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
我在抓緊抽穗
董建昌
他,1967年出生於安徽阜南一個農民家庭,上麵有一個姐姐,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貧困,買不起紙筆,望子成龍的父親就經常帶著他去小山村的一塊塊田間地頭,用隨地可見的樹枝教他“識字”,順便還會給他灌輸一些人生理想之類的內容,比如長大了要當科學家,要當工程師……總之是要成為有用的人。
到了上學年齡,村裏還沒有學校。父親為了他能實現“農民科學家”的夢想,狠狠心,把他送到林泉縣呂寨鎮的外婆家,就讀於該鎮的劉樓小學。也許因為刻苦,也許因為早先打下的“識字”基礎,同樣的功課,他學起來比其他同齡孩子要輕鬆得多,而且,從小學到初中,他的成績一直都排在學校第一。
可從呂寨中學轉到安徽省重點中學林泉一中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他變得貪玩了,對學習不那麼專心了,於是,成績隨之出現了大幅的下滑。
父親得知這個消息後,急得不行。六月的一天,剛收完麥子的父親就趕去學校準備和他好好談談。可到了學校後,找遍教室,宿舍竟都沒有見到他的身影。後來,還是在一個同學的指引下,父親才在學校的操場上看到他的。而那時,他正與幾個同學瘋狂地玩著籃球。父親叫他,他沒聽見,父親高高舉起手裏的包袱,他依舊沒有看到。後來,直到父親氣呼呼地衝到他麵前,他才嚇得扔掉手裏的籃球。
見他如此不爭氣,一向好脾氣的父親隨手從腳邊抓起一把麥稈,然後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頓猛抽(當時操場的一半,有農民在打場,割下的小麥鋪滿一地),嘴裏不停地數落著:“家裏是讓你來讀書的,不是讓你來玩的。我讓你玩!我讓你不讀書!”
長這麼大,父親是第一次跟他發這麼大的火,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打他。他嚇懵了,半天,竟不知道躲閃。
“你給我好好看看,這就是熟了的小麥,你看多飽滿。可你現在……”父親激動地晃著手裏的麥稈向他吼著,“你就像還沒有抽穗的麥苗,一粒籽都沒有,什麼都不是。你現在抓緊抽穗,一切都還來得及,可要是過了這個時期,你就出不了糧食了呀!你是農民的兒子,怎麼能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呢……”
父親打他時,麥稈上的麥芒一次次紮痛了他的臉,而此時,他覺得這比起父親的話來,根本算不得什麼,因為父親的話比麥芒何止尖銳百倍!他感到心在一陣陣的疼,而不是臉上火辣辣的痛。
1983年秋天,這位曾經割草挑糞的農家子弟,終於以560分的高分考取了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土壤和化學係。
大四那年,學校要保送他去沈陽農業大學讀研,他卻“不想去,想自己考,考北大生物係(而不是土壤農業化學)。”
換專業是很危險的,父親有點擔心,可考研分數下來後,自認為考得不理想的他,竟然以404分的成績名列生物學專業筆試榜首。
碩士研究生剛讀完上半學期,他又迎來了更大的轉機: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植物學專業開始在中國招收碩士研究生。
他與父親商量。這回,一向謹慎的父親竟義無反顧地代表全家表示支持:“隻要是讀書,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我們一家人都會全力支持你!你就是家鄉那片土地上長出的那棵麥苗,麥穗長得再大,再飽滿,頭也會垂向養育你的土地的……”
第二年,他很順利地收到了錄取通知書,然後帶著父輩的關愛,漂洋過海,開始了一路高歌的留學生涯。1990年,他獲得了植物學碩士學位,旋即又考入美國中西部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讀博。2010年4月2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舉行的第147屆年會上,當選為院士。這是該院1863年創建以來最年輕的院士。
他,就是世界植物抗逆領軍人物朱健康教授。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朱健康教授說,我一直記著父親當年對我說過的那句話“你就像還沒有抽穗的麥苗,一粒籽都沒有,什麼都不是。你現在抓緊抽穗,一切都還來得及,可要是過了這個時期,你就出不了糧食了呀!你是農民的兒子,怎麼能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呢……”是的,我知道自己還是一株沒有抽穗的麥苗,包括現在。所以,我一直在抓緊抽穗,我不想讓我的人生虛度。
汙泥塘裏也能起飛夢想
徐立新
1920年,他跟隨四處遊曆的父親來到紐約,暫住在一條偏僻狹窄的小街上。當時才10歲的他,天生調皮淘氣,是人們眼中的“壞孩子”,樂於整天帶著一大批“小屁孩”,在街道上到處搞破壞,愚弄鄰居,頑劣到了極點。
為了懲罰他,父親在征得鄰居們的意見後,罰他和他的“同黨”每天必須清理小街上的一條湖。說是湖,事實上,不過是一條狹長的死水塘,裏麵滿是多年來沉積下來的枯樹死枝和人們隨手丟進的雜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汙泥塘。
他的任務就是每天負責將汙泥塘的雜物清理出來一些,這是一個無聊、簡單且令人厭倦的工作,因為清理出的東西大都因為長時間的浸泡而惡臭無比,“同黨們”很快都厭倦逃開了。
可是,他卻一點也不厭倦,反而幹得特別認真,特別起勁,他覺得這項工作太奇妙了,能給他帶來許多意想之外的收獲。因為,有時他能從汙泥塘裏清理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一塊老銅鏡,一些有些年代的罐子,甚至偶爾還能撈出幾枚錢幣。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他對水下的世界有了濃厚的興趣,立誌長大之後,去“更大的湖”、甚至是海洋裏去清理,他深信那裏麵肯定有更多的“意料之外”的東西。然而,他的這一誌向,卻被鄰居們看成是異想天開,一個白癡的白日夢。
但是,他卻頑固地堅持這個“異想天開”,他背著家人,偷偷地考入了法國海洋學校。一畢業後,22歲的他穿上了潛水服,戴上氧氣瓶,租借了一艘叫“聖女貞”號的帆船,踏上了環遊世界的海上之旅!
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思上的潛入深海中,第一次發現海中有許多奇妙新奇的魚類以及貝類海藻等生物,當然,還有他還兒時夢想的“意料之外”的東西——沉船殘骸、瓷器碎片,還有就是雖沉睡千年但依然光彩奪目的黃金珠寶!
在隨後的十幾年裏,他在水下找到了成千上萬、價值連城的水下沉船物,罐子、餐具、珠寶、槍枝、珍稀文獻、絕版藝術品……他將這些物品的一部分陳列在自己的私人海洋博物館裏,供所有的人參觀。他成功了,聲名鵲起!
1952年,他發明改造了世界上第一部水下攝影機,並且弄出了一套水下電視拍攝裝置係統,從而開始了踏上拍攝水下電視片的旅程,由此,他為人類和科學打開了一扇通往海底世界的窗戶。
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乘坐了一所叫“卡裏撲索”號的探索船,麵向大海,先後跨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極地冰川等許多人類之前從沒到達過的水下之域,記錄了那裏夢幻般的水下精彩世界。
他先後拍攝了75部以海底為素材的電影電視,其中《寂靜的世界》、《海底世界》、《海豚的聲音》成為當時最熱門的電影,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播發。這些影片讓全世界的觀眾大開眼界,驚歎不已。終結了人類不了解海底水下世界的曆史!近日由他與美國迪斯尼公司合作的,曆經7年導演並拍攝的3D電影《海底探奇》,正式登陸全球影院,其唯美的海底畫麵絲毫不亞於之前受熱捧的《阿凡達》。
不錯,他就是現在海洋探險之父的雅克· 庫斯多,至今,人類拍攝海洋世界,探索洋底秘訣的所有活動都是建立在他先前開拓的基礎之上。他發明的水下攝像係統,以及撰寫的潛水心理學等仍在今天被廣泛使用。
從汙泥塘裏起飛夢幻水世界,雅克· 庫斯多用自己的經曆證明了一個道理——夢想隨處都可誕生,隻要心中有所夢,腦裏有所想,那怕你是身處惡臭無比的汙泥塘中,同樣有一天也可以起飛翱翔,化夢境為現實!
心 無 荊 棘
英濤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給了三個人,美國的科學家約翰·芬恩和瑞士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裏希,還有一位就是日本的田中耕一。
聽說田中耕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許多人都不相信,因為那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就連日本的學界,也不清楚田中耕一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記者采訪學界有名望的教授的時候,這些教授隻能夠顧左右而言它,最後說一些放之四海皆是真理的話,什麼人這一生隻要足夠的努力,就有可能夠獲得世界上任何去一個級別的大獎,而當記者問這些教授田中耕一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的時候,這些教授往往都麵麵相覷不知道從何談起,就是他們當中唯一一位跟田中耕一打過交道的教授,也隻是買過田中耕一公司的產品,聽過田過耕一對於該產品的介紹,而不清楚田中耕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