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外彙投資: 成為炒彙高手(2 / 3)

3.失業率

失業率是由國家的勞工部門統計,每月公布一次的國家人口就業狀況的數據。各國的政府通過對本國的家庭抽樣調查,來判斷這個月該國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如果有工作意願,卻未就業的這個數字,就是失業率。這個指標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

以歐元區為例:當歐元啟動時,歐盟各國的失業率在10%以上,高於美國,於是導致歐元一路下跌。在11月初,日本的失業率由5.5%下降為5.4%,日元因此一舉突破了121的關口,直至119價位。

4.綜合領先指標

綜合領先指標是用來預測經濟活動的指標。以美國為例,美國商務部負責收集資料,其中包括股價,消費品新定單,平均每周的失業救濟金建築,消費者的預期,製造商的未交貨定單的變動,貨幣供應量,銷售額,原材料的生產銷售,廠房設備以及平均的工作周。

經濟學家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判斷這個國家未來的經濟走向。如果領先指標上升,顯示該國經濟增長,有利於該國貨幣的升值。如果這個指標下降,則說明該國經濟有衰退跡象,對這個國家的貨幣是不利的。

第三節 基本麵對彙市的影響

彙市中基本麵的因素包括很多,其中政治等各方麵因素會對彙市的波動起很大作用。彙市中的遊資往往借助這些因素,在其中興風作浪。特別是政治因素,往往會在幾個小時之內引起彙率的劇烈波動。

一、政治因素對彙市影響

政治因素一般很突然,很難預測。它包括政權更替,政變,戰爭,政府重要官員的遇刺或意外死亡,政治醜聞和下台,以及罷工和政治上的恐怖襲擊等。如果我們能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消息,並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會獲得豐厚的利潤或避免很大的損失。

1.政權更替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權更替時,新生的政府可能把以前政權的貨幣作廢,發行自己的貨幣,以前的貨幣可能會一錢不值。

大家都知道美國攻打阿富汗的塔利班的巨變吧。阿富汗的貨幣單位是阿富汗尼。在塔利班沒有取得全國政權之前,美元可以兌換3.1萬阿富汗尼。塔利班取得全國政權之後,宣布貨幣作廢,這樣阿富汗尼成了一堆廢紙。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之後,塔利班政權潰逃。阿富汗尼重新成為法定貨幣,由於美國的取勝,1美元可以兌換1.5萬阿富汗尼,幾乎升值一倍。在不到一年時間裏,阿富汗尼從3.4萬兌換率到一分不值到1.5萬的兌換率,經曆了從地獄到天堂的輪回。就是因為國家政權的大起大落。

又例如,1990年伊拉克占領科威特,立即宣布科威特這個國家不複存在,成為自己的第19個省,科威特貨幣作廢,導致大多數科威特人一夜之間由富人變成了窮人。

2.政變

當一個國家發生政變時,該國貨幣的彙率會大幅下跌。局勢動蕩永遠是該國貨幣貶值的重要原因。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局勢一直不穩定,像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軍人和不同的黨派之間經常發生衝突和政變,每一次該國的貨幣都會遭受沉重打擊。

3.政府重要官員的遇刺或意外死亡

在美國總統裏根當政時,突然遇刺,生死未卜。市場上的投機客聽到這個消息,買入瑞士法郎和馬克(在裏根時代歐元還未誕生,馬克是世界主要貨幣),於是令這些貨幣大幅盤攀升。

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突然死在任職上,也造成日元彙率的大幅波動。日本的經濟衰退已經連續十年,小淵惠三在任職期內工作勤勤懇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日本經濟有了一些複蘇的跡象。由於事發突然,日元大幅貶值,進入衰退。

2007年12月28日,巴基斯坦反對派領導人貝·布托遇刺身亡。此消息令彙市出現了典型了避險式資金流動。貝·布托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出,令歐元兌瑞郎下跌0.16%;美元兌瑞郎也下挫0.6%。

4.政治醜聞和領導人下台

政治醜聞和領導人下台等對該國的貨幣會造成劇烈的波動,打壓該國的貨幣。例如:今年美國財長的辭職,引發許多的投資者對在美國投資有疑慮,大量的資金流出美國,令美元彙價大跌,到現在對歐元一直處於弱勢。日本的許多高層官員曾經多次涉及股票的交易內幕,令股市大跌,日元回落。

二、經濟因素對彙市影響

作為兩國間貨幣價格的體現,外彙彙率的波動縱然千變萬化,但歸根到底它是受貨幣供求的價值規律左右,並以本國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的。因此,準確地分析、把握各國經濟發展狀況和前景,就能預測到外彙市場彙率的波動趨勢。下麵我介紹對影響彙市的各種經濟因素,並用★來表示其重要程度。

1.國家的貨幣政策

如果一國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則該國貨幣的彙率將下跌;反之,如果政府因通脹壓力而采取緊縮貨幣政策,提升利率,則該國貨幣的彙率將上升。中央銀行的彙率政策取向也會對本幣彙率產生影響。

2.國家的財政經濟狀況

一國的財政收支或經濟狀況較以前改善,該貨幣代表的價值量就提高,該貨幣對外幣就升值;如一國經濟狀況惡化或財政赤字增大,該貨幣代表的價值量就減少,該貨幣對外幣就貶值。一般來說,財政經濟狀況對本國貨幣價值的影響相對較慢。

3.國內生產總值(★★★★★ )

當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增長時,表明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力也隨之增強,該國政府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那麼其貨幣的彙率將上升;反之,如果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即表示該國的生產轉弱,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下降,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那麼其貨幣的彙率也將下降。

4.消費者物價指數(★★★★★)

當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顯示通貨膨脹率上升,國家會實行緊縮貨幣政策,提升利率從而利好該國貨幣;而如果通貨膨脹受到控製,利率也可能會趨於回落,則利淡該國貨幣。

5.生產者物價指數(★★★★)

通常情況下,生產物價指數較預期的高,表明會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部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種情況下該國貨幣的彙率可能會上升;但如果有關部門出於其他原因的考慮,沒有緊縮銀根,則該國貨幣的彙率就可能下跌。

6.零售物價指數(★★★★★)

零售物價指數上升,就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政府收緊貨幣供應,該國貨幣彙率上升;反之,零售數據下降,表明消費減弱,經濟發展出現停滯,利淡該國貨幣,彙率下跌。

7.非農就業人數(★★★★★)

非農就業人數是對彙市影響最大、最重要的經濟數據,該數據主要反映除從事農業生產以外的就業人數的變化情況,通常主要反映服務行業及製造業方麵的就業情況,是就業報告中的一個重要項目。若非農數據表現強勁,表明該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若非農就業人數下降,表明該國經濟處於收縮狀況,利淡該國貨幣。

8.失業率(★★★)

失業率是很好的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若失業率下降,表明該國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預示著利率的提升,利好該國貨幣;反之若失率上升,則表明該國經濟處於收縮狀態,利淡該國貨幣。

9.領先指標(★★★★)

領先指數是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情況的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通常來講,若領先指標連續上升將推動該國貨幣走強,若領先指標連續下降將促使該國貨幣走軟。

10.消費者信心指數(★★★★★)

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消費者對經濟的看法及消費的意向,通過該數據可以了解消費者對當前國家經濟環境的信心強弱程度。通常情況若該數據上升,表明消費者消費意願增長,有利於該國經濟,也就利好該國貨幣;相反則利淡該國貨幣。

11.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

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對消費者關於個人財務狀況和國家經濟狀況看法的定期調查,做出相應評估,最終得出來的信心指數。通常情況下若數據上升,則意味著消費增長,經濟走強,利好該國貨幣;相反若信心指數下降,則意味著消費收縮,利淡該國貨幣。

12.貿易赤字(★★★★★)

一個國家出現貿易赤字,國家經濟表現轉弱,政府為改善這種狀況,就會使本國的貨幣貶值,從而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能力。因此,當該國外貿赤字擴大時,就會利淡該國貨幣;相反,當出現外貿盈餘時,利好該國貨幣,該貨幣將升值。

13.經常帳(★★★★★)

貿易經常帳為一國收支表上的主要項目,內容記載一個國家與外國包括因為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所得、其它商品與勞務所得以及其他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與流入的狀況。通常來講,一國經常帳逆差擴大,該國貨幣將貶值;相反順差擴大,該國貨幣將升值。外彙市場上美國經常帳數據對市場影響較大。

14.淨資本流入(★★★★★)

淨資本流入主要是指境外投資者購買某個國家國債、股票和其他證券而流入的淨額。通常情況下淨資本流入越多,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如果資本流入數據下降,表明該國經濟缺乏吸引力,將利空該國貨幣。外彙市場上美國淨資本流入數據對市場影響較大。

15.工業訂單 (★★★★)

工業訂單反映了一國工業生產和銷售情況,包括耐用品訂單和非耐用品訂單。當工業訂單大幅度減少時,反映製造業疲弱,下一期產量減少,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放緩,因此對該國貨幣不利;反之,當工業訂單增加時,反映該國經濟發展良好,有利於該國貨幣。

16.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直接反映出消費者支出的增減變化,對於判定一國的經濟現狀和前景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如果零售銷售數據上升,表明該國消費支出增加,經濟情況好轉,利率有調高的可能,對該國貨幣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銷售數據下降,則代表經濟趨緩,利率有下調的可能,利淡該國貨幣。

三、其他因素對彙市影響

外彙市場價格波動除了本身內在的經濟周期率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

1.戰爭

2002年末,當初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越來越近,美元一直都受到壓力,因為市場認為美國一旦開戰,美國和其盟國都要受到恐怖攻擊,這使避險貨幣瑞郎的彙率節節上升。

2.罷工

2002年6月,美國西海岸的罷工導致了美國經濟的疲軟。至年底,美元彙率一直處於弱勢,哪個國家的罷工都會使該國的經濟受到衝擊,引起該國彙率的下跌。

3.恐怖襲擊

這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2001年9月11日,美國的世貿大廈受到恐怖襲擊,整個大廈都坍塌了,造成了數千人死亡,這些人都是美國經濟的精英,這對美國金融業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當時引發了彙率的大幅波動,人們紛紛拋售美元,買入瑞郎,歐元等避險貨幣來逃避風險,半個小時瑞朗從1.6845附近大幅飆升到1.6363,漲幅近5%。

4.新聞

新聞因素有時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左右市場,引起彙價大幅波動。如果彙價在較穩定的區間波動,一個重要的新聞因素往往就是“導火索”,會迅速打破穩定,使外彙市場發生波動。短時間彙率大幅波動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我們國內的投資者參與國際外彙交易,就處於相對弱小的不平等的競爭地位。如果忽視了新聞和市場人們的心理因素。往往在消息麵突然來臨時,蒙受巨大的損失。

我們建議大家首先要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消息。如果我們比別人搶先一步獲得消息,我們的反映時間會比別人多一些,就會搶占先機。可以多通過新聞媒體和報紙、電台、電視台獲得消息。平常多聽新聞,對一些即將公布的數據,最好在公布後的一兩分鍾內得到。我們才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分析。

我們聽到消息後,要仔細、全麵係統地分析消息。針對有關的新聞、消息做出判斷,選擇恰當的時機買入或者賣出貨幣,以獲得利潤或者減少損失。有的新聞對彙價起的作用很長,而有的新聞對彙價隻在短期內起作用。消息被消化後,有時反而推動彙價向相反的方向運轉。如果我們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有可能在彙價大跌時急急忙忙斬倉。在極短的時間裏,市場由於消化了這個消息,彙價在急速的下跌後又迅速反彈,並且超過了剛才斬倉的價格,如果再買回,會使自己遭受雙重損失。

大家要把一些已經出現過的消息麵記錄下來,在下次出現同樣的消息或類似的消息時,我們就有所參照。至少我們有了上次的經驗,就不會不知所措,以至追漲殺跌。我們要不斷地總結,哪些消息應時時刻刻關注,哪些消息可不予理會,哪些消息隻作參考。

第四節 如何應對外彙幹預

1973年以後,國際外彙市場中實行的浮動彙率製並不徹底,並不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彙率的價格,西方各國在彙價對他們不利的時候要進場幹預。國家中央銀行對外彙市場不但會透過製定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間接性的幹預,還經常在外彙市場異常劇烈的波動時,直接幹預外彙市場。這種政府對外彙市場的直接幹預也是影響外彙市場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

一、國家為何要幹預外彙市場

浮動彙率製下,外彙幹預仍是各國政府確保彙率穩定的重要工具。國家為何要幹預外彙市場呢?這主要有以下兩個主要因素:

1.為了國內外貿易政策的需要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彙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過多或者彙率過低,會引起其他出口國家的反對。同樣,在國內如處理不好彙率問題,可能變成一個政治問題,影響政權的穩定。從這兩方麵考慮,這個國家要調整或幹預彙率。

各國為了保護出口,會在本國貨幣持續堅挺時直接幹預外彙市場。通過拋售本國貨幣,買入它國貨幣的方法來幹預彙率,使彙率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或者使彙率對自己有利。

2007年美元走軟,一方麵引起一些出口國的外彙幹預,買進美元以抑製本幣升值;另一方麵,持有大量沒有資產的國家不會視資產貶值於不顧,會控製美元資產調整的步調,穩定美元彙率。

在一個國家通過貨幣貶值擴大出口,影響了他國的利益時,可能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反對。有時會被迫讓本國貨幣升值。

以日本為例,我們知道現在的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的出口和中國息息相關。2002年年初,日元持續貶值,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出口,這招致了中國的不滿。當我們聽到中國的財政部長項懷誠聲稱,雖然日元疲軟而人民幣堅決不貶值時,日本政府對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話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為了緩和中國對日本令日元貶值來刺激出口的不滿,隻好讓日元走強。各國政府幹預彙率是從經濟、政治等角度考慮來使本國的貨幣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強或走軟。

2.出於抑製國內通貨膨脹的考慮

在浮動彙率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長期低於均衡價格,在一定的時期內肯定會刺激出口。貿易順差最終會導致本國的物價上漲,工資上漲。久而久之,就會通貨膨脹。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被抵消,形成經濟很繁榮,貨幣卻貶值,工資雖然上漲,可是相對購買力可能卻縮小,生活水平沒有上漲這種現象。這往往會被認為是政府對宏觀經濟管理不當,它往往遭到指責,甚至在大選中失利。

二、外彙幹預的手段

看一個國家的央行(歐洲央行是幾個國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幹預彙市的實質和效果還要弄清這種幹預對該國或該地區貨幣的供應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幹預外彙市場,可分成不改變貨幣政策和改變現有政策兩種。

1. 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

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是指中央銀行認為彙價的劇烈波動或偏離長期均衡是一種短期現象,希望在不改變現有貨幣供應量的條件下改變現有的彙價。換句話說,就是通常認為利率變化是彙率變化的關鍵,而中央銀行試圖不改變本國貨幣的利率而改變本國貨幣的彙率。現在日本央行要幹預就是采用這種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國家的央行可以采取雙管齊下的手段:它在國際外彙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彙,同時在國內的債券市場賣出或買入債券,從而使彙率變化而利率不變化。

中央銀行通過在外彙市場發表聲明,來進行口頭幹預,以影響彙率的變化,達到幹預的效果。這成為幹預彙市的信號。央行這樣做是要警告它,其貨幣政策可能要發生變化。

在外彙市場中,初期遇到這些信號時,會有一些反映,令彙率朝著央行想要的方向發展。一旦這個國家的央行屢次在一定時間內重複同樣的話,而實質性的幹預又沒有發生,市場的反映可能就會慢慢遲鈍,甚至不予理睬,反而使彙率朝反方向發展。

2. 改變貨幣政策的幹預

改變貨幣政策的彙市幹預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改變,它是指央行直接在彙市上買賣外彙,使本國貨幣的供應量和彙價朝有利於自己能達到的幹預方向發展。這是央行看到本國的貨幣彙率長期的偏離均衡價格時采取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