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早上送孩子進幼兒園的家長很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一位年輕的母親把兒子從摩托車上抱下來,幫他整理了一下稍有些皺的衣服,然後對他說:“吃飯前一定要洗手啊。”她知道兒子貪玩,手上會亂抓東西,很容易髒。兒子聽了,點點頭,轉身進了大門。那位母親站在門外,又叫道:“吃飯前一定要洗手啊。”兒子卻頭也沒回,再看已經不見身影了。
有位姓李的男士,結婚不久。有一次和朋友在一起吃飯,還沒有開始,他妻子的電話到了。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妻子在電話裏要他少喝點酒。因為他有脂肪肝。他說知道了。
幾位都是平時難得一聚的朋友,酒瓶一開,大家高興,喝開了。
不一會兒,他的手機又響了,還是他妻子打來的,仍然是那句話,要他少喝點酒,她知道,幾個朋友聚到一起少不了要喝酒,她不放心。這位姓李的男士關了手機,有些不好意思,說:“我老婆,什麼都好,就是囉嗦,一句話翻來倒去地說不夠費事的。也不知怎麼回事,婚前她怎麼沒有這毛病呢?”
其中一位朋友想起中學時教曆史的一位老師,他有一句口頭禪,叫“再說一遍”。“我再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們一定要注意。”“我再說一遍,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我再說一遍……”聽得多了,便覺得有些煩。這位朋友說:“記得那年高考的時候,曆史試卷上遇到了好幾處那位老師‘再說一遍’時強調的東西,我一邊答卷,一邊暗暗慶幸。”
“再說一遍。”這就是愛和嗬護。是那一份愛心讓語言變得瑣碎而纏綿,隻有再說一遍,心中的那份愛才會感到妥帖,才能安穩,倘若說少了,便會覺得欠缺了什麼,便不放心。有些話其實說多了也並不是囉嗦,隻是在重複著他的問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