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叢林是中立的”(4)(2 / 2)

但是沙蓋人再次幫助了他。沙蓋人每天夜裏會來到他棲身的屋棚。他們是來劈竹子做夜間捕魚用的火把,同時也來照料他。沙蓋人給他喂飯,喝草藥湯。幾天後,當查普曼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的高燒已經退了。他再次感到了饑餓。又休息了幾天,他恢複了體力,又好說歹說讓沙蓋頭人派向導帶他到了近打河。

經過五天的路程,他終於走回到近打河邊。他找到了一個華人定居點,在一間屋子裏有五個華人接待了他。他們答應幫他聯係遊擊隊。但是由於馬來人警察經常來這裏檢查,所以他不可以留在村裏。他吃了一頓飽飯之後,領到了一點糧食,被人送到河的下遊一個隱蔽所,那裏麵已有兩個避難者。他的瘧疾再次發作,奄奄一息。中國人每天夜裏會給他送來米飯、鮮魚和蔬菜。查普曼吃飽了,還留了一份次日做早餐。這附近有一個硫黃溫泉,溫度正適合洗澡,硫黃水對於治療他身上的潰瘍和傷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住到避難所的第三個夜晚,他無法入睡,他在傾聽著叢林裏老虎捕食的吼聲。當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所想象的老虎在林間閃過時,他看到了叢林有一團光芒時隱時現。突然之間他明白了這一團火光正慢慢朝這邊接近。他迅速躲到了叢林裏,怕是敵人來了。不過很快他就聽到接待他的華人的聲音,於是就出來和他相見。

和他一起來的有一個年紀大的和一個年輕的華人。年輕人自我介紹是阿山,是遊擊隊的代表。陳平得知查普曼在山下的居民點之後,派他來接他回山上的營地。這樣,查普曼經過了兩個月的叢林漫遊,終於又回到了遊擊隊的羽翼保護之下。

查普曼在叢林裏堅持了三年並存活了下去。作為一個叢林戰專家,他難過地發現,在日軍快速進攻下,有上萬的英國和澳大利亞士兵被遺留在叢林裏。這些白人士兵通常隻能存活幾個月,那些有經驗一點的軍官或者誌願兵可能會活得長一點,可也不超過一年。對於他們來說叢林是一個可怕的、充滿殺機的綠色地獄,到處是吃人的老虎、致命的黃熱病、毒蛇和蠍子、還有食人生番的吹管毒箭。而那些從來沒有到過叢林的人則以為叢林就像天堂裏的伊甸園,到處都是禽鳥、魚、野生動物等著你狩獵。樹上掛滿了香甜的熱帶水果木瓜芭蕉麵包果,自動會掉落在你的眼前。查普曼覺得這兩種看法都是幼稚可笑的。

真實的情況是叢林是中立的。它會提供大量清潔的水源和有營養的食物,還有無邊無盡的隱身之處,對於朋友和敵人都一樣,那是一種難以冒犯的中立。能否在叢林裏生存下去取決於的你的姿態和勇氣,叢林沒有友好或者敵意可言,都是人的想象在發生作用。

所以,查普曼把自己在叢林裏存活下來的原因歸結於自己對於叢林的尊敬和合作姿態。他在1948年寫的一本一度在西方世界很暢銷的書,書名就是《叢林是中立的》。但是他其實忽略了很多事實,實際上,他在叢林的這幾年一直是寄居在遊擊隊的羽翼之下,受到了叢林裏華人老百姓和土著沙蓋人的養育和保護。正如《叢林是中立的》這本書裏所記,至少有上百個華人和沙蓋人為了他而遭到日本人的屠殺。

幾個月之後,米羅山的聯軍電台和印度總部取得聯係。這個時候陳平終於履行了當初答應過查普曼的諾言,送他到海邊橫渡到印度去。和查普曼一起走的還有一直在患病的勃羅姆。陳平親自安排,送他們穿越了從米羅山到紅土坎的平原地帶,再由海邊的遊擊隊組織護送他們到邦咯島。等待了一天之後,一艘英國的潛艇從海裏浮出,把查普曼和勃羅姆接走了。

查普曼戰後成為教育家,在德國、南非等地當過校長。1971年8月8日他在家裏開槍自殺,原因是無法忍受的背痛、胃痛、頭痛,像噩夢一樣一直折磨著他,這些傷痛和疾病都是他在馬來亞叢林時期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