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1 / 3)

章節2

晏幾道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品賞:胡孜《苕溪漁隱叢話》:詞情婉麗。

趙令畤《侯鯖錄》:晁無錯雲:叔原不襲蹈人語,而風調閑雅,自成一家。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自可知此人不生於三家村中也。

黃蓼園《蓼園詞評》:“舞低”二句,比白香山“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更覺濃至。惟愈濃情愈深,今昔之感,更覺淒然。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品賞:譚獻《〈譚評〉詞辨》:“落花”兩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見其柔厚。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又“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既閑婉,又沉著,當時更無敵手。

俞陛雲《宋詞選釋》:前二句追昔撫今,第三句融合言之,舊情未了,又惹新愁。……論風采如微風過簫,論詞采如紅蕖照水。……結句謂彩雲一散,誰複相憐,唯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銖仙佩,此恨綿綿,隻堪獨喻耳。

歐陽修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九:句亦能飛。

黃蓼園《蓼園詞評》:第詞旨濃麗,即不明所指,自是一首好詞。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春水寫愁,春山騁望,極切極婉。

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九:春水春山走對妙。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陽紫陌洛城東,總是當年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品賞:俞陛雲《唐宋詞選釋》: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張先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二:“雲破月來花弄影”句,心與景會,落筆即是,著意即非,故當膾炙。

楊慎《詞品》:“雲破月來花弄影”,景物如化,畫亦不能至此,絕倒絕倒!

李漁《窺詞管見》:“雲破月來花 弄影”句,語極尖新,而實為理之所有。

王國維《人間詞話》:“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 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範仲淹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二:“芳草更在斜陽外”“行人更在春山外”兩句不厭百讀。人但言睡不得爾,除非好夢留人,反言愈切。欲解愁腸除是酒,奈酒至愁腸,又以此作注腳。

《詞苑》:範文正公《蘇幕遮》(碧雲天)雲雲,公之正氣塞地,而情語入妙至此。

彭孫遹《金栗詞話》:《蘇幕遮》一調,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

宋祁

錦纏道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裏人家有。

品賞:黃蓼園《蓼園詞評》:《古今詞話》雲:此詞“海棠經雨胭脂透” 一句,最善形容景物。至下段用問酒杏花村事,曲盡郊外遊春之情。此亦遊覽題。好在“海棠經雨”一句,比興濃深,餘亦清倩不俗。

薛礪若《宋詞通論》:春日之酣樂,令人心醉。……春郊之明媚,春意之撩人,均浮現紙上。

玉樓春

東城漸覺春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香倩無比,安得不傾動一時。

黃蓼園《蓼園詞評》:通首濃麗,然總以“春意鬧”三字,尤為奇辟也。薛礪若《宋詞通論》:在晏氏父子與歐、秦等集中,詠春之作,總不免為離情愁緒所縈繞,而深透著詩人悲惋的意緒。在宋、張詞中,則隻見春日之酣樂,令人心醉,如宋祁的《錦纏道》和《玉樓春》詞,寫春郊之明媚,春意之撩人,均浮現在紙上。

梅堯臣

蘇幕遮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事了。滿地斜陽,翠色和煙老。

品賞:薛礪若《宋詞通論》:聖俞本以詩名,詞不多見,以《蘇幕遮》(詠草)最為歐陽永叔所欣賞。

葉清臣

賀聖朝·留別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品賞: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六:無影無蹤,無憑無據。

況周頤:葉道卿《賀聖朝》雲:“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歐陽永叔《浪淘沙》雲“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皆有不盡之意,而道卿以質以淡勝。

柳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品賞:李攀龍《草堂詩餘雋》:“千裏煙波”,惜別之情已騁;“千種風情”,相期之願又賒。真所謂善傳神者。

黃蓼園《蓼園詞話》:送別詞,清和朗暢,語不求奇,而意致綿密,自爾穩愜。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