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整天隻為填飽肚子而傷腦筋的同時,從小就從事無線電機務報務專業的梁元明卻在苦思冥想動腦筋。他在思考尋找一種替代電源。他想到抗戰時中國內地後方缺乏汽油,在沿海平原區,就有用木炭代替汽油的木炭客貨運汽車。他自己在重慶鄉下當報務員時,也曾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之下,用手搖交流發電機直接使用在在收發報機上,並成功完成收發無線電電報。根據類似經驗考量,梁元明提出一個建議:請抗日軍到山下尋找汽車用直流發電機、腳踏車、蓄電池以及部分工具,由他來改裝裝配,自己製造一套提供B—2無線電台工作電源的係統。這個建議很快獲得聯軍方麵人員的同意,戴維斯立即請求抗日遊擊隊幫忙辦這件事,遊擊隊方麵的人說這件事隻能經陳平同意後才能進行。
梁元明自從設計了這麼一個方案之後,幾乎是夜不成寐,成天想著這件事。但是,他現在最大的困難是見不到陳平,因為隻有陳平才有權利幫助聯軍采集這些特別物資。陳平是個非常忙碌的人,他不但要指揮霹靂州的抗日遊擊軍,而且是馬共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一直在各地穿梭。另外,陳平還一直生病,受瘧疾病的折磨。他通常是六個星期到兩個月來聯軍的營地一次,其他的時間無論事情多緊急也無法見到他。自從六月底梁元明向陳平提出要求之後,直到十月份所需要的東西才陸續送上山來,期間花了將近四個月時間。
有了汽車用直流發電機、蓄電池和腳踏車及車鏈條之後,梁元明著手清理直流發電機的汙垢,更新炭精刷,修正軸頭上的卡子,以便裝上腳踏車後輪的齒輪盤。直流發電機原來是裝配在汽車上用機械來牽動的,現在要用人力代替機械動力,其工作原理就是腳踏車的齒輪盤通過鏈條帶動直流發電機主軸上的齒輪,如同腳踏車的齒輪盤驅動後車輪一般地驅動直流發電機轉動發電,而發電機則給蓄電池充電,理論上電台就可獲得電源支持了。
傳動裝置做好後,開始試行踩腳踏車。最初傳動裝置未與蓄電池連接時,一個人坐在車墊上踩踏板就像平時踩腳踏車一樣平穩輕鬆。可等到接上蓄電池,就立刻覺得非常吃力,一個人踩不到半分鍾就會力不從心停下來。這個原因是人力驅動轉速比較慢,因此蓄電池會放電驅動發電機反轉,產生扭力。後來梁元明在發電機上裝了一個繼電器,才解決了反轉的問題。為了要使人工踩動保持快速持久,由原來的單人踩車改由兩個人,一左一右踩踏板。踏車的人要用力快速地踩,才能使發電機轉速達到有效圈速,而發生出電流給蓄電池增加蓄電量。
踩腳踏車發電給蓄電池充電的工作,最初落在李漢光、龍朝英、張德爵和梁元明四位身上。英國人對於抗日遊擊隊還是有戒心,不讓他們參與這些機要工作,而譚顯炎、勃羅姆、查普曼、冠爾等人則一直生瘧疾病,走路都很困難,根本沒有力氣來踩踏板。由於近半年多時間糧食供應中斷,聯軍人員吃的食物非常地粗糲,唯一的一點營養就是那竹林裏的老鼠。為了讓這四個還有點力氣踩車的華人小夥子增加點營養,大家積極去逮山老鼠,而且全省出來給他們四個人吃。後來他們在拚命踩踏板時,梁元明想起來小時候玩過的白老鼠踩輪子的事情,覺得正在驅動發電機的其實是一群山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