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2〗〖ML〗二、水無常勢〓變色龍術
無論從政經商,這種以變應變,乃至隨機應變的策略,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運用得好,可險處逢生,平步青雲。事實上,每個有成就的企業家、政治家都把這一策略運用的爛熟,他們會成功利用每一個機會,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BT3〗(一)以變應變〓上乘變術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太宗皇太極因患中風,與世長辭。
在誰來接班的混戰中,最有權勢的多爾袞以大局為重,表現出政治家的遠見和卓識。他站出來表態,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改順治元年,就是後來的清世祖順治皇帝。當時福臨6歲,連自己的生活還不能自理,又如何能治理國家?多爾袞決定帝年歲幼稚,吾與鄭親王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多爾袞後被尊為叔父攝政王。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初封貝勒,因為在十位貝勒中,按年齡大小排行第九,所以也被稱為“九生”。多爾袞英武超群。天聰二年,他年僅17,隨太宗征內蒙察哈爾多羅部立過大功。天聰五年,皇太極設立六部,多爾袞掌管吏部。天聰九年,多爾袞率兵追擊林丹汗殘部,招降林丹汗之子額哲,獲傳國玉璽後獻給皇太極,又立大功。在清王朝的奠基事業中,多爾袞貢獻很多,還是頗有政治頭腦的傑出人物。太宗死後,多爾袞名為攝政王,實則掌握著清朝最高權力。
明清之際,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到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已成燎原之勢,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張獻忠的大西軍得到迅猛發展。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國,國號大順。同年2月,起義軍攻占太原、代州。3月,李自成率百萬大軍向北京進發。3月17日,兵臨北京。兩天後,崇禎皇帝自知大勢已去,泣退眾臣,親手砍死了袁妃,逼死周後,又殺死女兒坤儀公主,然後自縊,農民軍占領北京。
此時,滿洲統治者正在關外盛京注視著關內形勢的發展。4月4日,在尚不知李自成入京消息的情況下,大學士範文程上書多爾袞說:“當今正是攝政諸王建功立業,重休萬世之時,應該進取中原,與‘流寇’爭角。”
當即,多爾袞采納了範文程的建議,打出“救民出水火”的旗號,4月7日祭天伐明。9日全軍出動,13日兵至遼河。這時,得知北京城破,崇禎皇帝已死的消息,入主中原的形勢越來越有利。便加緊向山海關進軍。
早在京師危急的時候,崇禎帝命寧遠總兵吳三桂回師。吳三桂慢慢騰騰,折騰了十幾天,才走到河北豐潤,得到李自成已攻占北京,於是又退回山海關不敢前進。吳三桂沒想到,李自成不久即派唐通前來,帶著其父吳襄的親筆勸降信和犒師的銀兩,他入京,另派2萬起義軍把守山海關。他接受了犒師的銀兩,但卻屯兵九口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才慢慢地向京師而行。
走到灤州,聽得逃來的家人吳福密報:家產悉數被抄,夫人、小姐被殺,父親被囚,愛妾陳圓圓被闖將劉宗敏搶去做了壓寨夫人。他馬上又掉頭回山海關,擊走了李自成派來接防的那2萬人。
不幾日,李自成親率20萬大軍前往山海關征討。危急時刻,吳三桂采用方獻庭的密策,派副將楊坤、郭雲龍出關,向多爾袞送去密信一封,上書:西伯遼東總兵吳三桂謹上書於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殿下:我朝李闖作亂,攻陷京師先帝慘遭不幸,祖廟化為灰燼。三桂受國厚恩,據守邊地,意欲為君父複仇,怎奈地小兵少,不得不泣血而求助。我國與北朝(清及前身)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亦念之,而且亂臣賦子當也北朝所不能容之。夫除暴安良者大順也,拯危扶顛者大義也,救民水火者大仁也,取威定霸者大功也。索聞大王乃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機,誠為時不再得,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即立選精兵,直入中協,三桂自率所部,以合兵而抵都門,滅流寇之宮幃,而示大義於中國。則我國之報於北朝者,豈惟財帛?行將裂地以酬,決不食言!
此信說明吳三桂已決心倒向清朝,和農民軍作對。其個中原因究竟是什麼?明末清初有個詩人叫吳梅村的,順治九年作了一首《圓圓曲》,詩中說:〖HTK〗
〖JZ〗全家白骨成灰土,
〖JZ〗一代紅妝照汗青。
〖JZ〗痛哭六師皆縞素,
〖JZ〗衝冠一怒為紅顏。〖HT〗
詩中透露,吳三桂之所以要引清軍入關,隻是為了愛妾陳圓圓。此話似乎有些過激,但仔細琢磨,也自有其道理。那吳三桂並非什麼正人君子,他愛財、惜命,又極有官癮,當然也不會不愛美色。
這個陳圓圓,本姓邢,母親死後,其姨把她養大,故改了姨家的姓。她,家住姑蘇,名沅,字畹芬,“蕙心紈質淡秀天成”,長大成人,竟色藝無雙,被崇禎皇帝的周後之父物色入宮,周後想用圓圓奪田妃的寵,不料此計未成,田妃倒將圓圓遣出宮來,送給自己的父親田弘遇享用。怎奈老夫少婦,終嫌非匹,“石崇有意,綠珠無情”。時值闖軍大盛,時局動蕩,為保產業,田弘遇想結擁重兵、握實權的吳三桂,邀其赴家宴。三桂在田府一見圓圓,立即為之傾倒,以保田氏勝於保國家的誓言,將圓圓強索到手。後來,明廷諭旨,飭令三桂迅速出關,軍中不能隨帶姬妾,隻好把圓圓留在北京,叫父親吳襄看著。此番得家人來報,知自己的愛妾居然被擄,頓時氣得七竅生煙,咬牙切齒,誓報此恨,而眼下又力量不足,怎能不忙如喪家之犬投奔清朝。
再說多爾袞已令清軍向山海關進軍,靜觀關內形勢,尋隙進關。此時前鋒剛到錦州,正在規劃下一步行動。忽然,楊、郭二將持吳三桂邀書前來,清軍趕快把書信轉至多爾袞。
吳三桂的請求,無疑給了清軍入關的極好機會,也正中多爾袞心懷。想當年,清軍為打通入關之路,二次在寧遠受阻,一次努爾哈赤受傷,不久便撒手而去;一次皇太極失敗,險些喪命陣前。這次可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入關,此乃天助大清。
於是,多爾袞當即決定,以變應變,要投下誘餌,招降事故三遂令才學深通的範文程,濡墨沾毫,寫下回書: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複書明平西伯吳三桂麾下,聞說李闖攻陷北京,明帝慘遭不幸,實在令人發指。為此,我定當率仕義之師,破釜沉舟,誓滅李闖,救民於水火。你思報君恩,與李闖不共戴天,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忠臣。以往你我長期為敵,今當捐棄前嫌,通力合作。古時候,管仲射桓公中鉤,後被尊為仲父,輔佐桓公,遂成霸業。此等往事,足為今人良好榜樣。你如率眾來歸,我大清必封以故土,晉爵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二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能長享富貴,當如帶礪河山,永永無極。文程寫畢,呈與多爾袞。多爾袞看過,命加封,交給楊、郭二人。這兩人翻身上馬,連夜趕回,向吳三桂複命。
吳三桂看了多爾袞的回信,知道清軍已答應出兵,自己不覺腰也硬了,膽也壯了。從信中得知,自己如若投降清軍,大清還能“封以故土,晉爵藩王”,更是覺得心裏美滋滋的,連嘴巴也樂得合不上了。
4月21日,清軍到達離山海關十裏的沙河。吳三桂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快率領500名精銳騎兵去迎接清軍。他一見到多爾袞,立即跪拜稱臣,又假惺惺擠出幾滴眼淚,哭崇禎皇帝的不幸。他說:“啟殿下,目前中原無主,務必請殿下迅速揮師入關,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多爾袞見吳三桂已是真心投降,趕快雙手扶他起來,並下令叫人宰牛殺馬祭天,與吳三桂折箭盟誓,表示雙方從此精誠合作。吳三桂和他的500騎兵,於盟誓後立刻剃發留辮,改穿清人服裝,表示完全歸順於清軍。
第二天,多爾袞領清軍,分三路浩浩蕩蕩開進山海關。
〖BT3〗(二)真假猴王〓佛眼難辨
唐拉德·希爾頓是控製美國的十大財團之一,世界聞名的旅店大王。他以5000美元起家,曆經磨難,成為舉世聞名的擁有億萬財產的富翁。
1923年,希爾頓看中了達拉斯商業區大街轉角地段。當時,這塊地段屬於另一個精明的房地產商人勞得米克。希爾頓請來建築師進行測算,建造旅館最起碼需100萬美元。
當時,希爾頓自己口袋中的錢還不到10萬元,那些支持他的人也頂多能借給他20萬或30萬,而這些錢差不多隻夠付給勞得米克。已臨近造旅館的開工日期。希爾頓決計擺迷魂陣。
在請教了勞得米克的法律顧問林茲雷之後,他找到勞得米克,一本正經地說:“我買地產,是為了造一座大廈開旅館。要蓋房子,我的錢要全用上,所以,我不想買你的地,隻想租下來。”
勞得米克一聽,暴跳如雷,大聲斥責希爾頓是搞欺騙手段。
希爾頓心中當然清楚,但他要“騙得真誠”,讓勞得米克接受他的欺騙手段。希爾頓等勞得米克稍為平靜下來,非常“誠懇”地說:“我的租期為九十九年,分期付款,你保留土地所有權,若不能按期付款,你可以收回你的土地,而且也同時收回飯店。”
勞得米克考慮了一會。又找到律師林茲雷研討一番,覺得按希爾頓說的辦法去做,自己也沒有吃虧。
於是,二人以每年31萬元的租金談妥。希爾頓這才明晃一槍道:“我希望擁有以地產作為抵押來貸款的權利。”勞得米克隻得很不情願地同意了。
希爾頓贏得了那個最重要的可以貸款的條件。土地使用權有了,他又籌經費。聖路易市場國家商業銀行董事長韓敏維答應了5萬元貸款,老友桑頓出資5萬元,承包商借了15萬元,加上他自己的10萬元,共計35萬元。1924年5月,希爾頓生平第一次主持破土動工典禮。
可是,旅館蓋到一半,錢已經用得精光。希爾頓又想在勞得米克身上動腦筋。
一天,希爾頓一副火急火燎的模樣,找到勞得米克,描繪了工程管理中遇到的困難,請求他把這幢建築物接收過去,使它得以完工,然後希爾頓租過來經營。勞得米克與林茲雷商量了一下,覺得未嚐不可。
希爾頓又一次與勞得米克達成協議,勞得米克答應補足工程款使飯店準時竣工。希爾頓和他簽了年租10萬元的合同。
1925年8月4日,“達拉斯希爾頓”旅館落成,舉行隆重的揭幕儀式。希爾頓終於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旅館。
從此,希爾頓揚起了向旅店大王前進的風帆。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清”、生意活動“至清”就容易被對手牽製。相反,對手就會幫助你承擔風險,讓你獲取利益。真戲假做、假戲真做,迷惑了對手,生意場上往往就能運作自如。
〖BT3〗(三)高瞻遠矚〓靈活應變
公元1004年正月,黨項族首領李繼遷去世,其子李德明繼位。李繼遷在位時,百折不撓地聯遼抗宋,利用宋朝疲於應付遼國不斷南侵之機,在西北大地上縱橫馳騁,時時劫掠宋朝邊境,最後一舉攻克了軍事重鎮——靈州,創立了夏、遼、宋三國鼎峙的局麵。李德明繼承父誌,利用這一大好形勢。準備進一步發展黨項實力,打擊宋朝,於是,即位之初即向遼國奉表,表明一如既往的聯遼抗宋之態度。遼朝也當即封李德明為西平王,承認了他在黨項族中的領導地位。這樣,三國鼎峙局麵未變,與遼朝的友好關係沒變,而因新得靈州這一遼闊、富饒的土地,黨項對宋朝的打擊力量顯然大大地增強了。
然而,李德明並沒有利用如此大好形勢,像他父親那樣向宋朝積極訴諸武力,而是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於公元1005年特地派遣了牙將王蠊,趕往宋朝奉表入朝,表示願意向大宋皇帝稱臣。
對於一個正統的勇蠻好鬥、性烈如火的黨項族人來說,李德明的舉動實在令人感到瞠目結舌。不過,“一操一縱,度越意表。尋常所驚,豪傑所了。”也就是說,有智有謀者,一收一放往往都會出人意料。一般人對其行為舉措莫名其妙,真正的豪傑卻了解於心,會心而笑。
李德明不僅是個勇武好鬥的黨項族人,他也是個胸懷韜略的英明君主。他不在乎普通黨項民眾的驚疑不解,他隻要切實執行他成竹在胸的“高瞻遠矚,踐墨隨敵”的長遠計謀。
原來,就在李德明繼位不久,即公元1004年冬季,宋、遼訂立了著名的“澶淵之盟”,宋遼大戰從此告一段落,兩國開始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了。顯然,這一重大事變必然要影響到黨項與遼、與宋的關係。黨項與遼早訂和約,關係尚淺,而黨項與宋朝的關係則一直以刀槍說話。以往黨項在與宋朝交戰中之所以尚能輸少贏多,倒並不是因為敵弱我強,而完全是因為宋朝東西不能兼顧,主要兵力被遼國所牽製的緣故。現在,宋遼結盟,如果宋朝發狠心專來對付黨項,那麼且不說剛剛出現的三國鼎峙之勢有可能即刻消失,就是黨項族的生存恐怕也成了問題……
宋朝不一定會發狠把黨項族趕盡殺絕,但如果戰火連天,烽煙不斷,兵疲國貧,那麼誰能擔保東邊的遼國會不來坐收漁翁之利呢?遼國有抗衡宋國的實力,它要在黨項人身上討點便宜本來就不是件難事。
還有,父親李繼遷征戰20年,為開創三國鼎峙的局麵曆盡了千辛萬苦,得之不易。民眾本已苦不堪言,新得的靈州之地有待開發培育。所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喘口氣休養生息,借有利形勢迅速擴充國力,使三國鼎峙的局麵真正牢固化。
最現實的問題是,宋朝在與黨項的多年爭戰中也不得乖巧了。在李繼遷去世、李德明新立之際,就有大臣曹瑋向皇帝指出:“李繼遷擅河南地(即今鄂爾多斯地區)二十年,兵不解甲,使中國有兩顧之憂。今其國危小弱(李德明才23歲),不即捕滅後更強盛不可製,請率精兵,拎德明獻於闕下。”隻因當時宋朝與遼國激戰,都被遼打得大敗,自救不暇,才無力分兵西顧,不得不暫時把曹瑋的建議放下,而采用了另一種更為陰柔難防的計策:一方麵詔示德明“審圖去就”,另一方麵,又下詔黨項豪族萬山、萬遇、龐羅、逝安、萬子等等率部歸順宋朝,並各授團練使之職,賜銀萬兩、絹萬匹、錢五萬,茶5000斤……用重賞厚賜使黨項人自我潰敗。並且,早在公元1001年開始,宋朝就支持吐蕃久穀部長潘羅支統治西涼。因而潘羅支非常願意與宋朝遙相呼應,夾擊黨項。李繼遷就是在與潘羅支激戰中,被流矢擊中致死的。這樣,西有潘羅支以及也受宋朝支持的回鶻兵,南有剛剛與遼國停戰的宋官軍,內部又有自殘潰敗的可能,李德明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那麼黨項人的命運恐怕就要斷送在他手裏了。
於是,李德明果斷地派牙將王蠊向宋朝入表稱臣,務求喘氣養民,消除西邊危機以取得擴充國力的機會。宋朝不知是計,大上其當,當即同意議和停戰,並在談判條件上步步退讓。
不久,宋與遼不斷給李德明加官封爵。宋又令河西各少數民族部落各守疆場,勿侵夏境。並把原本用於瓦解黨項內部貴族的銀帛茶幣加倍“恩賜”。
李德明得到這些大量的“恩賜”,足以用來籠絡團結各部貴族,又得到和平建設的大好時機,使黨項實力迅速加強。於是,一方麵在南邊築城建池,充實對宋朝的防務,另一方麵向西擴疆拓野,接連攻占了回鶻、吐蕃的大量土地,成為泱泱大國。1020年,還在靈州的懷遠鎮修建都城,從西平遷到新城,號為興州(即今寧夏)。西平在黃河之東,離宋朝邊境較近,興州在益河之西,宋軍因黃河之隔無法抵達,加上有賀蘭山作屏障,實為建都定國的風水寶地。於是,大夏帝國的根基已被完全奠定,黨項族完全獨立於宋朝的控製,有了堅實的基礎。
“瞻”就是往前看,“矚”是注視,“高瞻遠矚”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遠,做事情能超脫偏執,展望未來,周全處置。李德明不拘泥於父親的猛衝猛打,一味對宋朝敵視的做法和態度,詳察當時的勢態情形,立足黨項人的長遠發展戰略,機智地向宋朝奉表稱臣,用“變色龍”之術,終於順利地消除了“大好形勢”中所蘊含的不為一般人所明察的“巨大危機”,為黨項人的迅速振興創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