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2〗九、溝通中的拒絕技巧
1.一定要顧及對方的尊嚴
拒絕別人時,要顧及對方的尊嚴。因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們一旦投入社交,無論他的地位、職務多高,成就多大,他們無一例外地都關心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由於來自外界評價的性質、強度和方式不同,人們會相應的做出不同反應,並對交際過程及其結果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通常的規律是:尊之則悅,不尊則哀。也就是說,當得到肯定的評價時,人們的自尊心理得到滿足,便會產生一種成功的情緒體驗,表現出歡愉樂觀和興奮激動的心情,進而“投桃報李”,對滿足自己自尊欲望的人產生好感和親近之情,並采取積極的合作態度,交際隨之向成功的方向發展。反之,當人們不受尊重,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時,便會產生失落感、不滿和憤怒情緒,進而出現對抗姿態,使交際陷入危機。
顧及對方的尊嚴是拒絕別人時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項,有這樣一個例子;某校在評定職稱時,由於高級職稱的名額有限,一位年齡較大的教師沒能評上。他聽說了這一消息後就向一位負責職稱評定的副校長打聽情況。副校長考慮到工作遲早要做,便和這位老教師促膝交談:
校長:喲,老X,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老師:校長,我想知道這次評高講我有希望嗎?
校長:老X,先喝杯茶,抽支煙。我們慢慢聊,最近身體怎麼樣?〖JP〗
老師:身體還說得過去。
校長:老教師可是我們學校的寶貴財富啊,年輕教師還要靠你們傳幫帶呢!
老師:作為一名老教師,我會盡力的。可這次評定職稱,你看我能否……
校長:不管這次評上評不上,我們都要依靠像你這樣的老教師。你經驗豐富,教學也比較得法,學生反映也挺好。我想,對於一名教師來說,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你說呢?
老師:是啊!
校長:這次評職稱是第一次進行,曆史遺留的問題較多,可僧多粥少,有些教師這次暫時還很難如願,要等到下一次。這隻是個時間問題。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諒解。但不管怎樣,我們會尊重並公正地評價每一位教師,尤其是你們這些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
老教師在告辭時,心裏感覺熱乎乎的,他知道自己這次評上高講的希望不大,但由於自身得到了別人的尊重,成績受到了別人的肯定,他能接受那樣的結果。用他對校長的話講:“隻要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即使評不上我也不會有情緒的,請放心。”
這位校長可謂是顧及別人尊嚴的典範,如果開始他就給這位老教師潑一桶冷水,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在社交場合上,無論是舉止或是言語都應尊重他人,即使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也要顧及對方的尊嚴。也隻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2.暗示拒絕法
“不”字是很難說出口的,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去拒絕別人。許多人都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其實通過暗示來說“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然這種暗示可以是語言的暗示,也可以是身體動作的暗示。
美國出版家赫斯托在舊金山辦第一張報紙時,著名漫畫大師納斯特為該報創作了一幅漫畫,內容是喚起公眾來迫使電車公司在電車前麵裝上保險欄杆,防止意外傷人。然而,納斯特的這幅漫畫完全是失敗之作。發表這幅漫畫,有損報紙質量。但不刊這幅畫,怎麼向納斯特開口呢?
當天晚上,赫斯托邀請納斯特共進晚餐,先對這幅漫畫大加讚賞,然後一邊喝酒,一邊嘮叨不休地自言自語:“唉,這裏的電車已經傷了好多孩子,多可憐的孩子!這些電車,這些司機簡直不像話!這些司機真像魔鬼,瞪著大眼睛,專門搜索著在街上玩的孩子,一見到孩子們就不顧一切地衝上去……”聽到這裏,納斯特從座椅上彈跳起來,大聲喊道:“我的上帝,赫斯托先生,這才是一幅出色的漫畫!我原來寄給你的那幅漫畫,請扔入紙簍。”
赫斯托就是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暗示納斯特的漫畫不能發表,讓納斯特欣然地接受他的意見。
另外,通過身體動作也可以把自己拒絕的意圖傳遞給對方。當一個人想拒絕對方繼續交談時,可以轉動脖子、用手帕拭眼睛、按太陽穴以及按眉毛下部等漫不經心的小動作。這些動作意味著一種信號:我較為疲勞、身體不適,希望早一點停止談話。顯然,這是一種暗示拒絕的方法。此外,微笑的中斷、較長時間的沉默、目光旁視等也可表示對談話不感興趣、內心為難等心理。
例如,一天,為了配合下午的訪問行程,小王想把甲公司的訪問在中午以前結束,然後依計劃,下午第一個目標要到乙公司拜訪。但是,甲公司的科長提出了邀請:
“你看到中午了,一起吃中飯吧?”
小王與甲公司這位科長平常交情不錯,又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不能輕易地拒絕。但是,和這位愛聊天的科長一起吃中飯,最快也要磨蹭到下午一點才能走。小王怎樣才能不傷和氣地拒絕呢?
答案就是在對方表示“要不要一起吃飯”之前,小王就不經意地用身體語言表示出匆忙的樣子,例如:說話語速加快或自然地看看表等。但記住:這種時候千萬不要提早露出坐立不安的神情,急得讓人懷疑你合作的誠意。
所以,一定要學會一套巧妙的暗示拒絕法,在短時間內表達出“不”的意思,把正事辦妥,並且做到不傷和氣地拒絕。
3.不傷情感巧說“不”
對別人說不,如果表達得巧妙,可以使得雙方皆大歡喜;但如果說得不好就會得罪別人。所以在對別人說“不”的時候就要注意分寸,下麵有幾個小竅門不妨參考一下。
〖BT4〗(1)用拖延表示“不”。
一位女友想與你約會。她在電話裏問你:“今天晚上8點鍾去跳舞,好嗎?”你可以回答:“明天再約吧,到時候我給你去電話。”你的同事約你星期天去釣魚,你不想去,可以這樣回答:“其實我是個釣魚迷,可自從成了家,星期天就被妻子沒收啦!”
〖BT4〗(2)用推脫表示“不”。
一位客人希望換個房間,你可以說:“對不起,這得值班經理決定,他現在不在。”
你和妻子一塊兒上街,妻子看到一件漂亮的連衣裙,很想買。你可以拍拍衣袋:“糟糕,我忘了帶錢包。”
有人想找你談話,你看看表:“對不起,我還要參加一個會,改天行嗎?”
〖BT4〗(3)用客氣表示“不”。
當別人送禮品給你,而你又不能接受的情況下,你可以如此客氣地回絕:一是說客氣話;二是表示受寵若驚,不敢領受;三是強調對方留著它會有更多的用途等。
〖BT4〗(4)用外交辭令說“不”。
外交官們在遇到他們不想回答或不願回答的問題時,總是用一句話來搪塞:“無可奉告。”生活中,當我們暫時無法說“是與不是”時,也可用這句話。
還有一些話可以用作搪塞“天知道。”“事實會告訴你的。”“這個嘛……難說。”
當你拒絕別人而羞於說“不”的時候,不妨借鑒上述方法吧。但是,在處理重大事務時,則來不得半點含糊,應當明確地說“不”。
4.把你的苦衷告訴對方
不善拒絕的人,一次拒絕就可能得罪多年的深交;善於周旋的人,盡管天天都在拒絕,仍然能廣結人緣,極少招來非議和埋怨。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些傷腦筋的事:一個品行不良的熟人纏住你,非要你借錢給他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給他就等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一個熟識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明知買下就要吃虧;有的至親好友,從不輕易開口求人,萬不得已,偶爾求你一次,若不幸遭到拒絕,輕則失望、傷心,重則大發雷霆;有的患難之友,曾經在你困難時鼎力相助,如今有求於你,你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指責你忘恩負義。這時,你該怎麼辦?記住,你不是神仙,沒有“呼風喚雨”、有求必應的本領。該拒絕的,就得拒絕。如果不好意思當場說“不”,輕易承諾了自己不願、不應、不必履行的職責,事辦不成,以後更令人難堪。
唐強剛剛分到某中學工作,市教委向該校調人,對全市的中學進行實地考察,並寫出調查報告。因唐強還沒有安排授課,就抽了他一個。起初,他感覺很為難,心想自己剛剛走出校門,不僅對本市中學教育情況不熟悉,就是對教育工作本身,又能知道多少呢?心裏本不想參加,無奈校長已經開口,實在不好拒絕,隻好勉強服從。
一個半月過去了,別人都按分工交了調查報告,唯有他一個人,由於不諳事故,又缺乏經驗,對自己分工調查的三個中學連情況都沒摸準,更不用說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惱火,責備校長,怎麼推薦這麼一個人。唐強麵子受不了,又是氣又是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兩個星期。
唐強由於當初不好意思拒絕,最終麵子難保,身心都受到了傷害。這對他是個值得吸取的教訓。
如果是上司拜托你,你認為這是上級拜托你的事不好拒絕,或者害怕因拒絕會引起上司不高興而接受下來,那麼,此後你的處境就會更艱難。所以,辦事要量力而行,自己感到難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氣,說聲:“對不起,我實在無能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別人?”或者“實在抱歉,我水平有限,隻能讓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撐著答應您,將來誤了事兒,那才對不起您呢!”這樣,你才是真正會辦事的人。否則,將來丟臉的肯定是你。
拒絕應對事不對人,即以所求是否合理、是否能辦到為準,而不應以對方地位的尊卑、雙方利害大小為準。如果非拒絕不可,必須講究方法。
那麼,該怎樣拒絕別人,才能既達到自己的目的又盡量不得罪人呢?
〖BT4〗(1)把對方的暗示擋回去。
對方提出請求後,不馬上回答,而是先講一些理由誘使對方自我否定,自動放棄原來提出的請求,以減少對方遭到拒絕後的不快。
兩個打工的老鄉找到城裏工作的李某,訴說打工的艱難,一再說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沒有合適的,言外之意是要借宿。
李某聽後馬上暗示說:“是啊,城裏比不了咱們鄉下,住房可緊了。就拿我來說吧,這麼兩間耳朵眼大的房子,住著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兒子,晚上隻得睡沙發。你們大老遠地來看我,不該留你們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幾天嗎?可是做不到啊!”兩位老鄉聽後,就非常知趣地走開了。
有些求人的人,由於種種原因,不好意思直接開口,喜歡用暗示來投石問路。這時你最好用暗示來拒絕。
〖BT4〗(2)讓對方也理解你的苦衷。
小餘是公司的中堅幹部,最近負責一項權責以外的工作,搞得是頭昏腦漲。因為是初次經手的工作,不懂的地方很多,常常在思考上花好多時間,使得工作的進度就慢了下來。這時候的小餘也顯得格外的焦躁不安,偏偏上司又要求他“代表本科”去參加推展業務的研討會。
小餘不自覺地用強烈的語氣拒絕說:“不行啊,我現在根本沒時間出席會議。”
上司一聽之下似乎心頭也起了一把火,過了一會兒才說:“好吧,從此不再拜托你了。”
小餘大為吃驚,但是,上司連理都不理他。
顯然,小餘的言辭有不妥之處,遇到這種情況,妥善的做法應該是:
首先,把上司的請求當做指示、命令。在一般的組織裏,上司所拜托的事,形式上是上司的請求,事實上隨時都可以當成是命令。一道命令下來,沒有拒絕的餘地。
不過,不論什麼事,用“命令”的方式總是顯得氣氛僵硬,部屬也比較沒有幹勁,所以,一般都采取以上司請求的方式交代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毫不留餘地地拒絕,上司自然會發火。而且,一口就回絕“不行啊”,上司的麵子簡直掛不住。
其次,要按捺住一時的衝動。在拒絕時,最忌諱的是立刻就說“不”。當上司拜托你去做某一件事時,要先按捺住當時起伏的心情,然後說:“真對不起。我現在被一項新的工作搞得頭昏腦漲……”也可以把自己的現狀說出,讓上司做判斷,或者提議:“如果能找別人替代,就太好了……”
倘若因一時衝動而說了不該說的話,那該怎麼辦?應立刻謝罪並提出善後之策。在上麵的例子裏,小餘已經傷害到上司的自尊心,應該立即表示歉意。例如:“對不起,被工作搞得脾氣都變大了……”一般當部屬低下頭謝罪時,上司也會對自己的舉動表示反省。這時,上司可能會說:“那麼,是要出席會議了?”小餘應立刻應允,這樣他和上司的關係才能重修舊好。當你因為個人原因未能應付額外工作時,應該告訴上司你的實際情況,然後保證會盡力把正常的事務處理好,但超額的工作不能應付了。上班時你要全力以赴,表現極高的工作效率,假如你在家庭出現危機時仍能完成工作,上司會覺得你很敬業,仍會把你收歸旗下。
〖BT4〗(3)陳明利害關係。
在遇到親戚朋友委托你辦事而你無法辦到的時候,要講清道理,陳明利害關係,明確地加以拒絕。這樣,朋友會理解你,大家以後也不會“麻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