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戰勝挫折,意誌力是最好的武器(2 / 3)

生存一點通:

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青蛙的悲劇就說明了這樣道理。人在安樂窩裏生活,沉浸在舒適、安逸、快樂和無憂的享受裏,慢慢滋生惰性,樂不思蜀,喪失了奮鬥的意誌和拚搏的精神,淪為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平庸之徒,一旦遭遇挫折,自然手無縛雞之力,坐以待斃。相反,一個人具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時刻警鍾長鳴,激勵自己做好準備,應付各種危機,一旦遇到挑戰,便可以成功化解。

堅守自己

在浩瀚的非洲森林裏,居住著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部落,這裏一直遵循著一個奇怪的約定:凡是參加部落聚會,所有成員必須赤身裸體。這個約定讓很多外部落的人都無法接受。

有一次,這個部落得了一場怪病,很多人都感染了這種病。本部落的醫生對此都束手無策,不得已,部落首領隻好求助於外族的一位神醫。起初,這位神醫怎麼也不肯答應去看病,原因就是這個部落的約定讓他無法忍受。部落首領就一再請求,說是族人實在是無法自救,而且很多人都在病危之中,懇求神醫一定出手相救。神醫考慮到人命關天,最後還是答應下來了。

神醫來看病的那一天,部落首領說,好不容易把神醫請來,為了大家的福祉起見,這次我們就破一次例穿上衣服吧。於是全部落的人都穿上衣服,恭恭敬敬地等待客人的到來。

神醫到來的鍾聲響起,大門一開,大家都驚呆了:隻見老神醫全身一絲不掛,斜背著一個藥箱走了進來……

生存一點通:

一定製訂了目標,就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不過,這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並不簡單。許多人堅持到最後,因為某種原因,突然退縮了,結果往往功虧一簣。所以,堅持自己,就必須具備堅強的韌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動搖,越是最後關頭,越是最黑暗的時刻,越是最困難、最難熬的時候,越是顯出堅持的價值,越是要堅持下去。堅持自己,就是永不放棄!

被勒令退學之後

曼哈爾上了牛遜法學院後,又被院長勒令退學了,原因是他的成績太差了。

曼哈爾的父親去向法學院院長愛瓊斯求情,但這沒能改變那個決定。愛瓊斯院長說:“曼哈爾是個非常好的學生,但他不可能成為一名律師。他最好選擇其他職業。我建議他留在他周末打工的那家雜貨店裏。”

曼哈爾給院長寫了信,申請重讀,但杳無音訊。

曼哈爾的父親上過小學,他當了40多年鐵路扳道工。但他熱愛學習,同時他知道兒子極想成為一名律師。他建議曼哈爾考慮一下威斯特法律學院,那兒開設晚上課程。

父親的建議雖然很實際,便同時卻強烈地挫傷了曼哈爾的自尊。牛遜法學院是一扇通向法官寶座和聲名顯赫的律師事務所的大門,而威斯特法律學院則是一所窮人學校,沒有享受終身職位的教授,也沒有法律權威評論,其學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曼哈爾還是去見了威斯特學院院長米爾斯。米爾斯看了一下曼哈爾的成績報告單,直率地說:“你最突出的是體育課、西班牙語課和你的學生組織能力。”

他說的不錯,曼哈爾好不容易進了大學,卻沒擔負起大學生應尺的義務,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終使他自食其果。

終於,米爾斯院長允許曼哈爾在威斯特學院注冊入學,條件是,他得重修一年級的所有課程。院長說:“我將時刻監督你。”

一扇門關閉了,但別的門向曼哈爾敞開了。

為了把握住這次機會,曼哈爾加倍努力學習,並且對法律證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年,曼哈爾的教授過世了,曼哈爾應邀接任了他的課程。證據研究後來了曼哈爾的終生專長。

28歲時,曼哈爾成為泰昂市最年輕的鄉村法官,後來,他當選了地方法院法官,接著被總統任命為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後來,他獲得了牛遜法學院頒發的榮譽證書,以及授予他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生存一點通:

成功的路何止千萬條!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不可能事事遂意,處處如願,挫折和阻力無處不在。然而,堅持不懈地努力,乃是人生的鐵律,也是成功的鐵律。隻有心中不熄滅那團希望的火焰,並且把握每一個通向成功的機會,理想就會向我們越來越近。

忍 耐

王海出身貧困山區,小時候幫人打零工。但他是個認真的孩子,做事總是盡心盡力,又總是滿懷信心,所以做的事情也很多。老板什麼時候看到他,他都是信心十足、笑容滿麵的樣子。

長大後,他不再打零工,被一家討債公司雇去催收錢款。王海靠著他的笑容,把收款的事情做得很出色,多麼難收的款他也能收回來。

有一次,王海到一個借債的人那裏要錢,這筆債早就應該還了,可是借債的人硬是想拖。一看來了個討債的,臉色立刻由晴轉陰,對王海一臉冰霜,橫豎不理不睬。他把王海一個人晾在那裏,自己做自己的事。晚上,直到睡覺的時候了,他也沒搭理王海,索性關了燈,睡大覺去了。

王海一個人摸黑枯坐,晚飯也沒吃,又冷又餓,但他就是不生氣,就那麼靜靜地坐著,一直坐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那個借債的人看到王海仍然坐著,臉上仍然掛著笑容,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確實被感動了,恭恭敬敬地把錢還給了王海。

後來,王海開了一個小公司,慢慢做工,後來成為國內一流的企業。

人們問王海的成功秘訣,王海說:“發財的秘方就是忍耐二字。”又說:“有了忍耐,就沒有一件東西能阻擋你前進。”

生存一點通:

忍耐首先是與人交往的秘訣,人與人相交,從生到熟,從淺交到深交,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忍耐;其次,忍耐也是創業的秘訣,創業也是一個過程,需要從簡到難,從淺到深,從曲折到順利,從失敗到成功的曆練,這個曆練過程也離不開忍耐。沒有忍耐,怎麼能吃得消奮鬥路上的艱苦和磨難呢?

成功的秘密

有人拜訪一位哲人,向他請教:“先生,你認為怎樣才能成功呢?”

哲人笑笑,從果盤裏遞給他一顆花生:“你用力捏捏它。”

來人用力一捏,花生殼碎了,隻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哲人又說。

那人又照著做了,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隻留下白白的果實。

“再用手捏它。”哲人接著說。

那人用力捏著,卻怎麼也沒法把它毀壞。

“再用手搓搓它。”哲人繼續說。

這樣,那人仍然什麼也搓不下來。

“雖然屢遭挫折,卻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這就是成功的秘密。”哲人說。

生存一點通:

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雖屢遭挫折,卻紅心依在、品性依在、希望依在、理想依在……若能如此,如果再不成功,那就奇怪了。

跳蚤的潛力

在昆蟲中,跳蚤可能是最善跳的了,他可以跳到自己身高的一萬倍的高度。

為什麼會這樣呢?帶著這個問題,一個專家開始了他的研究。可是他研究了多日,也沒有找到答案。

第一天下班的時候,專家用一個高1米的玻璃罩罩著這隻跳蚤以防它逃跑。就在那天在晚上,跳蚤為了能跳出玻璃罩,就跳啊跳啊,可是無論它怎樣努力,無論他怎麼跳,都在跳到1米高的時候,就被玻璃罩擋了下來。

第二天,專家上班取下玻璃罩,驚奇地發現,這隻跳蚤隻能跳1米高了。於是他來了興趣。

第二天下班時,專家用了一個50厘米的玻璃罩罩著跳蚤,第三天,專家發現跳蚤隻能跳50厘米的高度;晚上,專家又用20厘米的玻璃罩罩著跳蚤,第四天,跳蚤跳的高度又降為20厘米。到了第四天下班時,專家幹脆用一塊玻璃板壓著跳蚤,隻讓跳蚤能在玻璃板下麵爬行。果然,到了第五天,跳蚤再也不能跳了,隻能在桌麵上爬行。

可就在這個時候,專家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酒精燈,酒精灑在了桌上,火也慢慢地向跳蚤爬的地方蔓延。奇跡出現了,就在火快要燒著跳蚤的一瞬間,跳蚤又猛地一跳,又跳到了他最開始的超過他身體一萬倍的高度。

生存一點通:

這是一個有趣的試驗,說明跳蚤的潛能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當它遇到挫折時,潛能就會受到抑製,產生了惰性,最後會淪為“爬行動物”。其實,人的潛力也像這跳蚤的彈跳力一樣,發揮出來時也是驚人的。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挖掘自己的潛能,隻要用上了渾身的潛力,才能托起成功的翅膀。有時,人的理想有多大,他的潛能也能發揮多大。

受傷的航船

一家保險公司曾從拍賣市場買下一艘船,這艘船1956年下水,在太平洋上曾164次遭遇冰山,109次觸礁,15次起火,238次被風暴扭斷桅杆,然而它從沒有沉沒過。

保險公司基於它不可思議的經曆及在保費方麵給帶來的可觀收益,最後決定把它從國外買回來捐給國家。現在這艘船就停泊在國家船舶博物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