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2 / 3)

品賞:楊慎《詞品》卷三:東坡雲:“人皆言柳耆卿詞俗,然如“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佳處,不過如此。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三:唐人好處。彼此情形而信不言而喻。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九: 有雲:薄情年少悔思量,非情癡也。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品賞:胡仔《菬溪魚隱詞話》:東坡大江東去赤壁間,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草堂詩餘》卷四:楊慎評曰:古今詞多脂軟纖媚取勝,獨東坡此詞感慨悲壯,雄偉高卓,詞中之史也。“銅將軍”、“鐵拍板”唱公此詞,雖優人謔話,亦足壯其雄卓奇偉處。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 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品賞:胡仔《菬溪魚隱詞話》: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三:詞仙再來。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詞至東坡,一洗綺羅香澤之態,寄慨無端,別有天地。《水調歌頭》……尤為絕構。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夢隨風萬裏尋郎,悉楊花神魂。

沈謙《填詞雜說》: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一篇,幽怨纏綿,直是言情,非複賦物。

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十四:人雲大江東去之粗豪,不如曉風殘月之細膩。如此詞,又進柳妙處有一塵矣。

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品賞:魏慶之《魏慶之詞話》:魯直見之,稱其韻力高勝,不類食煙火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下筆無一點塵俗氣,安能若是哉!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品賞:黃蓼園《蓼園詞評》:按“柳綿”自是佳句,而次闋尤為奇情四溢也。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敧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三:清越之音解煩滌苛。自高則誠《琵琶記》采入賞夏,遂覺耳熟。喜留得“一點明月窺人”句,初致未損。

沈祥龍《論詞隨筆》:詞韶麗處,不在塗脂抹粉也。誦東坡“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句,自覺口吻俱香。悲慨處不在歎逝傷離也,誦耆卿“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句,自覺神魂欲斷。蓋皆在神不在跡也。

黃庭堅

清平樂·晚春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別結》卷一:“趕上和春住”“喚取歸來同住”,千古一對情癡,可思而不可解。

薛礪若《宋詞通論》: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

水調歌頭·春行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開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隻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 坐白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品賞:黃蓼園《蓼園詞選》:一往深秀,吐屬雋雅絕倫。

驀山溪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後。隻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裏猶回首。

品賞: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二:說美人隨說芳景,說芳景隨說美人,得比體之妙。形容眉目盡矣。有思有愁,未透方瘦,能曲暢少女心情。“不由人”三字妙

秦觀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四:自在二語奪南唐席。

陳廷焯《詞則·大雅集》:宛轉幽怨,溫韋嫡派。

陛雲《宋詞選釋》:清婉而有餘韻,是其擅長處。此調凡五首,此首最勝。

薛礪若《宋詞通論》:輕柔婉細,運思綿密,百煉出之,故能如“好花媚春,自成馨逸。”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八:數見不鮮,說得極是。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

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