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渡陳倉定三秦(1 / 3)

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鍾室歎良弓。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

——(唐)劉禹錫

(一)

漢中對策製定完畢後,劉邦將韓信、蕭何、夏侯嬰、灌嬰、樊噲、曹參、周勃、酈食其、陸賈等心腹叫到內室,開始商議還定三秦的軍事計劃。劉邦展開漢中和關中的地形圖,說道:

“漢中與三秦隔著秦嶺,而棧道已經燒絕,我們怎麼過去呢?”

諸將看著地形圖,默然不語。韓信走到地形圖前,提筆在上麵畫了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點分別是南鄭、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和鹹陽。眾人看著這個三角形,不知韓信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一臉茫然。

這時韓信說道:

“如果要從南鄭直取鹹陽的話,走子午棧道是最佳選擇。這東麵的一條線就代表子午棧道。不過,子午棧道異常艱險,不適合大規模的行軍作戰。更何況,章邯並非平庸之輩。隻要他派數千士卒守住棧道的出口,任我數十萬大軍也無法通過。”

劉邦看著韓信,默默點了點頭,問道:

“如果子午棧道無法通行,我們又怎麼能還定三秦呢?”

韓信胸有成竹地回答說:

“大王不必憂慮。雖然子午棧道無法通行,但我們卻可以取道陳倉古道,先占據陳倉,然後再直取鹹陽。”

陳倉是秦王朝屯積官糧的地方,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秦王朝滅亡之後,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人在關中稱王,隻顧防守棧道,放鬆了對陳倉的防守。當然,這主要是張良的功勞。他曾建議劉邦燒毀棧道,以示無北上之心,遂讓章邯等人放鬆了警惕。

劉邦這才恍然大悟道:

“真是妙計啊!兵出陳倉雖然繞了些路,但卻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諸將沉思片刻,突然質疑道:

“如果章邯得知我軍要繞道陳倉,加強那裏的防守怎麼辦?再說了,如果章邯向項王求助,項王從彭城殺來,我們不都死無葬身之地了嗎?”

韓信笑道:

“諸公不必憂慮。項王雖然勢力強大,但距關中尚有千裏之遙。等他的援軍到來之時,我們已經平定了三秦。到那時,隻要派兵守住函穀關,料他也無可奈何!更何況,齊王田榮和梁地的彭越正在起兵反楚,項羽一時之間還抽不開身來。”

諸將認為韓信說得有理,但依然不放心,又問:

“如果項王不打田榮和彭越,而是直撲關中,我們該怎麼辦?”

韓信看了看劉邦,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就需要大王給張良寫一封信了。”

諸將有些莫名其妙,反問道:

“張良能擋住項王嗎?”

“若論武力,張良自然是擋不住項王的;但若論智慧,恐怕十個項王也不是張良的對手。臣聽說,項王已將韓王成貶為侯,且有誅殺韓王之意。因此,張良定然會怨恨項王。而大王又素與張良交好,讓他說服項王北伐齊國,想必不是什麼難事。項王北伐齊國,田榮必然會領傾國之兵迎戰。到那時,項王就是想援助章邯,恐怕也是心有餘而不足了!”

諸將聽到這裏,才不由得連聲讚道:

“妙,妙,妙啊!”

韓信又用手指了指地形圖,沿著子午棧道劃了一條線,說道:

“至於章邯,我們可以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擊敗他。”

看到劉邦疑惑的表情,韓信接著說:

“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地修複子午棧道,讓章邯以為我軍必沿此路直撲鹹陽。到時候,章邯定會派重兵把守棧道的出口。但我們待其兵馬齊聚棧道出口時,再迅速繞道陳倉,從西麵攻取鹹陽。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劉邦聽罷,連聲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