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6

敗家子的敗法

有一遠房親戚,不務正業,專事吃喝玩樂,是遠近聞名的敗家子。他的父親,從修自行車起家,一步一個腳印,安然坐到大富豪的位置。他家到底有多少錢,我們那裏的人論及於此,愛用這麼一句話:“他家的錢多得嚇死人!”

讀書時,隻要他能開口,要多少錢,父親都無條件滿足。上了貴族學校,用錢作台階卻沒能通往一所哪怕是三流的大學。在一所像模像樣的大學裏,自費念了三年,混得一張文憑,父親又花巨資送他進入一家機關上班。誰料,沒幹半年,他自個跑出來,說是要開公司,學父親創自己的事業。公司是辦下來了,可大門從來沒迎來一個客戶,進進出出,都是陪他吃喝玩樂的主。

氣急之下,他父親強行把公司關了,卻再也關不住他敗家的心,它正像一匹脫韁的野馬。

喉嚨深似海,欲望大如山。他敗家速度遠遠超過家庭財富的加速度,到最後,他父親也感到力不從心。35歲那年,他身纏一宗案子,成了壓垮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曾經顯赫的一家,被他活生生地敗掉了。

都說富不過三代,他僅僅是個“二代”,卻無情地把父親建立起來的財富大廈,糟蹋得東倒西歪,徒有斷壁殘垣。

現在每每談及他,人們都指向他的父親母親——掙錢容易,養家難。有時,教好自己的孩子,比掙錢更難,也更顯急迫和重要。寧願少掙幾個錢,也不要養一個敗家子。

敗家子,古來有之。近讀我國著名戲劇評論家徐慕雲的梨園憶舊之作《梨園外紀》,一前清遺少大敗其家,讓我不由地想起那個遠方親戚來。在敗家方麵,這兩位活寶,應該有得一拚。

徐老相熟的這位爺,叫榮稚峰,人稱榮四爺,承續北平西城麻花胡同裏一所大府第,一宅兩院,他占西府。年五旬,出資創辦正樂社票房,自任社長,清光宣年間名伶常出入其府。吃不厭精繁,穿極盡奢華,玩也要新潮,用當時最先進的蠟筒唱機,為自己喜歡的伶人灌音。

榮氏父輩曾出任西後聽政時期的內務大臣,各處進貢奇珍異皇上的寶,都有備份呈送與他。祖上傳下來的財寶,足夠榮四爺富貴無憂地生活下去。他怎麼吃喝玩樂,都不致家中虧空。他的敗家,源於他的馬虎,天大的事都不聞不問,任由手下的人去辦。他喜歡鮮花,就想當然地開了一間花廠,一天到晚,裝花癡樣,沉湎其中。終究是沒有撐住,榮四爺入不敷出,被債主四處追堵,萬般無奈,就想到賣宅子。恰好當時的熱河省湯主席想在北平購置大宅院,兩廂就談到了一處。榮四爺因為賣祖業,麵子過不去,更因為本性的馬大哈,所以,一直未出麵。大宅第以十萬成交,一應手續,榮四爺都派管家全權辦理。

誰知,銀訖之後,湯主席派來大批軍警,將榮府老少仆婢全趕了出來,除隨身衣物,宅內物什均不準搬出來。原來,管家與買主串通好了,簽了一個不平等的合約,用今天的話來說,顯失公平。榮四爺請人去說,湯那邊發話:“誰花十萬買你們這些破磚頭,壓根兒就講明連家具在內的。”

沒辦法,這位敗家的榮先生,算是把家敗得個徹底了。

不過,敗家也有敗出名堂來的。作家馮驥才在他的作品《蔡二少爺》裏,就記述當年天津衛一個另類的敗家子。

蔡家是出了名的富裕,幾代人全好古玩。

二少爺打小開始敗家,十幾年愣是沒讓家見底。人家就說,蔡家祖業夠他吃三輩子。隻有敬古齋的黃老板知道底細。十五年前,二少爺就開始賣東西,那都是珠寶玉器,字畫珍玩;十年前就成了瓷缸石佛,硬木家具;再過五年,就隻是一包一包的舊衣服。起初,黃老板對待蔡二少爺,像佛一樣供著,到後來,對他就有些趾高氣揚了。

就在黃老板對蔡二少爺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又掏出了古玩精品來賣了。開始還以為是回光返照,再看一件又一件真家夥,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早已敗落的家,怎麼可能還掏得出來這些硬朗的精品古玩呢?

還是北京一個同行幫黃老板揭開了謎底。原來,黃老板從蔡二少爺購進的古玩,都是北京同行賣給蔡的。也就是說,好似見了家底的蔡二少爺,做起了古玩買賣,並從中獲利。

敗家子敗到蔡二少爺這份上,算是破帽換新顏,羽化而成仙了。

若要問敗家子的敗字怎麼寫,上麵三位,算是包圓了。最低級的敗法,視家中財富如糞土,壓根不當回事,不花個精光,不舒服,管他什麼來日方長和細水長流;次一級,本是在乎祖上傳下的基業,隻是家底厚不可測,覺得為所欲為也不會損其絲毫,隻是,社會太殘酷,變化是永恒的,再殷實的家,光靠守,是守不住的,坐吃山空嘛。更何況還不守,硬要去敗。敗家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在敗的過程中,學到一門絕活,如此一來,哪怕看似見底的家,永遠也不會敗落了。

隻是這個世上,敗家敗出神來之筆的,畢竟是少數。平凡如你我,一不小心,就把家敗掉了,等回過神來,仿佛做了一場惡夢,從頭再來,可就難嘍。還是不去做那勞什子敗家子吧,儉省著過,後邊的日子長著呢。

44毫米,藍天以感動的形式,記錄下了這一生命高度;44毫米,人民用感恩的方式,永遠在心裏記住這一生命高度。44毫米,是年輕戰士馮思廣用大愛寫在浩然長空的生命高度!

44毫米的生命高度

災難降臨的時候,毫無征兆。危難時刻,上天隻給他們留下短短的5秒鍾。

這是例行的跨晝夜起落航線課目訓練,時間是2010年5月6日晚9點半,地點在濟南市西郊。執行次此飛行的是濟南軍區空軍航空兵某師教練員張德山和飛行員馮思廣。災難出現在他們第二次著陸連續起飛的飛行訓練中,當時飛機剛剛進入儀表飛行狀態,時速291公裏,高度才50米,超低空飛行。

突然,發生空中停車。

災難性故障的根源在於一根無法拆卸的管線嚴重磨損,發動機得不到供油,停止工作。由於是超低空飛行,不具備迫降或再次開車的條件,唯一的結果就是墜機。他們沒有更多的選擇項,唯一可勾選的,隻有墜機地點。

緊急之下,張德山一反常態,沒有報告自己的代號,直接喊出故障:“我停車了!我停車了!”一秒鍾後,地麵指揮部發出指令:“跳傘!跳傘!”為了避免機毀人亡,後艙飛行員張德山和前艙飛行員馮思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跳傘。

死神站在麵前,人都有求生本能。而他們在求生的同時,心裏還裝著機翼下鬧市區的4000多居民。飛機高速飛行,攜帶了800公斤航空燃油,發動機機體溫度高達700多度,這些情況加攏起來,一旦墜落,無疑是向地麵扔下一枚重磅炸彈!如果飛機墜毀在居民區,將危及數千居民的安全,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他們摁下跳傘鍵的同時,馮思廣和張德山不約而同地做出違反常規的驚人操作——將飛機操縱杆向前推動44毫米!飛機由此改變航線,從仰角以12.3度變為俯角9.8度,狀態由拉升變為俯衝,提前墜地。飛機墜毀地,距離鬧市區僅僅230米。

居民區化險為夷!

後艙降落傘先行彈出,飛行員張德山順利降落,隻受到輕傷。後艙飛行員馮思廣因有1.1秒的延遲,彈出時飛機高度僅有32米,且帶有16度俯角,低於彈射安全高度,彈射後降落傘未張開即墜地,壯烈犧牲……

據地麵值勤戰士報告,第一時間在離墜機地300米的南側發現了飛行員馮思廣,用手電筒照他的眼睛,還會輕微地眨動。也就是說,馮思廣所有違反常規的操作,是清醒的的狀態下做出的,目的隻有一個:選擇犧牲,以保全地麵數千居民!

同機戰友張德山傷愈後,回憶馮思廣:“一個年輕的戰士,能在危難時刻和教練員一起推動操縱杆44毫米,這很不容易。他做對的。”在蔚藍長空,馮思廣用生命向人民做出了一個軍人的承諾——誓死保衛人民!濟南西郊數千居民永遠記惦這個軍中好男兒。

80後戰士馮思廣犧牲後,被追授“革命烈士”和“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並榮登“中國好人榜”,獲得“敬業奉獻好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