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9

創新,成功的翅膀

薑欽峰

一堂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上,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以“我的理想”為主題寫一篇作文。為了讓這群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不至於無米下鍋,老師特意作了一些提示:同學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比如當工程師、科學家、音樂家、畫家等等。有思維敏捷的已經開始奮筆疾書了,稍遲鈍一點的還在咬著筆頭冥思苦想,為究竟是當科學家還是做畫家而舉旗不定。

班上有個其貌不揚的小男孩,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課老走神,浮想連翩,聽到風就想起雨,看到水就想起魚,然後又異想天開,如果大魚把船吃了會是什麼樣子……這時,他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走神,想起了母親的話。母親時常教育他:凡事不要跟在別人屁股後頭,人雲亦雲,要敢於創新,做跟屁蟲不會有多大出息,如果別人都走陽關道,你就走獨木橋。若在平時,他可不敢擅自脫離群眾,好在這次是寫作文,大不了吃個鴨蛋,於是就壯起膽子走一次獨木橋,正好驗證一下母親的話有沒有道理。同學們不是都有遠大理想嗎?我偏要反其道而行,既不當工程師、科學家,也不做藝術家。

果然,老師把作文收上來一看,全班50個同學,有30個想當科學家,有10個想當工程師,還有9個想當音樂家、畫家或藝術家。唯獨一人與眾不同——他長大了想當掏糞工人!老師眼前一亮,這孩子不簡單,不僅作文構思獨特,而且情操高尚。那時,掏糞工人時傳祥已經是全國勞模,舉國聞名,借著這股東風,老師把他的作文推薦到了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刊上,他興奮得幾天沒睡著。

因為大膽創新,他第一次嚐到了成功的滋味,那種感覺簡直妙不可言。從此,他堅信自己有寫作方麵的特長,深深愛上了文學創作。然而生不逢時,很快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小學還沒畢業他就被迫輟學,但他對寫作的熱愛卻與日俱增,一刻沒有落下。他創作時堅持創新第一,從不模仿別人,拾人牙慧,豐富的想象力更為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通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自成一家,在童話創作領域獲得巨大成功。他就是著名作家,童話大王鄭淵潔,個人作品賣到六千萬冊!

世上的路,走的人多了,必定擁擠不堪難以通行,哪怕路再寬。與其盲目跟在眾人後麵,擠得人仰馬翻,頭破血流,何不大膽創新,另辟蹊徑,開創一條隻屬於自己的路呢?走在別人後頭,看到的隻是一個背影,走在他人前麵,展現在眼前的,一定是整個天空。

肥料把我養得很足

薑欽峰

吳冠中17歲開始學畫,隨後留學法國巴黎,學成回國後,在中央美術學院任講師。他沒有料到,自己滿懷熱情為藝術而來,卻陷入了另一個旋渦。上世紀50年代初,全國文藝界開展整風運動,他稀裏糊塗地變成了“資產階級形式主義堡壘”,藝術生命從此凍結。

1970年,吳冠中被下放到河北鹿縣某軍隊駐地,參加生產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剛到那,指導員第一句話就是:“把所有畫具統統給我收起來,你的任務就是改造思想,新中國是我們用槍杆子打出來的,不是你們用筆杆子畫出來的。”除了畫畫,什麼都可以做,這幾乎要了他的命。

他身體不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於是被指派去看管一群鴨子。有一次,突然死了一隻小鴨子,吳冠中大禍臨頭。全連立即召開批判大會,說吳冠中故意打死貧下中農的鴨子,這是階級報複!後來查明,小鴨子身上沒有傷痕,是吃錯了東西才死的。那時他的地位,還不如一隻鴨子。

兩年後,政治空氣有所鬆動,他終於得到允許,隻要完成勞動任務就可以畫畫。他欣喜若狂,心中積壓了多年的創作熱情,重新迸發。然而此時,他竟連畫架都找不到了,隻好就地取材,找了個糞筐代替,柳條編的糞筐,挺高,臭烘烘的。每天出去勞動時,他都把糞筐背在身上,勞動結束後,就將糞筐倒扣在地上,再把畫板立在上麵畫畫。

沒興奮幾天,問題又來了。北方是大片的平原,當地農村除了莊稼還是莊稼,到處都一模一樣,沒山沒水,就連塊高地都找不到,而他最擅長畫風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幾乎沒什麼可畫。實在沒辦法,他就找來一塊大石頭,對著它努力構思,憑著想象,他把那塊石頭畫成了一座大山,上麵山花爛漫。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他一刻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

那個冬天格外漫長,整整30年,直至文革結束,他的藝術春天才姍姍來遲,一代大師終於破土而出。1992年3月,大英博物館舉辦了吳冠中畫展,這是大英博物館第一次為在世的中國畫家辦展。2002年初,他又高票當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這就是吳冠中前半生的真實寫照。他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都被迫荒廢,這樣的災難,無論降臨在誰的頭上,恐怕都是滅頂之災。後來有人問他,“對於這幾十年走過的路,您有何感想?”他沒有憤怒指責,也沒有激動自豪,隻是平靜地說:“我被埋在土裏30年,肥料把我養得很足。”

由此想來,人生其實應該是一種態度。有些事情我們無力改變,但心態是由自己掌控的。與其憤世嫉俗,自甘沉淪,倒不如坦然麵對,默默積蓄,即便你被埋在土裏,也要做一顆種子,奮力成長。

風雪路上的歌聲

包利民

19世紀,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滿心抱負,想身體力行地改變美國當前教育界的現狀。於是他發奮讀書,在耶魯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地成了一名教師。他的課講得生動無比,從不苛刻地對待學生,而是以精神力量去感化他們。而就是因為這一點,卻為教育部門所不容,於是他滿懷遺憾地離開了教師的崗位。

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轉而去學法律,終於成了一個律師。而他的做法與當時的律師們格格不入,他不願去為那些有錢人打官司,更不願讓真正的違法者逍遙法外。於是他常去幫一些窮苦的人辨護,並不收取他們的費用。如此沒過多久,他又被踢出了律師的隊伍。

此後他經過商,可是他的善良與忍讓他很快地一敗塗地。最後他當了一個牧師,企圖在精神上把人們引向生命的正途。可是他因為支持禁酒和反對奴隸製而得罪了許多人,最終還是被迫辭職。而此時,他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了。盡管他一直以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兢兢業業地做著努力,可是現實卻像一柄巨大的鐵錘,無情地把他的夢想一個個敲碎。

那是一個聖誕的前夜,天上飄著大雪,他孤獨地站在路邊,看著鄰居的孩子們乘著雪橇奔馳而過,不禁感慨萬千,連身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都沒有察覺。當孩子們玩兒夠了回來,看見他的樣子,便說:“老爺爺,你現在可真像聖誕老人,不知您給我們準備了什麼禮物呢?”他霍然驚醒,麵對孩子們通紅的臉,心中忽然有一股情愫在湧動。於是他忙跑回屋裏,飛快地寫了一首歌,然後教給那些孩子。孩子們在歡快的歌聲中乘著雪橇消失在風雪之中。

後來,活了81歲的他終於去世了。縱觀他的一生,失敗一個接著一個,並沒有什麼驚人的事跡,也沒有任何大的貢獻,可是他的名字卻已為全世界的人熟知,就因為在那個風雪彌漫的聖誕前夜,他為孩子們寫下的那首歌:“衝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快奔馳過田野,我們歡笑又歌唱,馬兒鈴聲響叮當,令人心情多歡暢……”這首歌被世界廣為傳唱,已成為聖誕中不可缺少的旋律。

是的,就是那首《鈴兒響叮當》,他的名字叫皮爾彭特。人們因為這首歌而記住了他,也因為這首歌而了解了他。他的一生的確再平凡不過,可是他卻從未放棄過心中的美好希望,從未因失敗而改變過自己的夢想。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心中才能飛出如此悠美的歌,穿越漫漫時空,依然濯洗著我們的靈魂,震憾著我們的心。

讓這鈴聲永遠響在充滿風雪的人生旅途上,讓那張滄桑的笑臉永遠溫暖我們的心,好使我們能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去麵對人生更大的風雪!

亮出自己的原色

英濤

從小都愛塗塗畫畫的尼瑪澤仁,想不到自己的命運因為畫畫而得到改變,1958年,他被推薦到四川美術學院民族班學習,畢業之後,他成了文化館的一名文化幹部,除了偶爾到藏區去宣傳國家的藏民政策或者是做一做藏語翻譯之外,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了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