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責任成就人生(3 / 3)

中國有句名言:“細微之處見精神。”細微之處也是一個人道德養成的立足點,雖然微小而細致,但在人的成長中卻至關重要。

蘇聯宇航員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乘坐4.75噸重的“東方l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為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正是細節表現出的修養使他成功。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隻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覺得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這個不經意的細節,反映的卻是加加林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並因此取得了人生輝煌的成功。

由此可見,注重每一個細節,是修養精神的最高體現,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不論是做人、做事,都應當從大處著手,從小事做起。一定要從細節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

態度決定成敗

生命

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就看你如何去選擇。

有很多東西我們無法選擇,但我們能夠選擇對待生活的態度。對於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個人能不能在某一方麵取得成績,取得的成績或大或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采取的態度。當我們采取積極、踏實、認真的態度去做某一件事,或完成某一項任務時,不管我們能力是大是小,也不管我們是強大或是瘦弱,我們取得的結果應該是讓自己滿意,別人滿意的;當我們采取消極、浮淺、應付的態度去做的時候,不管我們本身多麼有能力,但結果一定不會讓自己滿意,更不要說是別人。

有一位少女大學畢業以後,去應征文書工作,被公司錄取了。由於公司裏沒有文書的缺,經理就暫時安排她做泡茶的工作,領文書的薪水。一開始,她很開心,認為泡茶的工作很簡單,又可以領文書的薪水,很安心地為公司同仁泡了一段時間的茶。

過了一年多,她心裏嘀咕,自己是堂堂的大學生,老是做低三下四的泡茶工作,心裏很不開心,不但端茶時表情鬱悶,連泡出的茶也很難喝,弄的整個公司氣氛僵硬。

有一天,經理喝了一口茶就吐出來了:“堂堂大學畢業生連泡茶都泡不好,你幹脆離職算了。”少女聽了很傷心,決定當天就提出辭呈。

正在這時候,公司有位重要客戶來訪,談一筆數目很大的生意,經理便叫她泡茶招待客人。少女擦幹眼淚,心想:“這可能是我在這家公司泡的最後一壺茶了,不如好好地泡,不要讓人覺得連茶也泡不好。”

她非常專心細膩地泡茶,用燦爛的微笑端茶出去。客戶隻喝了一口就說:“呀,好久沒喝過這麼好的茶了。能把茶泡得這麼好的人,肯定是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好的人,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勝任的。”

經理也喝了一口,久久說不出話來。這同樣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和早上已經完全不同。

這故事的結局很好,公司做成了一筆大買賣,少女的辭呈被退回,立刻調任文書的工作。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工作就是我們的生命投影,它的美與醜,苦與樂,完全操縱在我們手裏,一個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滿腔熱情的人,無論它現在幹什麼,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天職,並傾注著濃厚的興趣。

很多人認為自己誌向遠大,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而不樂意做些小事,可是如果你連小事都做不好,又怎麼可能去做大事?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努力工作的人,工作的本質就是享受生活,從工作中找到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工作的熱情和專注。

態度決定結果。態度作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職業生涯。對待工作的態度,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有不少人認為工作隻是為了老板或者管理人員,而自己從中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既然對自己沒好處,那就隨便應付一下完成就可以了。如果你本職工作做不好就會失去信譽,再找別的工作也沒有可信度。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

人的種種行為,構成一個人的生命態度。一個人的品質高貴,無論他是清潔工人、科學家、作家,都沒有什麼區別。美好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人類希望的源頭。不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就看你如何去選擇。

忠誠是一種責任

忠誠是對責任的堅守,是對使命的堅決承擔,

是責任的升華。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

責任感源於忠誠。沒有忠誠,責任感就無從說起。忠誠是對責任的堅守,是對使命的堅決承擔,是責任的升華。一個具有忠誠品行的人,才能有所作為。

露寶是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的第二任女秘書,在到公司工作時,她已42歲了,並且是四個孩子的母親,而比爾·蓋茨當年才21歲,正值創業之初。當露寶的丈夫知道她要去上班的公司情況時,就警告她,要特別留意公司月底是否發得出工資。

露寶沒有理會丈夫的忠告。她想,一個如此年輕的董事長開辦公司,遇到的困難恐怕很多吧。她開始以一個成熟女性所特有的縝密、細膩與周到,考慮她今後在公司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過了一些日子後,露寶發現蓋茨的行為異於常人。他通常是中午到公司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假如偶然要在第二天早上會客,他就在辦公室睡到天亮。

蓋茨睡覺的習慣很獨特,他從不在床單上睡覺。累了的時候,隻要拉過一條毛毯蓋在頭上,不管何時也不管環境如何喧鬧,他總能馬上進入甜甜的夢鄉。細心的露寶就適時為他準備毛毯,特別是出差的時候,無論時間多緊張,蓋茨想睡覺時總能隨手拉出毛毯。

關心蓋茨的起居飲食,成了露寶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使蓋茨感到了一種母性的關懷和溫暖,減少了遠離家庭而帶來的種種不適。

她在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公司離亞帕克機場隻有幾分鍾路程,蓋茨每次出差時,為了使工作盡可能的滿負荷,他往往要在辦公室處理事務到最後時刻才開始趕往機場。為了趕時間,他常超車甚至闖紅燈。這樣的事多了,露寶難免為他擔心,便請求他每次多留出15分鍾去機場,並且每次她都要加以督促。

露寶把公司看成一個大家庭,她對公司的每個員工、每項工作,都有一種很深的情感。很自然地,她成了公司的後勤總管,負責發放工資、記賬、接訂單、采購、打印文件等。

露寶成了公司的靈魂,給公司帶來了凝聚力,蓋茨和其他員工對她都有很強的信賴。當微軟公司決定遷往西雅圖,而露寶因為丈夫在亞帕克基有自己的事業不能走時,蓋茨對她依依不舍,留戀不已。

蓋茨、艾倫和伍德聯名寫了一封推薦信,信中對露寶的工作能力給予很高的評價。露寶憑著這封推薦信,重找一份工作不成問題。臨別時,蓋茨握住露寶的手動情地說:“微軟公司為你留著空位,隨時歡迎你來!”

三年後的一個冬夜,西雅圖濃霧持久不散,因缺乏得力助手而心情鬱悶的蓋茨坐在辦公室裏發愁。這時,一個熟悉的嗓音伴隨著一個熟悉的身影來到了他的跟前,“我回來了。”是露寶,她為了微軟公司,說服了丈夫舉家遷到了西雅圖,繼續為公司的騰飛效力。

隨著微軟帝國的建立,蓋茨從露寶那裏得到了信賴,露寶則從蓋茨那裏得到了尊重,也獲得了個人職業生涯的巨大成功。

責任、忠誠是成就優秀者的重要品質,是一個人最大的優勢與財富,能換取別人的信賴,從而鑄就事業的成功與輝煌。一個有責任心、忠誠的人,更容易得到成功。

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不管你多麼喜歡墮落時那無限的快意,

但一定要拒絕墮落,因為放縱的盡頭是深淵。

我看過一篇文章《年輕離墮落有多遠》。剛看到這個題目我很驚異,但冷靜想想確實如此。“越年輕,越墮落”的現象日漸普遍,年齡介於16歲至18歲,涉及偷竊、打架、吸毒的少年,各地都有。

不再年輕的人總是感歎:“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墮落了!”一些年輕人卻自言自語:“我墮落了!還有許多人像我一樣,每天在黑夜中失眠,麵對電腦屏幕發呆,對待什麼事情都是無所謂的態度。”年輕人有其獨特的活躍思維和跳躍的欲望,但是這個是否能成為墮落的理由?

放縱,是一種對自己極不負責的做法。一個對自己都不負責任的人,對父母、他人、社會、國家的責任更是無從談起了。人類的很多悲劇都是從放縱開始的,放縱到一定程度便開始墮落,最終釀成悲劇。

帕蒂·戴維斯是美國前總統裏根的小女兒,她原名帕特裏夏·安·戴維斯·裏根。當決定要在娛樂圈出道時,她丟棄了自己的姓氏,給自己起了“帕蒂·戴維斯”這個藝名,並一直沿用至今。

帕蒂曾被稱為裏根家中最“野”的孩子,似乎就是為了和父母作對而生的。這個擁有棕色長發和一對銳利棕色眼睛的美麗女子,性格固執,極有自己的想法。裏根在政治上是出名的保守派,而帕蒂則是一個左派的自由主義者,為此她沒少與父親起衝突,常在公眾場合指責父親的政策。

帕蒂曾吸食大麻,輟學與搖滾樂手同居,曾撰書將父母罵得一錢不值。1994年,42歲的帕蒂更是到達叛逆巔峰,做出了讓她的保守家庭難以接受的事:她一絲不掛地為《花花公子》雜誌拍攝了封麵照,轟動一時,父母險些被她氣死。

10年後,帕蒂幡然悔悟。回顧那段年少輕狂的日子,那些傷害父親的言行如今讓帕蒂痛苦不已。帕蒂承認自己的內心其實相當脆弱,她說:“我們(嬰兒潮)一代的人,青春期的心理狀態持續得特別長。”52歲的帕蒂說,好在她現在已經變得柔和,不再像年輕時一樣口無遮攔。

帕蒂是在10年前得知父親患上老年癡呆症後逐步改變的。眼看著老父的記憶一點點地被病魔奪走,直至最後變得失語,無法獨立行走和進食,神誌不清得連妻子兒女都認不出來,帕蒂感觸良多。在裏根最後的日子裏,帕蒂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雖然父親已經連她是誰也無法認出了。

如今,一切的叛逆及不滿都已遠去。帕蒂已經可以溫馨地談論自己的家庭,並樂於與人分享自己哥哥的近況以及發生在母親的狗身上的趣事。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做錯事情。很多人認為偶爾放縱一下自己不要緊,其實不然。放縱一旦開始,就會失去控製。能放縱自己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無數次。一旦養成了放縱的習慣,後果堪憂。所以,不要給自己偶爾放縱一下的機會。

越是放縱自己,就越是能看到這個世界的黑暗與醜惡,常浸入其中,難免沾染自身,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這個世界常常報有懷疑的態度,把世人想象得不堪入目,對自己對別人失去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是一種負累。生活會變得消極,沒有意義,頹廢是生活的主題,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會變成這樣,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盡的,誰能保證自己不會被欲望所侵蝕?

不管你多麼喜歡墮落時那無限的快意,但一定要拒絕墮落,因為放縱的盡頭是深淵。放縱的人,追求的是一時的快感,拒絕的是永遠的崇高;擁有的是現時,放棄的是未來。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選擇放縱,那是對生命的褻瀆,是人生最大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