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一點通:
老虎以其鋒利的牙齒稱王稱霸,大象以其高大的身體不怒而威,而狐狸雖然相對弱小,卻也能憑著它的聰明才智活得自由自在。寄居蟹強搶海螺的螺殼作為自己躲避危險的家,這種行為給人一種強盜的感覺。不過,寄居蟹借殼而居的行為不能不說是一種聰明。可見,真正的強大,不在於表麵如何可怕,而在於智慧如何超群。
老虎和狐狸
從前,有一隻老虎年紀已很大很大,腿腳不如從前靈便了,力氣不如從前大了。它外出捕捉小動物吃,常常是空手而歸。饑一頓飽一頓,不如從前那樣氣派,那樣威風。
這一天,它從清晨出去,到黃昏歸來,又是兩手空空,連隻小動物的毛都沒有沾嘴。它坐在洞前,望著暮色蒼茫的天際,苦苦地思索著:“看來,我確實老了,不能再憑力氣獲得食物了,我應該憑心計行事才是……”
從第二天起,老虎在洞裏就再沒有出來,它躺在地上裝病。
“老虎病了,老虎病了。”一時,獸中之王老虎病了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森林。
小兔子聽說老虎病了,便來到山洞看望。老虎在洞內說:“小兔子請進來吧。”
小兔子進了洞,蹲在老老虎的麵前。老虎閉著眼睛,呻吟不止:“我老了,病了,恐怕活不了多久,咱們握握手吧。”
小兔子心軟,看到老虎這個樣子,聽到老虎這樣說,它流下了眼淚,就把自己的手伸給了老虎。
老虎猛地抓住小兔子的手,突然睜開了眼睛,惡狠狠地大聲說:“小兔子,我今天還沒有飯呢,先把你吃掉吧。”
就這樣,小兔子被老虎吃掉了。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洞裏,小動物的碎骨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
這一天,狐狸來了。它隻是遠遠地站在山洞外,熱情地問候著老虎的病情:“大王,聽說您病了,這幾天是不是好些了?”
“不好,很不好哇!”老虎在山洞裏答道,“狐狸,你隻是遠遠地站在洞外,為什麼不進來看看我呀?”
狐狸詭秘地笑了,它說:“假如不是我發現進去的足跡多,而出來的一個也沒有的話,那我也會進洞去的。”
生存一點通:
年老的老虎靠智謀,騙來了一隻又一隻小動物,一飽口福;但聰明的狐狸,靠自己的聰明識破了老虎的狼子野心。這就是鬥智!在一個充滿激烈競爭、優勝劣汰的社會裏,智慧是戰勝一切對手和困難的良方。當雙方勢均力敵時,需要智慧取勝;而在雙方力量懸殊時,更需要以智取勝;當我們遇到危急時,同樣需要智慧取勝。
小老鼠的見聞
一隻小老鼠,因毫無準備差點被貓逮住了,它向母親講述了自己的曆險經過——
“我穿過小村莊,一溜小跑。這時,兩隻動物引起了我的關注:一隻溫柔、善良而親切;另一隻卻好激動、愛爭吵,它的嗓音尖厲刺耳,頭上還頂著個大肉包,尾巴展開著瓴毛,它的兩隻胳膊向空中升起,好像就要飛翔一般。”
小老鼠向它媽媽描述的原來是隻小公雞,但它敘述的卻像是從遙遠的美洲來的動物一般。
“它用雙臂拍打自己的雙翅,”小老鼠接著說,“發出好大的聲響。感謝老天賦予我膽量,可還是嚇得逃跑了。我在心裏咒罵它,沒有它,我將和那位看來非常溫文的動物結識了。它和我們一樣,身上有著柔軟的毛,有斑紋,長尾巴,舉止斯文,目光穩重但炯炯有神。我尋思,它和我們老鼠一定能友好相處,因為它耳朵的形狀也與我們的大體相同。正當我要與它打招呼時,另外那個家夥發出的巨響把我給嚇跑了。”
“我的寶貝,”鼠媽媽說:“你說的這個溫和家夥其實是隻貓,它虛偽的麵孔下往往包藏歹意,專門捕食我們的同胞。另一隻公雞卻完全相反,它根本不會危害我們,也許有一天還會成為我們的美餐。所以,你一生要時刻提防,千萬不能以貌以取人。”
生存一點通:
的確,生活中是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看起來溫文爾雅,卻內心肮髒,時刻謀畫別人,試圖從別人那裏獲取不當利益,例如,一些有學曆卻故意犯罪的人,大都屬於這樣的人。還有另一類人,他們雖脾氣暴躁,或直來直去,得罪了許多人,但內心卻很善良,也很耿直。所以,我們與人交往時,要察亮眼睛,努力發現到人的本質,不要上當。
狐狸和喜雀
為了對狐狸的進攻進行有效的抵禦,喜雀把自己棲息的樹當成了一座城堡。一隻陰險的狐狸已經繞樹轉了好幾圈,瞧見每隻喜雀都在放哨警戒,不敢懈怠。它恨恨地喊道:“怎麼啦,這些躲在樹上的家夥居然敢跟我作對,它們以為這樣就能幸免一死嗎?不,決不!我對天發誓,我決不會輕饒它們的!”
狐狸不是說空話,它還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這天晚上,月色皎潔,狐狸開始進攻喜雀了。它詭計多端,一肚子壞水,忽而佯攻向上移,接著裝死躺下,一會兒又爬起來,就是一名出色的喜劇演員也不可能扮出這麼多的不同角色。狐狸豎起了肥大的尾巴,使它油亮閃爍,還耍了各種各樣騙人的把戲。在這段時間裏,沒有一隻喜雀敢放鬆警惕打一個盹兒,敵情使它們兩眼圓睜,緊張地注視著前言的風吹草動。時間一長,這些可憐的家夥都頭暈目眩,不斷地從樹上栽下來,幾乎有一半的喜雀掉了下來。狐狸把掉下來的喜雀逮住,全都拴在了一起,成為自己的儲備糧食。
生存一點通:
麵對危急,是驚惶失措,還是泰然處之?驚惶失措,就會造成神經高度緊張,思維紊亂,六神無主,也不會拿出有效的防備措施;而在危急時刻表現鎮靜的人,總是能夠找到拯救自己的智慧,就像諸葛亮麵對司馬懿大兵壓境所表現的從容不迫一樣,“空城計”才能因此而生。所以,不管遇以多大的危險,我們要學會不慌不忙,從容應對,切勿自己亂了自己的方寸。
花匠和烏龜
有一條河邊,建了一座花園。花園的主人,以編結花環為業,人們都叫他花匠。
一天,一隻烏龜從河裏爬出來。它想找吃的東西,便爬進了花園裏。這時,正好花匠來到花園采些花編結花環,看到了一隻烏龜後,就捉住它,把它放進筐裏,準備把他殺了吃掉。
烏龜被放進筐裏,心想:看來我今天是逃不過這場災難了。不行!不能就這麼讓人把我吃掉,我得想個巧妙的辦法脫身。
烏龜想了想,便對花匠說:“我剛才從水中爬出來,沾了一身的泥。現在你把我放在筐裏,和你的花放在一起,我真怕把你的花筆筐弄髒了。”
花匠想:這烏龜說得也對,弄髒了我的花,編出的花環誰要呢?對,我把它拿到河邊洗一洗。
想到這兒,花匠便提著烏龜走到河邊。他把烏龜放到一塊石頭上,捧起水,正要衝洗烏龜,沒想到,烏龜用力一掙,滾進了水裏。
花匠看見烏龜落進水裏,心想:這烏龜真是神奇,居然撒謊騙我。我今天也騙騙它,讓它從水中出來。
花匠便對著河水說道:“聰明的烏龜,你聽我說,如今你到我家來一趟,哪能就這麼讓你回去呢?不如我編個花環給你戴在脖子上。你回去見到親朋好友,大家一定很高興。”
烏龜聽了花匠的話,心想:這個花匠,還想騙我。我知道,他母親生病在床,他和姐姐采花編花環,賣掉花環好活命。他怎麼會白白送我花環呢?所以他說的話,一定是在騙我。他想誘我出來,捉住我,把我吃掉。
想到這進而,烏龜便躲在水中對花匠說:“我知道你家今天來了許多親戚,你已經為他們備下了酒飯,你想捉住我去做菜吃。”說完便遊走了。
生存一點通:
當自己身陷囹圄時,或與對手的較量呈敵眾我寡時,動用智慧,尋機機會是脫險的唯一方法。越是遇到危險時,越是需要冷靜,分析自己的處境,尋找對方的破綻,以便從中找到突破口。人總是有弱點的,事情總有軟肋部分,想一想,總會有懈可擊。
聰明的大雁
在一棵枝幹粗大的刺槐樹上,住著大雁一家。有一年,在這棵樹的底下長出一棵蔓藤。老雁動員大家把它除掉,但是其他大雁卻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不願動手。慢慢地,這棵蔓藤越長越多,把樹從四麵八方圍了起來。
有一天,當大雁們都去尋食物的時候,一個獵人抓著蔓藤爬到了樹上,在大雁的窩裏放上鐵夾。結果,晚上大雁全都給鐵夾夾住了。這時年輕的大雁才知道當初應該聽從老雁的勸告。
天一亮,獵人就來了。他們順著蔓藤爬上了樹,看到大雁都像死了一樣。他絲毫沒有懷疑這是老雁想出的方法,於是把它們從鐵夾上解下來,一隻一隻地丟在地上。就在最後一隻大雁脫離了絆索時,它們一齊飛走了。
生存一點通:
智慧是從實踐中得到的,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老人之所以有智慧,是因為他們見得多、用得多,經驗也多。所以,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向老一輩學習,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鑒有用的東西。事實證明,不重視前人的經驗教訓,勢必重蹈前人的覆轍。
狼和野驢
一頭饑餓的狼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驢,狼沉著背,借助青草的掩護,悄悄地向野驢靠近。
狼離野驢越來越近,野驢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仍悠然地啃食著青草。
狼進入了最佳捕捉圈,躍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驢群。野驢驚慌奔逃。狼緊追著一頭還未長結實的野驢。野驢拚命奔逃著,每當狼要追上它時便拐個彎,便可和狼拉開一段距離。可沒多久,野驢就體力不支了。狼和野驢的距離在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