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信心來源於好心態(3 / 3)

當艾利斯·赫利還是一個尚未成名的文學青年時,在4年中他每周都能收到一封退稿信。後來,艾利斯差點兒停止了《根》寫作,並自暴自棄。如此9年,他感到自己壯誌難酬,於是準備跳海,了其一生。當他站在船尾,看著波浪滔滔,正欲跳海,忽然聽到所有的先人都在呼喚:“你要做你該做的,因為現在他們都在天國凝視著你,切毋放棄!你能勝任,我們期盼著你!”在以後的幾周裏,《根》的最後部分終於完成,出版後暢銷世界。

[精讀細品]

1.成功者敢於向那些否定自己的意見,甚至是權威意見挑戰,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的錯誤。但這是需要提提的,這個前提是什麼?

2.上述例子,假如他們因別人的否認而自暴自棄,他們還會有以下的成就嗎?他們的故事對你的啟示是什麼?

黃中透綠的葉子

小馬住在33號的時候,左鄰32號是個老人。

老人一生相當坎坷,多種不幸都降臨到他的頭上。年輕時由於戰亂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一條腿也丟在空襲中;中年時,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不久,和他相依為命的兒子又喪生於車禍。

可是,在小馬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鑠爽朗而又隨和。小馬終於不揣冒昧地問:“您經受了那麼多苦難和不幸,可是為什麼看不出有傷懷?”

老人無言地將小馬看了很久,然後,將一片樹葉舉到他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麼?”

這是一片黃中透綠的葉子。這個時候正是深秋。小馬想,這也許是白楊樹葉,可是,它到底像什麼呢?

“你能說它不像一顆心嗎?或者說就是一顆心?”

這是真的,是十分像心髒的形狀。小馬的心為之輕輕一顫。

“再看看它上麵都有些什麼?”

老人將樹葉更近地向他湊湊。小馬清楚地看到,那上麵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裏的星月一樣。

老人收回樹葉,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緩的聲音說:“它在春風中綻出,陽光中長大。從冰雪消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過了自己的一生。這期間,它經受了蟲咬石擊,以致千瘡百孔,可是它並沒有凋零。它之所以享盡天年,完全是因為對陽光、泥土、雨露充滿了熱愛,對自己的生命充滿了熱愛,相比之下,那些打擊又算得了什麼呢?”

[精讀細品]

1.不論在怎樣的艱難之中,總能保持一份樂觀向上的精神,就能戰勝人生際遇中的各種打擊。你覺得,一片黃中透綠的葉子,給我們到底是什麼啟示?

2.一生坎坷的老人,與這片黃中透綠的葉子,兩者之間有什麼可比性?

國王的女兒

國王有七個女兒,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

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遠近皆知,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100個漂亮的發夾。

這天早上,大公主醒來,一如往常地用發夾整理她的秀發,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裏,  拿走了一個發夾。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便到三公主房裏拿走一個發夾;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發夾,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發夾;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發夾;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發夾;六公主隻好拿走七公主的發夾。

於是,七公主的發夾隻剩下99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他對國王說:“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了一個發夾,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了發夾?”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都在心裏想說:“是我掉的,是我掉的。”

可是頭上明明完整的別著100個發夾,所以都懊惱得很,卻說不出。隻有七公主走出來說:“我掉了一個發夾。”

話才說完,一頭漂亮的長發因為少了一個發夾,全部披散了下來,王子不由得看呆了。結果,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精讀細想]

十全十美固然是好事,但十全十美的事是很少遇到的。100個發夾,就像是個十全十美的人生,少了一個發夾,就似乎有了缺憾;但是,正因為有了缺憾,生活才有轉機的可能,才有塑造完美的希望,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奮鬥的動力;如果因此失去信心,成功也就會渺茫。讀了這則故事,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道理?

窗子和外麵的世界

從前有兩個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醫院的小病房裏。房間很小,隻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見外麵的世界。其中一個人,在他的治療中,被允許在下午坐在床上一個小時(有儀器從他的肺中抽取液體),他的床靠著窗,但另外一個人終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當下午睡在窗旁的那個人在那個小時內坐起的時候,他都會描繪窗外的景致給另一個人聽:從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園裏的湖。湖內有鴨子和天鵝,孩子們在那兒撒麵包片,放模型船,年輕的戀人在樹下攜手散步,在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的地方,人們玩球嬉戲,後麵一排樹頂上則是美麗的天空。

另一個人傾聽著,享受每一分鍾。他聽見一個孩子差點跌到湖裏,一個美麗的女孩穿著漂亮的夏裝……他朋友的述說幾乎使他感覺自己親眼目睹外麵發生的一切。

然而,在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後,他心想:為什麼睡在窗邊的人可以獨享看外頭的權利呢?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機會?他覺得不是滋味,他越這麼想,就越想換位子。他一定得換才行!有一天夜裏他盯著天花板瞧,另一個人忽然驚醒了,拚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鈴叫護士來。但這個人隻是旁觀而沒有幫忙——盡管他感覺同伴的呼吸已經停止了。

第二天早上,護士來的時候那人已經死了,隻能靜靜地抬走他的屍體。

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人開口問,他是否能換到靠窗戶的那張床上。他們搬動了他,幫他換了位置,使他覺得很舒服。他們走了以後,他企圖用手肘撐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

窗外隻有一堵空白的牆。

[精讀細品]

麵對一麵白牆,第一個人“看”到的是一片美麗的風景,這片風景鼓勵著自己和病友們生活的勇氣。如果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信心,他能有這麼樂觀嗎?想想看,為什麼他會把一麵白牆描繪成那樣的景致?這片風景是被什麼“破壞”掉的?

沙漠中的星星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沙娜爾陪伴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的陸軍基地裏。她丈夫奉命到沙漠裏去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裏,天氣熱得受不了。在這裏,即使是在仙人掌的背陰下也有華氏125度。她找不到人談天,因為這裏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語言不通。她非常寂寞無聊,就寫信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想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隻有兩行,這兩行信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有兩個犯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沙娜爾讀這封信,覺得心頭一亮,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她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表示興趣,他們就把最喜歡但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沙娜研究那些引人人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物態,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留連忘返的美景。

是什麼使沙娜爾心理產生這麼大的轉變?沙漠沒有改變,土著人也沒有改變,是她的心態改變了。念頭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以《快樂的城堡》為書名的書。她從自己造的牢房裏終於看到了星星。

[精讀細品]

1.“有兩個犯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這句話裏包括著什麼內容?

2.在沙娜爾眼裏,炎熱而單調的沙漠是怎樣成為“快樂城堡”的?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蜘 蛛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精讀細品]

1.看到蜘蛛的忙碌,三種人產生三種不同的思想,造成三種迥然各異的結果。這說明一個什麼道理?

2.通過這個故事,你認為心態與成功的信心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

教堂與墳墓

一位在維琴尼亞州的美國電力工程師,被通知到維琴尼亞山上的電塔修理電力障礙。於是,他清晨就出發了。電塔在很遠的山上,開車八小時才抵達那座山,在山裏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那座電塔,天色逐漸暗下來,終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

山上既沒有人家,也沒有燈火,他心裏愈來愈著急,心裏想著:不要急著找電塔,應該先找到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說。

正這樣想的時候,趁著月光,竟看見遠處的山頂上有一個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驅車往十字架的方向開去,靠近了,才發現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裏麵並無燈光,門也是鎖著的,無法進入教堂借宿。他把車停在教堂旁邊,安心地睡著了。因為心裏覺得上帝就在身邊,那一夜睡得好極了。

在鳥聲中醒來時,他探頭一看,才發現不得了,原來他的車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間,四周全是墳墓,墳墓上都是十字架。

後來他回憶說:“還好當時隻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墳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所以,一個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著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了。”

[精讀細品]

1.“一個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著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了。”品味這句話,對你有什麼教育作用?

2.假如那位工程師一開始就發現了墓地,也許他不會安心睡覺,甚至感到害怕。這說明,人的心理狀態受什麼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