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非常沮喪,這是可以理解的。
你們將來需要這些有用的工作習慣。你將來需要這種“治療”。你需要它們,因為你沒輟學,所以你永遠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當然,你可以,也許,以你的方式進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Steve。但,我沒有告訴你他在為誰工作,是吧?據說,他是研究生時輟的學,開化得稍晚了些。
現在,我猜想你們中間很多人,也許是絕大多數人,正在琢磨:“我能做什麼?我究竟有沒有前途?”當然沒有。太晚了,你們已經吸收了太多東西,以為自己懂得太多。你們再也不是19歲了。你們有了“內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們腦袋上的學位帽。
嗯……你們已經非常沮喪啦。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現在可能是討論實質問題的時候啦——
絕不是為了你們,2000屆畢業生。你們已經被報銷,不予考慮了。我想,你們就偷偷摸摸去幹那年薪20萬的可憐工作吧。在那裏,工資單是由你兩年前輟學的同班同學簽字開出來的。事實上,我是寄希望於眼下還沒有畢業的同學。我要對他們說,離開這裏。收拾好你的東西,帶著你的點子,別再回來。退學吧,開始行動。
我要告訴你,一頂帽子、一套學位服必然要讓你淪落……就像這些保安馬上要把我從這個講台上攆走一樣必然……(此時,拉裏被帶離了講台。)
生存一點通:
盡管拉裏·埃利森認為隻有退學才能成功的觀點有些偏激,但也確實說明了高學曆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誌到決定作用。確實,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幾個人,都沒有高學曆。而且,拉裏講得也有些道理:大學教育已經讓你們“吸收了太多東西,以為自己懂得太多”,“你們有了‘內置’的帽子”。是的,所有的錯不在於教育,也不在於學曆,是那頂“內置”的帽子阻礙了你的成功。由此可見,我們有太多的東西還沒有在學校裏學會,有太多的東西還需要我們踏入社會後再去補課。
怎樣看到牆外的風景
大學畢業後,黎清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小鎮當教師,工資也很低,這對於一個大學高材生,又有寫作天賦的黎清來說,簡直難以想象。他一邊抱怨命運不公, 一邊羨慕那些擁有一份體麵的工作的同窗。這樣一來,不僅對工作沒了熱情,而且連寫作也沒興趣。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和理想的收入,想跳槽也不是容易的事。
就這樣,兩三年時間匆匆過去了,黎清的教學工作幹的一塌糊塗,寫作上也沒有什麼進展。雖然他托關係、找門路,極力尋找高枝,卻沒有一個好單位肯接納他。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黎清一直想改變的命運。
一天,全鎮各學校聯合開運動會,這對於一個偏遠小鎮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因而吸引許多觀眾。學校操場四周很快圍出一道密不透風的人牆。
這一天,黎清去晚了,站在人牆後麵,翹起腳也看不到裏麵熱鬧的情景。這時,身旁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他的視線。隻見他一趟趟地從不遠處搬來磚頭,在那厚厚的人牆後麵,耐心地壘著一個台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黎清不知道他壘這個台子花了多長時間,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賽,但他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台子時,衝周圍的人一笑。那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卻是那樣的強烈。
驀然間,黎清的心被震撼了:要想越過密匝匝的人牆看到精彩的比賽,隻要在腳下多墊些磚頭而達到了——多麼簡單的事情啊!
此後,黎清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本質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憑著他的能力,憑著他的幹勁,他很快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教學高手,各種令人羨慕的榮譽紛至遝來;業餘時間,他勤奮筆耕,許多散文小品也頻繁見諸報端。幾年後,他作為一名特殊人才被調至一所中專學校任職。
生存一點通:
要看到高處的風景,並不需要你有多高、有多長,隻需要你在腳下墊些磚頭就可以了;人生也一樣,一個滿懷希望的人,要成功也不是很難,隻要不辭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腳下多墊些“磚頭”,就一定能夠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腳跳實地,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僅此而已!
雞蛋的別名
有個人從來不吃雞蛋蛋。有一次,他帶著兒子出了趟遠門,在路上走得累了,肚子也咕咕直叫,就進了一家小店坐下,吃些東西。
店裏的夥計一看有客來了,忙過來打招呼,殷情地邊擦桌子邊問:“先生,您想吃點什麼?”
這個很少出遠門的人對菜譜不熟悉,就隨便地說道:“有什麼好菜就上吧。”
服務生答應道:“本店的木樨肉做得可拿手了,您可以嚐一嚐。”
“好吧。”他答應了。
不一會兒,服務生將菜端了上來了。這人一看,原來裏麵有自己不吃的雞蛋,本想退菜,又怕別人會嘲笑自己無知,就不願明說,隻是問道:“還有別的什麼好菜嗎?”
服務生說:“還有攤黃菜,也是本店的拿手名菜。”
這人心裏嘀咕:攤黃花是什麼玩意兒?不管它,先要了再說吧。菩薩保佑,可千萬別再有雞蛋呀!便說道:“太好了,就這個吧!”
等到菜送來一看,仍然還是有自己不吃的雞蛋。他不好再推了,隻好說:“菜不錯,可惜我肚子挺飽的,不想吃東西。”
他的兒子餓得實在不行了,便勸他說:“前邊的路還很遠,不吃的話,待會兒恐怕要挨餓的。”於是他借坡下驢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吃些點心吧。服務員,有好點心沒有?”
服務生答道:“有臥果子。”
他說:“那就多拿幾個來吧。”
等到“臥果子”被端上來,他一看不禁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雞蛋。他心中又羞慚又惱火,再也找不出什麼理由了,隻得餓著肚子趕路。
生存一點通:
古人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懂裝懂的人,多半是好麵子,擺架子,用假象來掩蓋自己的無知,以維護自己的虛榮心。這樣的結果,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好的辦法是,放下架子,保持謙虛,虛心學習,掌握知識,這樣才不會自欺自人。
最好的禮物
一個皇帝添了一個漂亮的皇子。在孩子洗禮的那一天,有12個靈童受送子娘娘的派遣前來祝賀,每一個靈童都帶來了珍貴的禮物。第一個靈童帶來的禮物是智慧,皇帝很高興地收下了;第二個靈童帶來的是珍寶,皇帝同樣高興地收正職;第三個帶來的是力量、第四個帶來的是財富、第五個帶來的是英俊、第六個帶來的是情感、第七個帶來的健康、第八個帶來的是友誼、第九個帶來的是愛情、第十個帶來的是知識、第十一個帶來的是關懷,這些禮物,皇帝都高興地收下了。但是,第十二個靈童到來的時候,皇帝卻愣住了,因為他帶來的禮物是不滿。皇帝認為,我的皇子什麼都不缺少,要什麼有什麼,怎麼能夠讓他有不滿呢?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第十二個靈童的禮物,皇帝甚至對這個靈童有些不客氣。
隨著歲月的流逝,皇子漸漸長大了,繼承了皇位的他英俊漂亮,性情溫和,身體健康。但是,在他的心靈裏,卻沒有那種因為不滿而產生追求未來的雄心大誌,沒有因為不滿而產生的要建功立業的抱負。對已經擁有的什麼都很滿意,對自己的國家什麼都滿意,對於再平庸的大臣,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從來都不想著改革創新,從來都不想勵精圖治。久而久之,因為他每一天都在誌得意滿的狀態中,大臣們也都變得不思進取。他的國家落後了、窮困了,很快淪落為一個落後的國家,不久就被異族吞並了。
生存一點通:
自滿,是一種消極心理。自滿的人,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不思進取,不再奮鬥;時間久了,性情變得慵懶,思想變得僵化,生活變得守舊,他的能力即使不退步,也隻能保持原先的水平。而在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裏,萬舸爭流,不進則退,不進取的人很快就會落後於人,接著又被時代所拋棄。所以,毛澤東說:“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其實,不光學習,幹什麼都一樣。
懷表的啟示
一位有才華又很年輕的詩人,寫了許多吟風詠月、寫景抒情的詩篇。可是他卻因一件事而苦惱著:人們不喜歡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嗎?不,這不可能!年輕的詩人從來不懷疑自己這方麵的才能。於是,他去向一位老朋友請教。
這位老朋友是一位鍾表匠。老鍾表匠聽了詩人的訴說,一句話也不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裏,裏麵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鍾表。這些鍾表,詩人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外形像飛禽走獸,有的會發出鳥叫聲,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老匠人從櫃子裏拿出一個小盒,把它打開,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表。這隻懷表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運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就是一隻“魔表”,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匠人微笑了一下,隻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
詩人對這塊表真是珍愛無比,吃飯、走路、睡覺都戴著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漸漸對這塊表不滿意起來。最後,竟跑到老鍾表匠那兒要求換回自己原來的那塊普通表。老鍾匠故作驚奇:這樣珍異的懷表,你還有什麼感到不滿意的?
青年詩人遺憾地說:“它不會指示時間,可表本來就是用來指示時間的。我帶著它不知道時間,要它還有什麼和處呢?有誰會來問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運行呢?這表對我實在沒有實際用處的。”
老鍾表匠還是微微一笑,把有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孩子,讓我們努力幹好自己的事業吧。我們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青年詩人這才恍然大悟,他從心底裏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生存一點通:
懷表雖然花色,卻連指示時間的功能都沒有;手表雖然用途單一,但它能指示時間就足夠了。對於人類來說,人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而不選擇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的東西。同理,要想自己取得別人的認可,必須把自己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的價值,取決於他的作用和貢獻,而不取決於的外表、身份和地位。懂得這個道理,對我們的成長十分重要。
昂貴的鳳凰
古代有一個小國,國王喜歡鳳凰,他聽說一位畫家擅長畫水彩畫,便派臣子專程去找他畫畫。
“為國王畫一隻鳳凰吧。”臣子要求說。
“可以,不過你得一年以後來取。”
一年後,國王再次派臣子登門而來。
“國王訂下的鳳凰在哪兒?”
“鳳凰馬上就好了。”畫家說。
畫家展開畫紙,不一會兒工夫就畫了一隻非常美麗的鳳凰。臣子覺得很滿意,但是一聽價錢卻吃了一驚:“就這麼一會兒工夫,你輕而易舉就畫成了,為什麼竟要這麼高的價錢?”臣子問。
於是,畫家領著臣子參觀他的房子,每個房間都放著一堆堆數不清的畫著鳳凰的畫紙。畫家說:“這個價錢是十分公道的。在你看來毫不費力的事情,卻花費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能在這點時間為你畫這隻鳳凰,我可是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準備呀。”
生存一點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人在某一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很是令人豔羨,殊不知,那是經過無數日日夜夜的精心準備才達到的。“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恰當地表明了一個優秀演員在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其實,哪一領域不是這樣的呢?就說我們自己吧,期末考試一下子考了100分,但這100分的後麵,哪一位不是經過半年來的刻苦學習掙來的呢?
烏龜和老鷹
一隻烏龜很希望老鷹能教自己飛翔。老鷹勸告烏龜,說它不具備飛翔的條件。可是,烏龜根本就聽不進去,它說自己隻要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付出什麼代價都願意。
老鷹禁不住烏龜的再三懇求,便抓著烏龜背上的殼,帶著它飛到高空,然後鬆開了雙爪。烏龜在空中興奮地大叫:“我會飛了!我會飛了!”哪知任憑烏龜如何拚命地擺動四個短腳,學老鷹扇翅膀的樣子,也無法讓身體在空中停留片刻。它飛速落在岩石上,龜殼都摔裂了。
烏龜在還剩下一口氣時不禁後悔道:“這就是代價啊!原來我在地麵上都行動緩慢,為什麼還想飛到雲端裏去呢?”
生存一點通: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有人擅長這個,有人擅長那個,隻要自己在擅長的地方加一把勁,取得成績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眼紅別人的長處。如果不顧自己的條件,一味地向他人看齊,去實現根本不能實現的願望,到頭來隻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