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漢中對策定天下(1 / 3)

韓信登壇之日,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此三秦還定之謀所以卒定韓信之手也。

——(元)楊維楨

(一)

劉邦築壇拜上將的消息傳開之後,諸將喜不自勝,個個都以為隻有自己才有資格當這個上將。韓信聽到軍中議論紛紛,說誰誰要被漢王拜為上將,心裏暗暗發笑,但同時也對蕭何感激不盡。在漢軍之中,乃至在所有諸侯之中,韓信都是一個默默無聞之人。如果不經過正式的儀式就被拜為上將,非但不能服眾,可能很多人連信都不信。所以,蕭何才讓劉邦舉行這麼一個隆重的儀式,幫助韓信在軍中樹立威信。

幾天後,登壇拜將的儀式開始了。諸將按照劉邦的命令,將士卒全都集結在高壇四周,參加拜將儀式。直到這時,諸將領才驚奇地發現,站在劉邦身邊的居然是名不見經傳的韓信。他們都大失所望,小聲議論說:

“大王怎麼會拜這樣的人為上將呢?簡直是胡鬧!”

韓信聽到諸將的議論聲,但並沒有生氣。對大多數人來說,韓信被拜為上將確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他年紀輕輕,遠無名望,近無戰功,又沒什麼後台,竟然無端端地突然被拜為上將,就是普通的士卒也無法理解,更別說那些居功自傲的將軍了。

儀式正式開始了,韓信緩步登上高壇,受諸將和士卒的禮拜。然後,劉邦親自把上將之印遞到他的手中。直到此時,劉邦的心裏依然在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如果韓信並沒不像蕭何所說的那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他拜韓信為上將一事定會被天下傳為笑柄。

拜將儀式一結束,劉邦就把韓信、蕭何、夏侯嬰、曹參、樊噲、周勃等人聚到宮裏,開始討論東向爭奪天下的策略了。實際上,這是劉邦對韓信的一次考核,他想看看韓信到底有沒有能力當這個上將。

眾人坐定之後,劉邦緩緩問道:

“上將軍,丞相多次向寡人推薦你,你有什麼計策要教給寡人呢?”

韓信明白,劉邦這是在考驗自己。對他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剛才的拜將儀式,而是與劉邦的這場談話。眾位將軍也都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韓信,似乎在說:

“你這樣輕鬆地就當上了上將,總該拿出點真材實料讓我們看看。”

韓信不慌不忙地站起來,向劉邦微微鞠躬,然後胸有成竹地問道:

“大王想要東向爭奪天下,對手不就是西楚霸王項羽了嗎?”

劉邦答道:

“正是如此。”

韓信又問:

“大王覺得,您和項羽相比,誰作戰更加英勇?誰更加懂得關心愛護部屬?誰的兵力更強?”

劉邦沉思半晌,歎了口氣,老老實實地承認說:

“在這些方麵,寡人都比不上項羽。”

韓信聽劉邦這樣一說,反而高興起來,因為他覺得劉邦能如此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可見有自知之明,是個能納言從諫之人,值得輔佐。所以韓信朗聲說道:

“臣也認為大王在這些方麵比不上項羽。不過,大王既然能夠坦誠承認這些,我們漢軍就有希望。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大王能夠明白自己的不足和敵人的強處,我們就能想出辦法來對付他們。”

劉邦聞言大喜,急忙起身離座,來到韓信的跟前,拉著他的手說:

“請上將軍教寡人該怎麼做。”

韓信微微一笑,回答說:

“大王不必著急,我曾在項羽帳下呆過很長一段時間,了解他的性格。他現在雖然強大,但總有一天會被大王打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