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遇事大膽,勇敢邁出第一步
勇敢,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不僅需要用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種困難,而且在各種工作中,也要靠勇氣去爭取事業的成功。一個從小勇敢的孩子,不怕困難,不怕危險,並且能夠戰勝困難,在危險中學會自救。尤為重要的是,這種勇敢的表現將影響自己的一生。
馬鬥狼
一匹馬長得高大、駿美、雄壯又有力氣,它頭上長著很長的鬃毛,長得遮住了眼睛。每天,主人把它放到山中去吃草,因為馬強壯的外形,山中的野獸都不敢去和它較量。
一天,這匹馬遇到一隻老狼。老狼想吃掉它,它不甘示弱,就撲向老狼,和老狼搏鬥起來,鬥了一天未分勝負,雙方隻好各自回家。
看見馬和狼鬥的人,向馬的主人稱讚馬的勇敢善鬥。主人高興地說:“我的馬真是很雄壯呀!不過,我的馬之所以沒有戰勝老狼,是因為它頭上的鬃毛太長了,遮住了它的眼睛。如果把它頭上的鬃毛剪掉,讓它看得清楚些,它肯定會戰勝老狼的。”於是,便拿出剪刀剪掉了馬頭上的鬃毛。
第二天,馬的主人跟在馬的後邊,到了山上,果然看見一隻老狼,奔向了馬。馬的主人本想觀看一下自己的馬戰勝老狼的壯觀場麵,沒料到的是,馬見了老狼後,立刻驚惶失措,站不穩,還沒有鬥過兩三個回合,就被老狼吃掉了。
馬的主人非常失望。他非常不解的是:馬為什麼昨天那樣勇敢善鬥,而今天卻這樣怯懦無力呢?
一位高人知道後,對他說:“天下的事成功在於勇敢,失敗在於怯懦。馬第一天因為鬃毛遮住了眼睛,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隻老狼,所以膽大勇敢,不知害怕;而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掉了,看清楚了自己的對手是老狼,精神上就產生了膽怯、氣餒,失敗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生存一點通:
初生牛犢不怕狼,靠的就是小牛犢的勇氣,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概。做其他事也都一樣,靠的是一股猛勁、闖勁和不服氣的精神。比如,在比賽場上,在競技場合,甚至在考試當中,都是“兩軍相逢勇者勝”。如果萬事看得太清楚、明白,想得太多,往往容易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未戰即先膽怯起來,這樣下去,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特別是在決鬥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誰占有信心和勇氣,誰就可能拔得頭籌。
將帽子扔過牆去
賴斯的父親曾經有過一艘氣艇,後來他把製造模型的工具箱送給兒子。起初賴斯對氣艇的故事一無所知,直到有一次他躲避了一件該做的事,父親才借機告訴賴斯說:“把帽子扔過牆去。”
賴斯困惑不解地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循循善誘地說:“麵對一堵難以逾越的高牆,如果你猶豫不快,那就先把帽子扔過去,這樣你就會想方設法翻到那牆那邊。我就是這樣來到明德堡的。”
賴斯一直不明白,父親是在南安拉德省長大的,為何離家別友來到明德堡呢?對此父親解釋說:“那年我20歲,除了那艘氣艇,什麼都沒有。記得在一個夏天的早上,我帶著一包衣服,駕船來到明德堡的港口。因為一時找不到工作,我一度想放棄自己的夢想,駕駛氣艇返回南安拉德。然而我沒有那麼做,而是把帽子仍到牆那邊,考慮到要想幹一番事業,就必須先有一筆資金,我果斷地將氣艇賣掉,切斷了自己的退路。”
後來賴斯的父親到一家公司工作,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母親。經過不懈的奮鬥,父親不僅在明德堡成就了事業,也使全家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賴斯搬進新居前,原房主在臥室外壘了一堵牆,多隔出一個小房間,卻擋住了外邊的光線。長期以來,他和妻子一直打算拆掉這堵牆,終因嫌費事而沒有動手。這天,一位朋友到賴斯家做客,獲悉賴斯的這一困惑,當即說道:“這還不容易。”隨手就拆掉了一塊牆磚。
既然牆壁已經毀壞,又早就想拆掉,那就別無選擇了。在朋友的幫助下,賴斯和兒子立即動手幹了起來。經過大半宿的忙碌,一堵牆就折騰沒了,企盼已久的陽光終於灑滿了臥室。
生存一點通:
有個成語叫“破釜沉舟”,也有個成語叫“置之死地而後生”。麵對不利的局麵,麵對猶豫不斷的情境,當即立斷,斬斷退路,置之於不得不為的境地,方可振作精神,激發鬥誌,決一死戰,大獲全勝。雖然戰場上多有此戰例,但日常生活中至少也可以借鑒“把帽子扔過牆去”的做法,督促自己下定決心。
過 河
那是地處險惡的峽穀,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亙在懸崖峭壁間,這就是過河的橋。
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子,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
四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淩空行進。結果呢?盲人、聾子過了橋,一個耳聰目明的人也過了橋,另一個則跌下去,喪了命。
難道耳聰目明的人還不如盲人、聾人嗎?
他的弱點恰恰源於耳聰目明。
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那麼過橋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論是: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幹?急流與我何幹?隻管注意落腳穩固就夠了。
生存一點通:
很多時候,我們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為力量的薄弱,而是威懾於環境,被周圍的聲勢嚇破了膽。所以,我們要幹好一件事,就要集中精力,不要被困難所嚇,不要聽信別人的反調而打退堂鼓;隻要我們一門心思地幹下去,成功就在眼前。讓我們記住一段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想象的危險
一個盲人過橋的時候不慎把腳踩出了橋麵。他身體一歪,幾乎栽倒在橋下。幸好橋欄杆上的橫木擋了他,於是他用雙手抓住了欄杆,而身體地懸在半空中。
盲人以前曾不止一次在這座橋上走過。尤其是在那春雨過後、山洪暴發的日子,他過橋時聽到橋下嘩嘩作響的流水聲,真有點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可是,這一次他過橋,正值秋高氣爽、小河斷流的季節。一般的人過橋看得見橋下幹涸的河床,走在橋上有走旱路的感覺。然而,盲人卻沒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憑以往的經驗判斷,認為橋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淵。因此,他失腳以的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抓住橋欄杆不放,一邊奮力掙紮著,一邊急地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當時,從橋上經過的人,看到盲人抓著欄杆有驚無險、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可憐地指點他說:“用不著害怕,你雙腳離地不遠,鬆手就可以著地。”盲人不相信這話,他心想:不肯拉我一把,卻要我鬆手掉下去,這不是存戊害人嗎?想到這裏,他絕望地哭起來。
不一會兒,盲人力氣耗盡,兩手一滑,身體墜了下去。出乎盲人想象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感受空中的失重、失魂落魄的悲哀,頃刻間雙腳步就觸到了地麵。以至於他落地以後身體打了一個踉蹌才站穩了腳跟。原來這橋下真如那路人說的一樣,一點水也沒有。盲人這才鬆口氣,有點不好意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