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2〗七、溝通中不可忽視的體態語言?(1 / 3)

〖BT2〗七、溝通中不可忽視的體態語言

1.修飾外觀、增加魅力

衣著的影響雖然很難解釋,但仍然十分明確,十分真實。這會使他們增加信心;使他們的自信心大增;提高他們的自尊。他們發現,當他們的外表顯得成功時,他們的思想比較容易成功,也更容易達到成功。這就是衣服對穿著者本人所產生的影響。

演說者的衣服對聽眾有什麼影響?我多次注意到,如果演說者是位不修邊幅的男士,穿著寬寬鬆鬆的褲子、變形的外衣和鞋子,自來水筆和鉛筆露在胸前口袋外麵,一張報紙、一把煙鬥或一罐煙草把西裝的外側塞得凸了出來;或者演說者是一位女士,帶著一個樣子醜陋的大手提包,襯裙又露在外麵——我注意到,聽眾們對這樣的一位演說者根本沒有信心,就如同演說者對自己的外表也沒有信心一般。聽眾豈不是會認為,這位演說者的頭腦一定也是亂七八糟的,是如同他那頭蓬亂的頭發,未經擦拭的皮鞋,或是脹得鼓鼓的手提包。

外觀、衣飾雖然無法全然代表你這個人,但卻能給人90%的印象,尤其在初見麵的30分鍾,所以現在重點談談個人外觀。

當你走上街的時候,一個亮麗的異性走過來時,你常常會禁不住發出這樣的讚歎:好美!

就是這種美,一下子抓住了你的目光,引起了你的注意力,使你感覺到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從這個淺顯的例子上,我們可以明白,個人的外觀和服飾是多麼的重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說,人們可以從你的眼神判斷你現在的心情狀態。也可以從你的眼活動,測知你這個人是精明還是愚笨。

不是嗎?有的精明的人被文學家形容時,常被描寫為:“眼睛滴溜溜骨碌碌的亂轉。”顯出一股聰明勁。而在描寫愚笨的人時則說,這個人“目光無神,兩眼呆滯。”這是有生活基礎的。

雖然,人們的主觀判斷不見得100%的正確,但是眼睛的確扮演著引人好感的主要角色。

態度、言語或不成熟的推銷員,能用他閃閃發光的眼神彌補缺點,討人喜歡,那就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相反,如果目光呆滯,兩眼無神,那麼,即使是巧言令色也反而讓人覺得這個人“隻生了一張嘴”。

要注意練習眼睛與別人接觸。缺乏信心的人與別人交談時,眼光總是四處飄蕩,不敢正視對方。從眼神中就可以顯現出,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對於不敢正眼瞧你的人,你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在怕什麼?他是不是想騙我什麼?還是隱瞞了些什麼?”

通常,無法做到用眼睛接觸,說明了兩件事。他也許在說:“在你的身邊我自覺軟弱,我顯得非常渺小。”或是避開他人的目光意味著:“我有罪惡感,我做了些我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假如你的目光不敢和他人接觸,無非是承認你一無是處,沒有一點信心。必須以正視別人的目光來克服恐懼。

正視別人的目光,告訴他:“我是真誠的,光明磊落的。相信我所告訴你的,我有十足的信心。”利用你的眼睛幫自己的忙,直視別人的雙眼,它不但給予你信心,更能讓你得到別人的信任。

總而言之,你不光是要有華麗得體的應酬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哪怕是一抖肩、一擠眉都是非常重要,因為,這常常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JP〗

2.微笑著與人溝通

現實生活中,微笑就是一種萬能劑。笑,可以讓自己的煩惱煙消雲散;笑,可以消除你全身的困乏;笑,可以消除雙方的緊張局勢;笑,可以傳遞出一種令人會意的情感;笑,也能給他人留下一種良好的第一印象……笑是一種生活態度,笑是一種處世的法則……當你遇到不解之題時,何不開懷一笑!

要在你心中確定你喜歡做什麼,然後,不變方向,直向目的地行進。全神貫注於你喜歡做的偉大事情上,以後,在日月如流之間,你會發覺不知不覺中抓住了為滿足你欲望必需的機會,正如珊瑚蟲由潮流中取得所需要的原質一樣。在腦中想象你希望成為的有能力、誠懇、有用的人,而你所保持的思想,時時刻刻地改變你,使你成為那種人。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勇氣、誠實、歡悅的態度。思想是至高無上的。思想就是創造,所有的事都是由欲望而生,凡真的祈求,都有應驗。我們心中關注的是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收斂你的容顏,抬高你的頭,我們就是明天的神仙。

中國的古人非常聰敏,明於世故。他們有一句格言,你我應剪下貼在我們的帽子裏。這格言大概是這樣:非笑莫開店!

講到店,弗萊契在他為考林公司所撰的一張廣告中也給我們這點實用的哲學。

聖誕節一笑千金

它不費什麼,但產出頗多。

它使得者獲益,給者不損。

它發生於轉瞬間,而對它的記憶力有時永存。

沒有人富得不需要它,沒有人雖窮而不因它的利益而致富。

它在家中產生快樂,在生意中產生好感,這是朋友間的口號。

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失望者的日光,悲哀者的陽光,又是大自然的解除患難的良劑。

但它不能買,不能求,不能借,不能偷,因為在棄之以前,它是對誰都有用的東西!

假如在聖誕節購買的最後一分鍾的忙碌中,我們的幾個售貨員也許太疲倦,以致不給你一個微笑,我們請你反倒給他們留下一個你的微笑好嗎?因為沒有什麼比沒有什麼可給的人更需要一個微笑了。

所以如果你要人喜歡你,那就應該謹記保持微笑。

但一味地傻笑、苦笑,無可奈何的笑,不但不能博得對方的好感,相反,可能還會造成不好的效果。

因為,有的人笑得實在是難看。一見之下就讓人反胃:這人怎麼這麼一副惡心的笑容?

不過,廣義而言,笑還是美的、好的。

即使有的人笑得很僵硬,同樣也可以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加以好好活用。當然,必須以經過一定的訓練,使人們看到了不是產生惡感而是美感為前提。

如何訓練呢?

你可以對著鏡子,先看了你大致是一個什麼樣的笑相。如果連你自己都覺得實在難看,那就需要加緊進行改進的訓練了。

你可以試試各種笑的方法,從中選取最具魅力的模樣,反複加以訓練。筆者認識許多傳銷者都是采用這種方法訓練的。

因為,當人人對著鏡子,即使笑得難看,也可以不必害羞。同時一個人麵對鏡子,周圍沒有人,也可以讓你一個人靜靜的進行練習,而不至於有人幹擾你。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後,你可以對你的練習成績進行一次評估。

如果笑得還不是很好,技術還不是很熟練,那就不可以亂用。不然,你笑得一個怪模怪樣,一個努力擠出笑容的巴巴慘相,實在讓人感覺不良好。

所謂的訓練,隻能幫助你糾正一些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而不是強製你高興,擠出一臉的皮笑肉不笑。

因為,自然的笑容,真的是有如童稚般燦爛純真,是有很強的感染力的,它可以使你周圍的人感到愉快,也不知不覺地跟著你笑起來。自然的笑,即使在笑完了之後,回複原狀時,臉上仍殘留笑意,這是一種內心愉快的不自覺的流露。

而演技般的笑容,在笑後馬上變成一張嚴肅的臉,這種不自然的變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笑,給人一種極不自然的、做作牽強的感覺。

3.使用恰當的手勢

手勢是人們演講態勢的主要形式。借助手勢說話的關鍵在於“助”,它既不同於烘托語,可代替講話,又不同於演節目,可以用手勢演出情節。

手勢語“詞彙”豐富,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作為一個出色的談話者,平時要認真觀察生活,刻苦訓練,積極付諸實踐。下麵介紹一些常用的手勢。

〖BT4〗(1)拇指式。

豎起大拇指,其餘4指自然彎曲,表示強大、肯定、讚美、第一等意。

〖BT4〗(2)小指式。

豎起小指,其餘4指彎曲合攏,表示精細、微小或蔑視對方。

〖BT4〗(3)食指式。

食指伸出,其餘4指彎曲並攏。用來指稱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觀點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則表示強調,也可以表示數字“一”、“十”、“百”、“千”、“萬”……食指彎曲或鉤形表示9、90、900齊肩畫線表示直線,在空中劃弧線表示弧形。

〖BT4〗(4)食指、中指並用式。

食指、中指伸直分開,其餘3指彎曲,這一手勢一般表示2、20、200在一些歐美國家與非洲國家表示勝利的含義。

〖BT4〗(5)拇指、食指並用式。

拇指、食指分開伸出,其餘三指彎曲表示8、80、800如果並攏表示肯定、讚賞之意;如果二者彎曲靠攏但未接觸,則表示“微小”、“精細”之意。

〖BT4〗(6)拇指、食指、中指並用式。

三指相捏向前表示“這”、“這些”,用力一點表示強調。

〖BT4〗(7)仰手式。

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張開,其餘彎曲,這一手勢包容量很大。區域不同,意義有別:手部抬高表示“讚美”、“歡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請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無可奈何,很坦誠。

〖BT4〗(8)俯手式。

掌心向下,其餘狀態同仰手式,這是審慎的提醒手勢,同時表示反對、否定之意;有時表示安慰、許可之意。

〖BT4〗(9)手切式。

手剪式的一種變式。五指並攏、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斷、堅決、排除之意。

〖BT4〗(10)手啄式。

五指並攏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向性,並帶有一定的挑釁性。

〖BT4〗(11)揮手式。

手舉過頭揮動,表示興奮、致意;雙手同時揮動表示熱情致意。

〖BT4〗(12)掌分式。

雙手自然撐掌,用力分開。掌心向上表示“開展”、“行動起來”等意;掌心向下表示“排除”、“取締”等義;平行伸手則表示“麵積”、“平麵”等意。

〖BT4〗(13)拳舉式。

單手或雙手握拳,平舉胸前,表示示威、報複;高舉過肩或揮動或直錘或斜擊,表示憤怒、呐喊等義。

〖BT4〗(14)拳擊式。

雙手握拳在胸前作撞擊動作,表示事物間的矛盾衝突。

〖BT4〗(15)拍肩式。

用手指拍肩擊膀,表示擔負工作、責任和使命的意思。

〖BT4〗(16)顫手式。

單手或雙手顫動,必須與其他手勢配合才表示一個明確的含義。

手勢語言運用得是否恰當自然,這直接關係到口才表達主體的形象。在日常交際中,既要避免像石頭人一般站立著,兩手無力地下垂或在後背相交,自始至終隻用一個手勢動作,也不更換一個姿勢,顯得呆滯死板;也要防止手勢動作泛濫,輕佻作態,前鬆後緊,前緊後鬆,前後脫節等現象;更要糾正用手玩弄扣子或不斷地用手撫摸茶杯,或老是重複同一動作,或用手指對方鼻子等不良習慣。應在口才實踐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做到手勢動作優雅、適當貼切、準確幹練、舒展自如、因人而異、因地製宜、協調一致、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手勢語言傳情達意的功用,增強口才表達的效果。

4.充分利用眼神的力量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的奇妙變化傾訴著一個人微妙的心曲,它是會“說話”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可獲得的信息總量中,眼睛要占80%以上。人內心的隱秘,胸中的衝突,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不斷變幻的眼神中流露出來,它猶如一麵聚焦鏡,凝聚著一個人的神韻氣質。泰戈爾說“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

高爾基在回憶列寧的演講時寫道:“在他那蒙古型的臉上,一雙銳利的眼睛在閃閃發光,表現出一個不屈不撓的戰士對謊言的反對以及對生活的忠實。他那雙眯縫著的眼睛在燃燒著,使著眼色,諷刺地微笑著,閃爍著憤怒。這雙眼睛的光澤使得他的演講更加熱烈、更加清晰,有時仿佛是他精神上有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他的眼睛裏噴射出來,那內容豐富的話語在空中閃光。”當代演講家彭清一演講時,總是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現身說法,把飽滿的熱情淋漓盡致地“寫”在眼裏,其眼窩、眼瞼、虹膜和瞳孔組成一台完整的戲。

劉鶚在他的小說《老殘遊記》中有一段關於藝人王小玉上台說唱的描寫:“……她將鼓槌子輕輕地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台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白水銀裏頭裹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連那坐在遠遠牆角裏的人都覺得她看見自己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她的眼神的意思是:我已經注意到各位了。”

這眼神奇妙絕倫,就像無聲的問候和命令,比高叫一聲“請大家安靜”更起作用。

眼神是運用眼的神態和神采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的無聲語言。在麵部表情中,是最生動、最複雜、最微妙、也最富有表現力的。如果說臉麵是“心靈的鏡子”,那麼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了。眼睛最能傾訴感情,溝通心靈。眼神千變萬化,表露著人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正如前蘇聯作家費定的小說《初歡》中所描寫的那樣:“眼睛會發光,會發火花,會變得像霧一樣暗淡,會變成模糊的乳狀,會展開無底的深淵,會像火花和槍彈一樣投射,會質問、會拒絕、會取、會給予、會表示戀戀之意……”眼睛的表情,遠比人類的語言來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