怨地說道:“你比我可要強多了,我才是個大廢人哩!”

“小鳳……”

“哎呀,你們兩個就別在這裏抱怨自個兒了,大哥有消息了,應該高興才是嘛。”郝一湖溫和地笑道。

“啊!對!哈哈,說起這個黑一海大哥啊,當年出國以前就是個工作狂,整天研究什麼日本的現代企業管理。現在怎麼造起汽車來了?他也真是的,這麼多年了,怎麼也不跟我們聯係一下!我們連他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還有建華,都已經人到中年了,到現在都沒見過他的親爹一麵呢。”

“他經曆過解放初期的鎮反運動,他害怕啊!”

“也對!黑一海大哥說他最怕的就是政治運動了,哈哈哈……”

正所謂好事成雙啊,這天下午,正在上班的郝設華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南朝鮮的信,同車間的一位師兄很好奇地問:“真沒想到啊,設子,朋友都交到外國去了,你啥時候認識的這位南朝鮮朋友啊?”

“不是朋友,這是我姐的信。”郝設華說道,並順便更正了師兄的說法:“也不是南朝鮮,現在是韓國。”

1992年8月24日,中國政府與韓國政府正式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曆史,國家之間的稱謂也隨之改變,所有的公開言論中,過去的“南朝鮮”都更名為了現在的“韓國”。

得知這一消息後,郝設華和郝祖國就開始想辦法和一去遙無音信的郝亭花取得了聯係。很快,這條拉了十多年的親情長線就接上了。這十來年裏,郝亭花將思親之情深埋於心,努力地適應著另一個嶄新的環境、另一種嶄新的生活,雖然因為政治原因,兩國之間消息十分閉塞,但她還是在想辦法透過一些曲折的方式將她的思念傳遞回來了,努力地讓那條線不斷掉。兩國恢複邦交後,以前偷偷摸摸的行為而今可以光明正大地進行了,但依然沒有明朗化,郝亭花至今還沒給這邊的家人寫過一封正式的家書。因為之前已經通過一次電話了,所以郝設華在拿到信時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但是那種喜悅的心情卻是難以抑製的。

“你姐?你姐是啥時候跑到南朝鮮……哦,不,是跑去韓國去的?”

郝設華顧不上給師兄解釋這其中的緣由,他連忙去找來剪刀,小心翼翼地剪開信的封口,在取出信的時候,由於太過緊張,手都在輕輕顫抖。這封信果然是郝亭花寫來的。郝設華想,要是媽看到了這封信,一定會非常高興的。於是,下了班後,郝設華就連忙趕到了療養院,把信交到了章小鳳的手上。章小鳳果然很高興,喜極而泣,淚流滿麵,一邊讀信一邊哭,誰都勸不住。

親愛的爸爸媽媽,駱子叔叔,還有大哥、大嫂和兩位弟弟以及弟媳婦:

你們好!

離開你們已經很多年了。我雖然沒有和你們聯係,但是,我的心中始終都有你們的影子。我在遼海的日子裏,爸爸媽媽和哥哥弟弟都非常的愛我,我健康、快樂地長大了!可以這麼說,我在這個家庭裏是非常特殊的一員。我們雖然沒有半點的血緣關係,但我們卻是真正的親人,無論人在哪裏,心裏都會牽掛著對方,我們的心是始終連在一起的。

我為什麼到今天才給你們寫信呢?這裏麵有個原因。我剛到這裏的時候,總想著把事業做好了再給你們寫信。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發奮地努力過,但是,我的事業卻始終沒有多少進展。所以,也就不好意思給你們寫信。現在好了,我叔叔見我靠自己的努力已經過上了不錯的生活,具備一定的能力了,就把我們家族的公司交給了我。爸爸、媽媽、哥哥、弟弟,我現在已經是韓國崔氏集團的董事長了……

“你們看,你們看,我女兒已經是大公司的董事長了!”

郝設華點點頭:“媽,崔氏集團可是當今韓國最大的幾個財團之一,姐真了不起。”

駱子也說道:“亭花從小就特別有主意,她有那個能耐,當上董事長一點也不奇怪。”

“這下好了,我們一家人總算是全乎了。”

章小鳳用手巾沾了沾眼睛,把淚痕擦掉:“唉,這個亭花也是,隻在起初打過幾次電話給祖國,從來都沒寫過信,我還以為她把我們都忘了呢……”

“她也有她的難處,你就別計較了。反正現在都有消息了,你就可勁地高興吧。”郝一湖說完,咧嘴嘿嘿地笑了起來。他是由衷地高興,眼中也含著幸福的淚光。

“為了慶賀今天接連的兩大喜事,我們要不要慶賀一下?”駱子問道。

“要!當然要!把祖國兩口子叫來,設華,咱回家去,我們先小聚一下,等大家回來,人都齊了,再大聚一次!”

“好的,媽。”郝設華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也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把什麼都擺在表麵,一種人把什麼都藏在內心,顯然,郝設華屬於後一種。越是沉默寡言的人越是戀舊,他們希望從小到大生活環境都不要變,他們希望所有的親人都能一直陪在他的身邊。如果環境變了,他們就會很不適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生活在對過往的回憶裏。如果有親人生死離別了,睹物思人,每一件與之有關的物品都會勾起他們深深的懷念。雖然分別這麼多年了,但姐姐郝亭花還是時常出現在郝設華的夢裏,那場綿綿的細雨,那個濕漉漉的車站,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晰,似乎伸手就可以觸及,似乎姐姐依然在不停地衝他擺手。現在,團聚的日子終於不遠了,生活終於又可以圓滿了,郝設華是從心裏往外地高興,當然,這種高興隻有他自己知道,別人還是很難看出。

27、追夢

20世紀最後的一年裏,人們都希望能夠以全新的麵貌邁入新世紀,但又對即將麵臨的新世紀懷著別樣的憧憬。無論是大到世界還是小到遼海這個城市,都感受到了世紀轉換的衝擊。全世界的華人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與過去告別,慶祝新千年的到來。

經過多年的大規模建設,遼海工業園已經今非昔比了。整個園區占地逾80平方公裏,從遼海母城西南方向向外延伸擴展,呈一個窄型S狀。四條交叉主幹道橫貫東西南北,然後是三條環區公路,使整個園區四通八達。

這一天,天特別的藍,風特別的柔,樹特別的綠,陽光特別的溫暖,小鳥兒叫得也特別的歡暢,四處彌漫著詩情畫意。市委書記路鳴偕同市長王立一起到工業園視察,王立望著工業園的鳥瞰圖,發出了由衷的感歎:“天呐,這就是我們的傑作嗎?這不亞於建設了一個新城區哩。如果工業園區有一半的企業開工,我們遼海市就真的要騰飛了。”

“王市長,你算是說對了,我們就是要在這裏建一個全新的遼海。我們將陸續的把城區的裝備製造企業全都搬遷到這裏,城區留做商業及服務區。我們要在這個工業園區裏,憑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優勢、體製優勢和環境優勢,堅持‘以現代裝備工業為主,吸引外資,拓展出口,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國家級開發區辦區宗旨,圍繞建設中國現代製造業中心的目標,全麵實施工業立區戰略,引進項目、利用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從而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造、加速老工業基地產業升級,等自身建設完成後,我就要把這裏打造成為中國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新高地,使之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聚集區。而我的最終夢想就是——把遼海工業園建設成為中國現代裝備工業之都。”路鳴在工業園區的模型上空揮手一指,他的發展方向是在工業園之外,是在更加遙遠的東方。

王立崇敬地看著路鳴,微微一笑:“我的路書記啊,如果要建成一個現代裝備業之都,隻是這點規模恐怕不夠吧?”

路鳴欣慰地點點頭:“嗬嗬,知我者莫若王立也!這裏隻是一個出發點。不用著急,慢慢來,我們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路書記,我發現你有些變了。”

“哦,哪裏變了?”

“你也會說‘慢慢來’這樣的話了,以前你可不是這樣,總是一副時不我待的樣子,好像要把所有的事情在一天內幹完。”

路鳴聽了王立的話哈哈大笑::“哈哈,你說得一點沒錯,我是變了,因為我知道,改革之路是曲折而漫長的,以往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現在我不著急了,一步一步來,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少走彎路,才能更快取得勝利。”

王立由衷地對路鳴說道:“你讓我更加佩服了。”

“老兄啊,你不用對我恭維,不管采用什麼方法,少了你,我們這個工業園區的夢想就完不成啊。”

兩人正說著,郝祖國從外麵進來了,他是聽說路鳴在此,專門趕過來的。

“路書記,王市長,好久不見了,你們好啊!”

“是郝總經理呀,果然好久不見,你怎麼發福啦?”王立打趣地說道。而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郝祖國看上去的確有些微發福,原本棱角分明的臉上堆積了不少的脂肪,變得圓潤了許多,盡管如此,卻絲毫不影響他的魁偉和從青年時代就長成的那股氣勢。現在,他身上已經少去了過去那種咄咄逼人的鋒芒,或者說他已經將他的刀收入了鞘中,將自己的鋒芒隱而不露,內斂且練達。

“不會吧?王市長,我還很年輕啊,不到發福的年紀。”郝祖國輕鬆地說笑著,並和路鳴及王立一一握了手:“路市長,來這裏視察的結果怎麼樣?”

“我們正在談呢,路市長要把我們的工業園建成中國的現代裝備業之都!這個夢想是不是很偉大?”

“真的嗎?路書記,中國現代裝備業之都,那家夥,恐怕這點地方不夠用吧?”郝祖國掃了一眼那片鋪在地上的工業園模型,笑著說道。

“路書記,你沒看錯人啊,這郝總經理果然是個人物,一眼就發現了問題所在!”王立嘖嘖讚歎。

“到底怎麼回事?”郝祖國有些不解地看向路鳴。路鳴嗬嗬一笑:“你剛才這句話,王市長剛剛問過我了,你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這地方當然不夠,我們要將工業園繼續向東拓展,一直延伸到大海邊。”

“哦!我明白了。” 郝祖國恍然大悟,向路鳴豎起大拇指:“這就是你‘麵向大海求發展’的偉大思路。”

“別淨說門麵話,今天你來找我們一定有事吧?”路鳴搖搖手,走到另一邊的接待室裏,王立和郝祖國都跟過去,一起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我是來向領導彙報工作的。”郝祖國將手中的文件袋遞給路鳴,路鳴打開來仔細瀏覽。

王立問郝祖國:“郝總經理,你們前些年搞的那個小汽車研發項目怎麼樣了?”

“除了發動機之外,我們的小汽車已經基本上成功了。上小汽車項目,好是好,但仍然存在資金問題。同時,發動機依然是我們的劣勢,我們得購買外國的汽車發動機,就這一項,我們利潤的百分之五十都交給外國的發動機製造商了。”

路鳴放下手中的資料,深深地點了點頭說:“是啊,我們汽車製造廠如果不走發動機自主研發的路子,不掌握汽車製造的核心技術,那就是死路一條啊!”

“哎!郝總經理,你們過去不是探討過和日本汽車公司合資的事情嗎?我看我們先合資,再自主,你看怎麼樣?”王立問道。

“如果資金問題能夠解決,我們就有了自主研發發動機的大好機會。”

“如果我們能走通發動機自主研發的路子,那麼,我們就能夠生產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汽車了。”路鳴在郝祖國之後補充說道。

“路書記,你說得沒錯。這樣一來,我當初在你麵前誇下的海口也就能夠得以實現了。”

“可是,郝總經理,自主研發發動機不光是資金問題吧,技術問題你怎麼解決?你有這方麵的人才嗎?目前在國內還沒辦法找到這方麵的專家吧?而且日本人也不可能會為我們提供這方麵的人才吧?到頭來還不是要與他們合作,買他們的發動機。這是日本人一向使用的伎倆,他們是不會把核心技術透露給我們的。祖國,你可得慎重考慮啊。”

郝祖國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路書記,這方麵的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並且已經有了解決之道。你還記得我還有個大伯在日本的事情嗎?”

路鳴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追憶:“我父親曾經多次跟我說起過他的事,他好像叫黑一海,是一個曾經在日本留過學,精通現代企業管理的專家。他和我父親的年齡差不多,現在應該有70多歲了吧?”

“今年剛好75歲,不過從寄回來的照片上看,老人家看起來精神矍鑠,還非常有活力。”

“怎麼,他有辦法幫助我們引進汽車發動機人才嗎?”

“路市長,比這還要好,他本身就是世界最頂尖的發動機人才啊!他現在已經是德國最有權威的汽車製造專家了,而德國又是汽車製造大國,寶馬、奔馳、奧迪、桑塔納,這些響當當的汽車品牌,不都是德國的嗎?身為汽車王國的專家,可以說他在這個領域絕對是世界一流。”

路鳴瞪大了眼睛,大為驚喜,迫不及待地催促郝祖國趕緊繼續說下去:“真的?這可真是太好了,快把他的詳細情況告訴我。”

郝祖國將自己的兒子郝立京這些年在黑一海所在的汽車公司研究所實習的情況告訴了路鳴。從郝立京最近寫回來的信看,他在德國的實習已近尾聲,在他和郝慧思軟磨硬泡堅持不懈地勸說下,黑一海似乎已經有了回國的打算,按照中國的傳統,葉落終究要歸根,而且,這位大半生漂泊海外的遊子,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要造出中國自己的汽車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祖國,你今天可算是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好消息。這樣的人才我們怎麼還能放著不用,由他在海外漂泊呢?祖國同誌,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一定要把你的大伯請回遼海來,他晚回來一天,就是我們的巨大損失啊!”路鳴激動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屋裏來回地踱了幾圈之後,他猛地一揮手,斬釘截鐵地對郝祖國說:“祖國,這樣吧,你趕快通知你大哥郝建華,讓他準備一下,我們馬上飛往德國!”

王立問:“路書記,你這是打算親自去請老先生回來?”

路鳴在空中揮舞了一下拳頭,說出來的話擲地有聲:“是的,我要親自去德國,一是請老人家回來,製造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汽車;二是到德國招商引資,把我們遼海的開放姿態帶到這個汽車王國去。我們要向世界宣告,中國汽車工業從遼海起步的日子不遠了!”

“太好了!路書記,你放心地去德國吧,我坐鎮遼海,繼續督促工業園的建設。”

路鳴搖搖頭:“不!王市長,這次你跟我們一起去!”

“一起去?”

“是的。我馬上向省委彙報,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你代表市委市政府前往,祖國和建華就代表你們的家族,祖國同時還代表著遼海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我們三方代表一起向老人家發出邀請。我們要讓老人家充分認識到我們的誠意,讓老人家真真切切地看到,祖國已經舊貌換新顏了。現在的祖國是一個嶄新的廣闊的舞台,就等著他老人家來唱一出大戲了!”

“哈哈,這樣大的排場,這樣的情真意切,看來老人家除了回歸祖國,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王市長,你說錯了。雖然我們求賢若渴,希望能夠萬無一失地請到這位汽車專家,但我們此行的意義並非僅此而已。這個排場是非常必要的,我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老人家知道我們改革開放的決心,還要讓德國乃至世界知道,我們中國有一個遼海,我們遼海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的決心不動搖!”

28、遙遠的“賣國賊”

路鳴匆匆回到市裏,就到了省委。從省委回來後,他正準備批閱文件的時候,章小鳳卻突然來訪了。

一進路鳴的辦公室,章小鳳就拍著輪椅扶手說:“路書記,請你批準我出院。”

路鳴感覺有點意外,馬上走到了章小鳳跟前:“大媽,這是怎麼回事呀?”見章小鳳氣鼓鼓的沒有說話,路鳴就看站在章小鳳身後的駱子,駱子搖搖頭,“路書記甭看我,這不是我的主意。她今天突然說不住療養院了,我說你想出院得請市上批準,這不,她就找到你這兒來了。”

“路書記,我的身體已經好了。”章小鳳激動地說道:“我如果繼續住在那裏,實際上就是白白的浪費國家的錢……路書記,請你批準我出院在家裏養病吧,在哪養還不是一個養啊,在家裏我還更自在些。”章小鳳的聲音又高又亮,駱子連忙低聲提醒她小聲點,這裏是市委辦公機關。

路鳴把輪椅從駱子手中接了過來,附下身對章小鳳說:“大媽,我知道你閑不住,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

“你看看,我說嘛,路書記一定會讓我出院的!”

路鳴又繼續說道:“大媽,我不但不能讓您老人家出院,而且,我們還要讓您住進更高檔的地方去!”

章小鳳一聽,眼睛立馬瞪得大大的,一時間不能理解路鳴這句話的意思:“路書記,你這是啥意思啊?”

“市委市政府已經決定,市上要撥付資金建設工人新村和勞模之家呢。”

章小鳳並不聽路鳴的解釋,使勁地搖著頭:“路書記,你可千萬別再讓我到什麼療養院去了!我已經給國家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了!再說,我的病已經好了。”

“大媽,您說您的病已經好了可不能算數,得醫生說了才算。”

章小鳳哼了一聲,鼓著腮幫子說道:“路書記,你放心吧,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知道。”

“那好,大媽我問您,您能站起來嗎?您的手能提起焊槍嗎?”

“這……”

“大媽,我可是您老人家親親的侄子啊!您說對不對?”

“對呀!我和你爸媽那都是幾十年的交情了!”

“對嘛,大媽,您老就支持一下我的工作。您那,就先在療養院再堅持一段時間,等市上在大海邊的勞模之家建起來了,您老人家和全家人都搬過去!”

“路書記……”

“大媽,您老人家什麼也不用說啦!過去我們之所以給你們的承諾對不了現,是因為我們的條件有限。現在好了,我們的經濟狀況好了,有條件了。我們不僅給我們遼海的功臣們建勞模之家,而且還要投資建設工人新村,讓全市所有無房住的產業工人,包括下崗工人,全都住進新房子裏去!”

這時秘書敲門進來了:“路書記,上機場的時間到了。”

“好的,我馬上出發。”

章小鳳看到路鳴還有事,並且還很急的樣子,之前鼓起的那股勁也就消下去了,她有些猶豫地對路鳴說:“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