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市場總市值增加的速度同樣令人歎為觀止。曆史資料顯 示,2006年12月20日,滬深兩市總市值首次突破8萬億元大關, 在其後的半年時間裏,滬深總市值增加了 1. 25倍。2007年1月份,滬深總市值連續突破了 9、10、11萬億元大關,4月份又連續突破 13、14、15、16萬億元大關,5月份,則連續突破了 17、18萬億元 大關,滬綜指在5月底一度衝上4300點,目前的兩市總市值已突 破23萬億元。
可是中國宏觀經濟景氣周期並沒有停止跡象,受宏觀經濟持續 向好的鼓舞,人民幣依舊我行我素地大幅升值,由國際收支順差和 彙率穩定結合導致的流動性過剩還在促成中國股市一路向好,不斷 向上攀升。當初上證綜指在1000點以下的時候沒人敢進,還被人 痛批股市製度不合理,現在股指一次次創新高,股價一次次被刷 新,人們卻在打破了頭競相往裏擠。
“現在已進入博傻時代。”許多市場人士這樣說。
我們把時間的鏡頭拉向2008年。越來越多的炒股大軍跟風似 地加入到股指已被推得很高的股市行列裏來,加劇了股市的泡沫堆 積。流動性泛濫、對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憧憬,以及人民幣升值迭創 新高等一些重要因素的推力,中國資金推動型大牛市似乎成了一匹 脫韁的野馬,一部不斷向上、無法停下來的賺錢機器。但北京奧運 會後,中國長牛市的後續走勢會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確定, 吹大的股市泡沫以及始終相伴左右的“高處不勝寒”的投資大眾的 心理定勢,使得股市隻要有國內或國際某一引爆危機的導火索,將 最終引發股市懸崖式的下瀉,從而使得本來一直縈繞在人們心中揮 之不去的大崩盤陰影成為現實。2008 ~2010年是中國股市長牛市流 金歲月的當紅年份,投資者在把握這一千載難逢的股市主升浪的同 時,也可能在其後看到一次慘烈的股市大危機過程,以及股市危機 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的當量巨大的衝擊波。
熱身奧運
投資途徑的嚴重匱乏使得進入2008年以後的中國股市行情依 舊一片紅火。雖然股市圍城現象也日益嚴重,在一大批股民因為股 市漲幅太髙而開始永久性出局的同時,大量新股民好似如夢初醒, 才剛剛開始踏入股市的征程。早在2005年年底大牛市行情剛剛興 起的時候,他們的心態一直都很好,隔岸觀火。然而,耐心等待的 結果是白白坐失了一波波上漲行情。就在他們一次次錯判市場,踏 空行情時,他們眼見著當年和他們一起平起平坐的親朋好友因為踏準了這一輪長牛市節律一夜暴富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更 何況從大牛市興起,已經兩年了,就是因為自己當年沒有從大牛 市、長牛市視野高度去看待中國股市,如今,他和那些在早年就勇 敢無比衝人股市的投資者來說早已在財產的占有多少上大相徑庭 了。看到這些因大牛市製造出來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 富翁,他們垂涎得都快發瘋了。
這些早年在中國大牛市伊始尚還對21世紀初幾年的股市大跌 心有餘悸而自我邊緣化、作壁上觀的局外人,此刻再也按捺不住內 心的焦慮,他們不能這樣一天天看著股指繼續向上大幅攀升而白白 再損失機會成本空等下去了。不投資使他們成了中國證券史上這波 最大、最長的牛市的大輸家,現在該輪到他們殺人股市翻本的時候 了。他們不理會“股價已髙,風險已至”的任何善意警告,一個猛 子紮進股市。在瘋狂上漲的牛市裏,這些股民忘了風險,賭徒心態 暴露無遺。
越來越多的炒股大軍跟風似地加人到股指已被推得很高的股市 裏來,加劇了股票供求上的不平衡。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市場是 由兩種力量驅動的:貪婪和恐懼。”在美國著名金融學家席勒教授 看來,在投資市場,投資者的從眾心理必然使得後來的投資者不斷 重複做別人已做過的事情。如果這種力量是樂觀或貪婪的,那麼市 場就會持續繁榮;反之,如果這種力量是悲觀或恐懼的,那麼市場 就會掉頭向下。而且,在市場繁榮時,投資者往往都會健忘以往市 場崩盤時的慘痛教訓。因為市場的繁榮不僅會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和 期望值,而且也使已進入了市場的投資者進一步哄抬或操縱價格,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來。這種從眾行為的循環往複,不斷地產 生出一種無限放大機製,從而推高股價不斷向上。而2008年的股 市快速上漲就是這種價格上漲信號無限放大的結果,它吸引了大量 海內外資金湧入中國股市。由於股票價格快速上漲,給股市帶來了 極強的財富及盈利效應,使中國有更多的人希望進人股市。當大量 民眾湧人股市時,股價的推高也就變得更加容易。
中國股市在經曆了 2006年整整一年和2007年年中以後的大幅 上揚後,大多數中外投資基金還是不願意相信,上漲僅僅一兩年的 中國股市大行情就將戛然而止,他們毋寧相信理性的投資與非理性 的投機之間的鏖戰將貫穿今後若幹年,筆者也寧可相信這一觀點。 並認為,上述描述的大牛市行情僅僅是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一次 牛市格局的一個上漲性基礎,牛市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 增長背景下對人民幣升值長期預期引發的國內外流動性資金進入中 國股市所致,隻要這一大趨勢不改變,大牛市腳步就不會停下來。 因此,泡沫的破裂暫時還沒有看到,股市仍處在一個泡沫式大繁榮 的延長期中。
2008年,受上述因素影響而發動的資金推動型大牛市似乎成了 一種剛性,流動性泛濫看不出有改善的跡象,各路資金仍在一起湧 向股市,在巨額資金推動下,股市的供求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股 票資產受到一麵倒的熱烈追捧。
另外,對2008年夏天行將開幕的北京奧運會的憧憬則一天比 一天熱,傳媒對奧運會的宣傳達到了白熱化程度,股市裏有關奧運 概念股被越來越多的市場分析師提出、推薦,然後炒作到瘋狂。研究表明,日本工業化起飛的第一波經濟增長發生在1954年到1964 年,那是因為日本在1964年舉辦了東京奧運會。中國現在的工業 化水準相當於日本上個世紀60年代的水平。所以,從舉辦奧運會 的時間角度看,中國和日本具有經典的巧合,演繹出一輪經濟高速 增長、股市一路上漲有其曆史的參照物和內在的必然性。國際著名 投資基金也發表“為奧運熱身”的年度前景報告,報告指出:“目 前距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不到一年時間了。有兩類企業能夠直接 或間接地從奧運會中獲益,其一是具備舉辦地優勢,即位於北京的 公司,可能直接從奧運會中受益的上市公司包括北京控股(H股)、 首都機場(H股)、首創置業(H股)和中國國航(H股,A股); 其二是具有奧運會營銷優勢的公司,潛在的受益者包括中國銀行、 中國移動、中國國航、燕京啤酒等。
2008年,人民幣升值迭創新髙,尤其是2008年的中美戰略經 濟合作論壇,加劇了人民幣的淩厲升勢。毫無疑問,流動性過剩已 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諸多問題的關鍵“節點”之一, 一個當今中國經濟社會裏最難解開的“死結”之一。
這也是2008年乃至今後中國基金資產規模壯觀擴張的主因。 不斷發行的新基金在三個月的建倉期裏,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 的,它們都要進人股市,數百億元資金流人股市,自然將不斷推高 股指。
為主升浪預埋伏筆
大盤繼續按照自身的規律上攻。2008年到2010年這三年應當說是中國五年超級長牛市的當紅年份,中國超級長牛市的腳步至此 也走到了它的流金歲月。之所以說2008年到2010年是中國股市這 輪超級長牛的流金歲月,是因為:
第一,2008 ~2010年將是建設和諧社會、和諧牛市的集中體現 年,一方麵是因為政府換屆年效應,另一方麵是因為奧運會和世界 博覽會舉辦年效應。2007年的黨代會效應將在2008年開始產生 “十七大效應”。會上製定的大政方針,將為中國“十二五”(2011 -2015年)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從近10多年的統計 數據來看,中國經濟、投資的增速具有較強的“新官上任”效應, 如構建和諧社會、中西部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建設、新農 村建設等,以及推進新的經濟增長方式變革,像自主創新、節能環 保等,都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市場對於2008 年和2010年兩個重要年份的經濟增長寄予樂觀的期待。
第二,奧運年景氣效應將充分體現。統計資料顯示,奧運會對 舉辦國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貢獻,將平均提高0. 85個百分 點,消費景氣會形成一個階段性髙潮。奧運會後的後續效應也會不 斷地顯現出來,特別是由大量的國內外遊客蜂擁而來對於提髙北京 及其周邊地區旅遊業的熱度效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