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康韋陰謀”(1 / 3)

在我看來,靠了英勇自由的人民的純潔遴選而獲得軍階是最光彩不過的了。因為人民的遴選是一切權利的最純潔的來源和源泉。

——華盛頓

(一)

在1777年11月,費城的一部分英軍守軍被調往東新澤西,城內的英軍兵力有所削弱。在得到這一情報後,一些軍界和政界人物認為這是個攻打費城的大好時機。華盛頓手下的幾位得力幹將也竭力主張馬上發動一場戰役,奪回費城。

從內心來說,華盛頓也希望能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奪回費城。但他更清醒地認識到,費城與薩哈托加不同,那裏是英軍的老巢和心髒地位,如果發動進攻,英軍勢必會全力以赴。而目前美軍的實力並不能對英軍構成優勢,發動強攻,勢必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其實一個時期以來,在一些人的眼中,華盛頓就是一個常敗將軍,他所取得的特倫頓和普魯斯頓兩場戰役的勝利,也隻是擊退了敵人的警戒部隊。尤其是蓋茨將軍在薩拉托加取得勝利後,華盛頓在費城屢戰屢敗,更讓人們覺得他懦弱無能了。並且華盛頓擯棄地方主義,堅持要建立一支常備軍的行為也得罪了一些激進派人物。因此,一些陰謀家開始活動,試圖利用華盛頓的困境來罷免他的總司令職位。

參與這起陰謀活動的核心人物,就是華盛頓一直視為好友的米福林、蓋茨以及素為華盛頓所不齒的湯姆·康韋。

當時米福林擔任軍需總長,在後勤供給上對華盛頓的部隊總是百般刁難。自從1777年6月以來,軍需部就從未及時給部隊供應過糧食。尤其是入冬以來,軍糧供應時斷時續,部隊長期處於一種半饑餓狀態。對此,華盛頓既困惑不解又十分氣惱,他多次向大陸會議催要軍糧,並對軍需部門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抨擊。

米福林對華盛頓的批評很生氣,恰巧此時,他又遇到了一位誌願來美國軍隊服務的法籍愛爾蘭人托馬斯·康韋。此人自命不凡,稱自己曾在普魯士腓特烈大帝麾下效勞,自詡是大陸軍中最有經驗的軍官。然而,華盛頓卻提名曾在法國軍隊中是他的部下的迪卡爾布男爵為少將,自己卻隻獲得一個準將軍銜。這讓康韋十分不滿。

所以,康韋聽說米福林對華盛頓不滿,立刻就站在以米福林為首的反對華盛頓的派別中。他們的目的是貶低華盛頓的聲望,抬高蓋茨的地位,將北方戰役的勝利歸功於蓋茨。

蓋茨原本就瞧不起華盛頓,這次薩拉托加戰役獲勝後便更加不可一世,決心擺脫華盛頓這位曾在戰爭初期經常求教於他的總司令。在薩拉托加大捷之後,蓋茨就曾越過華盛頓,將有關報告直接呈報給大陸會議,甚至華盛頓原先派去支援他的兵力也拒不還送。

華盛頓對蓋茨的舉動感到不滿。他特地派人給蓋茨送去一封信,平心靜氣而嚴肅地指責蓋茨的做法欠妥。但蓋茨根本聽不進華盛頓的話。

蓋茨的這種舉動被康韋一夥看得清清楚楚,康韋還給蓋茨寫了一封信,對其進行大肆吹捧,而將華盛頓及其同僚說成是“一個軟弱的將軍和拙劣的顧問們”,並說他們會“葬送”美國的未來。這是康韋向蓋茨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表麵他們希望蓋茨能取代華盛頓。這封信的吹捧讓蓋茨更加飄飄然了。

然而,康韋等人的陰謀很快就被華盛頓知曉了。原來,蓋茨的副官詹姆斯·威爾金森少校在奉命向大陸會議遞送緊急公文時,路途中因酒後失言,透露了康韋給蓋茨信中的一些內容,被華盛頓的支持者聽到了。很快,這些內容就傳到了華盛頓那裏。

華盛頓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震驚,11月9日,他給康韋寫了一封簡短的信,以表明自己已經獲悉康韋信件中的內容:

先生:

我昨晚收到一封信,信中稱:康韋將軍在致蓋茨將軍的信中說,“上天決心要拯救你們的國家,否則,一位軟弱的將軍和一群拙劣的顧問將會葬送掉它。”

閣下卑賤的仆人喬治·華盛頓

這封短信言簡意賅,猶如一枚炸彈扔向這個反對華盛頓的陰謀集團。米福林立即將這件事通知了蓋茨,並且從中認識到,康韋的信件內容這麼快就傳到華盛頓的耳中,說明這位總司令仍然是深得人心的。於是,他決定采取行動迫使華盛頓自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