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周易和合精神

《周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這個智慧就是“和”。《周易》代表的中華民族“和”的精神,其核心價值為太和、中和、保和。太和是最高的和諧,中和是陰陽相互協調產生的和諧;保和就是當它不和諧的時候,進行一種管理調節,使它和諧。

蒙:企業文化啟蒙

蒙卦講接受啟蒙和教育以擺脫蒙昧,卦中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觀念,包括啟蒙的對象、主導者、啟蒙的方法和手段,對於現代管理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蒙”指蒙昧,一個人或者一個社會,如要擺脫蒙昧,需要的是啟蒙和教育。蒙卦的卦象為下坎上艮,坎為險,艮為山為止。山下有險,人們遇到危險而停止前進,又內心恐懼,對外抗拒,愚昧幼稚。蒙昧會使人陷入困境,這是非常不利的。中國古代稱兒童入學為“發蒙”,與此相應的機構有蒙學館、私塾等。現在企業新員工的入職教育,其實也是“發蒙”,讓新員工了解、認同、接受企業文化,按企業文化中規定的準則做人與做事,才不會出現與企業宗旨、使命、價值觀相悖的行為。

員工接受企業文化前,對企業的認知還處於蒙昧階段,可能行為上會出現一些缺乏約束的行為。實踐證明,凡是企業文化建設中開啟員工心智這一環節做得比較好的,都成長為優秀的企業。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善於從企業所在地域、所處發展階段、所屬行業環境等出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管理手段,為員工補上道德文明甚至基本的行為規範這一課。海爾集團最早的製度建設,就是從“禁止隨地大小便”開始的;遠大空調有限公司采取半軍事化的“管製”手段,規則細化到“員工每天刷牙2次,每次不少於3分鍾”;深圳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大力倡導“好人”文化:員工都要做好人,不做好人就沒有機會。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構建了完整的企業文化培訓體係,員工從進入公司的一天起,就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並且能夠自覺自願的遵從和維護公司的文化。

企業文化啟蒙

說到管理,不少管理者抱怨企業環境複雜,員工管理困難,認為影響企業績效的主要原因是員工的執行力差,很少從管理上查找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個企業裏,個別員工執行力差是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問題,而公司整體執行力差就是管理失效的問題。

大量的企業案例表明,企業管理失效、執行力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企業願景不清晰,戰略不明確,管理目標不具體,員工對企業的發展宗旨、經營範圍、存在意義和成長方向說不上來,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被動地工作,幹什麼不清楚,發展的動力嚴重不足。

企業規章製度不全,崗位職責不清,技術規範欠缺,考核標準不細,員工不知道怎麼幹,好了會得到什麼獎勵,幹不好又會受到什麼懲罰。管理無序,獎罰不明,企業缺乏有效率的管理係統。

領導班子不團結,部門諸侯割據,企業內部派係滋生,山頭林立,關係緊張,溝通困難,員工工作不順暢,企業缺乏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和積極進取的氛圍。

經營機製老化,激勵方法單一,薪酬製度不合理,重管理、輕技術,重機關、輕基層,收入分配不公開,暗箱操作。

企業權力高度集中,部分中、高層管理人員業務不熟亂指揮,不能有效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基層有責無權,工作無所適從,主動性不強。

企業用人不當,求忠不求才,設圈畫線用關係,凡是“圈裏”的、“線上”的或者後台背景較硬的,往往知“人”而善“任”;有的企業領導甚至用一些肯聽話、會來事的“奴才”,來充當自己的耳目和打手,實施“內部人控製”,把企業“財產權利私有化”,致使整個企業的價值導向扭曲,人文環境惡化,企業文化沉淪。

其實,管理對人而言,就是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員工在其間快樂工作,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專長;對企業而言,就是製定良好的目標,組織員工全力實施,並對其績效實施考核與反饋。真正的管理,不是建立在企業組織層級的權威上,而是建立在員工相互信任和追求理想的熱情與文化上,體現在實現對績效和願景的承諾中。由此可見,管理失效的根本原因在於落後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管理的關鍵在於營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激活員工心智,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能力,以提高企業執行力和管理績效,實現企業追求利潤和永續經營的總體價值。

企業文化需要高層管理者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則,大力推行;中層管理者能夠理解並貫徹實施;基層人員則能夠把企業文化的各種理念體現在自己的工作中。由此看來,采取什麼樣的培訓形式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分層級和部門進行,否則就不會有好的效果。

要讓員工自覺自願地遵從和維護企業的製度和文化,這就需要員工的感悟。感悟是一種境界,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培訓方法,包括講授式、案例學習式、研討會、活動、遊戲、拓展訓練、團隊訓練等,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點,要根據培訓內容和對象來選擇,比如講授式一般適合針對高層的比較理論的課程,而活動、遊戲式的培訓方式則適合需要感悟和體驗的課程,研討式更適合需要員工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並達成共識的課程。

創辦於1970年的日本鬆下公司的鬆下商學院,位於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琵琶湖畔,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式庭院,為鬆下集團培養了大量專業的銷售經理。商學院的教育方針和教學內容熔中國儒家哲學與現代企業管理於一爐,對學員進行著嚴格的教育。商學院的綱領是,堅守產業人的本分,以期待改善和提高社會生活,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貢獻。商學院的信條是,和親合作,全員至誠,一致團結,服務社會。 商學院的研修目標是中國古典《大學》中的“明德”——竭盡全力身體力行商業道德:“親民”——至誠無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至善”——為實現盡善盡美的目標而努力。商學院的作風是,寒暄要大聲,用語要準確,行動要敏捷,服務要整潔,穿鞋要講究,掃除要徹底。鬆下公司就是通過鬆下商學院的專業文化教育,宣傳鬆下的企業文化,讓鬆下企業精神深入員工的心裏,並貫穿於所有工作始終。海爾集團在海爾工業園區建立了建築麵積3600多平方米的海爾大學,還在洋口開發區建設了35000平方米的國際培訓中心。海爾公司的中高層幹部每個周六都要集中在海爾大學進行主要以海爾目前問題為主的案例式研討學習。

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傳》說:“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的下麵有泉水,利益萬物啟蒙的目的。當前,許多企業都把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習型組織強調的學習是一種來自人心的內在學習,而不是外控的紀律,它強調心靈的轉變,即變人先變心。這其中,管理者要起到榜樣作用。

在成熟的學習型組織中,學習和工作是融為一體的,員工要成為學習型組織的一員,而管理者則要千方百計地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這一方麵要求有高素質、自我超越的員工,另一方麵在於管理者的認識。管理者要教導員工在企業理念的引導下,不斷為追求完美而努力,同時還要向內反省。管理人員作為學習型領導,是高層的行為榜樣,要經常學習和反思。

高德康原是江蘇常熟白茆鎮山涇村的一個農民,他在創業之初做裁縫,組織了一個縫紉組,靠給上海一家服裝廠加工服裝賺錢。用8台縫紉機起家,高德康經過30多年的打拚,將波司登做成了世界品牌。事業做大了,高德康常常睡不著覺,總是在反省自己,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他還特意跑到北大、清 華上了一年學。

高德康說:“我經常總是在聽人家講,聽了以後抓住要害,再在實踐中去檢驗,到最後看結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最大的愛好竟然是看書。“時間再緊張,學習也不能馬虎。平時很少有時間去看書,有的時候在飛機上看看。在這種學習時間很少的情況下,每個月一定要集中3天時間。集中3天學了之後,把自己的思路理順。作為一個領導來說,不一定整天忙就是好領導,你必須把思路理順, 考慮這個企業的發展。”

很多取得大成就的人,並非都擁有極大的資質,大多數是像曾國藩所說的“中人之質”而已,他們之所以成功,出類拔萃,是因為他們善於學習,勇於進行自我反省。

比:提升團隊凝聚力

比卦講團結,人與人之間相親相助、和睦共處。從管理上講,員工之間要上下同心,互助合作,增強團隊凝聚力。

“比”是團結和睦、相親相近之意。比卦的上卦“坎”為水,下卦“坤”為地,水在地上。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成為相親相輔的形象。相親相助,親密無間的結果是吉祥的。它的基礎是互助合作,服從領袖。一個公司或者組織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齊心協力,齊心協力不僅能提高整個團隊的戰鬥力,還能夠讓團隊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員工有向心力,公司才有凝聚力,公司做到這些,就堅守住了公司的立命之本,就堅守住了公司的生存根基。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每一個公司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與公司共命運的人,用“比”規則協調公司與員工的關係,激勵員工自覺地“與公司共命運”,齊心協力,同舟共濟,這樣公司才能真正取得勝利,並且永遠也不會失敗。

構建內外和諧的企業文化

比卦講比和之道、和諧之道,體現出早期的人本管理思想,也是東方文化的智慧結晶。比卦強調人與人發自內心的相親相輔,圍繞一個核心,親密合作、團結穩定、和諧發展;強調人與人親密合作的基礎並不是無原則的和諧與平衡,親近的關係也應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強調外在和諧共贏,處理好合作與競爭的關係,與競爭對手共同繁榮;還強調“顯比”,即光明正大,管理中要設立崇高的目標,有利於團隊合作,用人中要光明正大地樹立楷模,同時懲戒違規者。

比卦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領導和下屬之間應怎樣建立親和、和諧的關係。初六爻“有孚,比之”,是講和諧、比和首先是要有誠信。隻有心懷誠意,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合作。六二爻“比之自內,貞吉”,是講在內部親密輔助有賢德的人,堅守正道,做下屬的安心做下屬,做副手的安心做副手,安心做事則會吉。六四爻“外比之,貞吉”,是講在外部親密輔助有賢德的人,順從上級則必會吉祥。總之,和諧相輔,下對上輔佐順從,上對下親比建邦,這是比卦的中心思想,為領導者構建和諧的團隊提供重要啟迪。

萬和集團的前身是幫萬家樂做熱水器零部件的小廠,現在萬和以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燃氣壁掛爐、燃氣燒烤爐、燃氣空調、燃氣取暖器等燃氣具產品製造為主業,同時生產電熱水器、消毒碗櫃、吸油煙機等與燃氣具相關配套的廚衛電器,並致力於打造燃氣+太陽能、燃氣+熱泵、燃氣+電熱等節能環保的能源集成熱水係統。除燃氣具主業之外,萬和還以資本運作的方式涉足金融、汽車配件、教育等行業,是中國民生銀行的首發股東之一,固定資產達15億元。

萬和集團創立於1993年,17年來,“勵誌開拓,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每一位萬和人,並形成獨特的“和”文化,核心表現為“勤儉”、“穩健”、“創新”、“共贏”、“和諧”、“責任”。這十二字真言凝聚了萬和人的精氣神,使萬和迅速成長為中國燃氣具行業最大的專業製造企業,以燃氣具專家的姿態屹立在世人的眼前。

萬和集團總裁盧楚隆曾經提及公司名稱的含義:“什麼叫萬和?萬和這個詞的本義就是成千上萬個有共同理想的人團結起來幹一番大事!也就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的意思。”除了萬眾一心之外,盧楚隆還認為“萬和還應該是萬事以和為貴”,雖然與萬家樂在市場上競爭了這麼多年,萬和還是主動伸出橄欖枝,與萬家樂和解。即使現在萬和在總銷量上已穩獲全國第一名,也一直很低調。萬和與供貨商、經銷商、競爭對手的關係越來越好。對內萬眾一心,對外萬事求和,這就是萬和成功的企業文化。

員工歸屬感與團隊凝聚力

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是在價值觀上贏得了全體員工認同,達到了企業和員工的和諧統一。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其實是一個共同體,隻有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才能為這個利益去努力。這樣企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同時也才能為員工提更大的發展空間,使企業和員工獲得最大的雙贏。

“比”表麵上說的是員工的歸屬感,實際上是企業凝聚力的塑造。一個凝聚力強的企業,其員工一定緊緊圍繞企業目標,精誠團結,互相信任,互相協作,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團結有力的工作氛圍。企業在目標策劃中要考慮目標實現後員工的既得利益,建立一個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本原理,企業對員工要有優厚、公平的福利待遇。激勵優厚是指對員工要有吸引力,比如員工擁有較高的工(或年薪)和社會保險(含養老保險、醫保、失業保險等)及帶薪休假、期權、期股等待遇,就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福利待遇要做到“公平”,一是員工內部公平,同樣的能力、同樣的崗位,如果不同薪,有的員工就會感到不公平,從而產生怨恨或消極的情緒;二是內外公平,看本企業員工的薪資水平與同行業相比有沒有優勢,如果偏低,員工也會感到不公平;三是自我公平,員工根據自己的能力與現在薪酬標準相比較或拿現在薪酬標準與過去的薪標準相比較,如果自認為偏低,員工也會認為存在公平問題。除了較好的福利待遇之外,企業還要讓員工有培訓發展的空間,鼓勵員工學習、創造培訓機會等,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在自己感興趣的崗位上實踐鍛煉。

2003年,慧聰國際資訊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交易。郭凡生創建的慧聰公司年產值早已過億,在現代化的寫字樓裏擁有了上千平方米的辦公麵積,在全國各地還有數十家分公司,郭凡生也早就成了千萬富翁。

郭凡生創業的成功就在於懂得與眾人分享。慧聰是1991年創立的,次年慧聰的章程裏已經寫入了勞動股份製的內容。學經濟出身的郭凡生這樣解釋他的勞動股份製:“我們規定,慧聰公司的任何人分紅不得超過企業總額的10%,董事分紅不得超過企業總額的30%。當時我在公司占有50%的股份,整個董事占有的股份在70%以上,有20%是準備股,但是連續8年,慧聰是把70%以上的現金分紅分給了公司那些不持股的職工,而我們這些董事規定得很清楚,誰離開公司,本金退還,不許持股。所以我們這些董事又都是公司總裁、副總裁,參與的也是知識分紅。慧聰早在1992年初創的時候,就確立了按知識分配為主的分配方式。”

公司(老板)舍得與員工分享,員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就從公司(老板)這裏都得到了滿足。員工出於感激,同時也因為害怕失去眼前所獲得的一切,就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通過自我實現,為公司(老板)做更多的事,賺更多的錢,做更大的貢獻,回報公司(老板)。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正向循環、良性循環。一個企業真正有價值、有魅力、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產品,而是它的文化。企業文化對外是公司的一麵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

同人:同心同德通力合作

同人卦講與人和同、和睦相處的道理。想成大事,必須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時求同存異,這樣才能有發展、有大的作為。

萬物不可能始終處於孤立的地步,所以就有了同人卦。“同”即會同、合同之意,大家同心協力,突破閉塞。“同人”的關鍵是同心,其最高境界是“同”全國之人。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生活在以合作求發展的社會裏,無論如何,隻有協調一致、求同存異,才是明智之舉。在經商中也一樣,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商人就要與人協同,合作辦事。成功不能隻靠自己的強大,更需依靠別人,隻有幫助更多人成功,自己才能更成功。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於與人合作的人,能夠補自己能力的不足,才能達到自己原本達不到的目的。

通力合作事業越做越大

同人卦強調的是團結,要團結多數人。初九爻“同人於門,無咎。”六二爻“同人於宗,吝。”講與人和睦相處,要不分親疏厚薄,要打破門戶之見,能團結各個階層的人。凡做大事都需合作的力量,單槍匹馬打天下隻能越做越小。個人的智慧和能量終歸是有限的,做事需要借助合作的力量。

清末商人胡雪岩,自己不甚讀書識字,但他卻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一套哲學,歸納起來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他善於觀察人的心理,把士、農、工、商等階層的人都攏集起來,以自己的資金優勢,與這些人協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