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戰勝挫折,意誌力是最好的武器
意誌力是人們為了實現目標而自覺努力的心理能力,是我們成長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誌堅強的人,有理想有抱負,做事能夠自覺和主動,並勇於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取得最後的成功;反之,意誌薄弱的人,往往膽小怕事、遇難而退,最終隻能一事無成。
誰能飛越大海
小學生海強一直為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麼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真考了第1,而自己想考第一卻考了全班的第21名?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如願以償呢?
回家後,海強問媽媽:“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和同桌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做作業,為什麼他總是比我強呢?”媽媽聽了兒子的話,知道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該怎麼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海強考了第17名,而他的同桌仍然是第1名。回到家後,海強又向媽媽問了跟上次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我就不能考第一?”媽媽真想告訴兒子: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人的靈。然而這樣的回答,是孩子能接受的答案嗎?這樣的話千萬不能出口。
那麼,應該怎樣回答小海強呢?有好幾次,她真想重複那向句被千萬個父母們重複了無數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你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過得難道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理想的答案。
海強終於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還要刻苦,但依然沒能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鼓勵,她還他去看了一次大海。也就是在這次旅行中,她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當母子倆並排坐在沙灘上時,看著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
媽媽問海強:“兒子,你覺得是灰雀機靈呢,還是海鷗機靈?”
海強回答:“我覺得是灰雀機靈,你瞧,它總比海鷗飛得快、飛得高。”
“可是,你知道嗎?”媽媽意味深長地說,“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卻是那些略顯笨拙的海鷗。”
生存一點通:
成功,與人的智商無關。也就是說,聰明的人未必一定就成功,不“聰明”的人一定就不成功。何況,人的智商差別並不是那麼明顯!成功與勤奮有關,與人的毅力有關,與鍥而不舍的精神有關。隻有堅持不懈地奮鬥,才能戰勝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迎接美好的未來。
甲石和乙石
山上有兩塊石頭:甲石和乙石。甲石對乙石說:“與其在這裏養尊處優、默默無聞,還不如去經曆一番外麵世界的艱險和坎坷,去做一些事;就算一事無成,見識一下旅途的風光,也是知足的。”
“這又是何必呢,兄弟!”乙石不為所動,“我們安處山頂,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後者。再說,那路途的艱險和磨難,恐怕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甲石隻好獨自隨山溪滾湧而下,它受盡了風風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卻義無反顧地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奔波。而乙石仍然在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舒懷,享受著大自然創造萬物所留下的美好景致。
多年以後,飽經風霜、曆盡滄桑、千錘百煉的甲石,被有心人發現了,並收藏在博物館中,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稱頌。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人們準備為它重新修建一座更加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乙石粉碎成塊,給甲石蓋起了房子。
生存一點通:
不經一番風雨,哪能見到彩虹。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我們是圖安樂、享受,還是願意闖蕩世界、做出一番業績呢?圖安樂、享受,就會不思進取,滿足於現狀,害怕困難和危險,一生終將碌碌無為,隻配給人當墊腳石。如果決心聞蕩世界,就會自覺接受創業路上的艱難險阻,不怕吃苦,經受得了挫折,直至達到成功的彼岸。作為一個有誌少年,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為一個競爭的社會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隻有具備了這種能力並擁有這種意誌的人才能出人頭地。
因為有了曆練
唐京從小就受到家庭溺愛,什麼事父母都會替他解決,而他隻要給意見、提要求。有一天,父親開的公司突然倒閉了,父親承受不了這個打擊,誘發心肝病倒下了,隻留下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更糟的是,房地產公司的人來收房子,就這樣,他們連惟一的一點財產也沒有了。母親每天躲在房間裏以淚洗麵,而唐京把這一切全看在眼裏,恨老天爺對他不公,怨自己沒有學好知識,不能找一份好工作。
就這樣,唐京經曆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從貴公子一下子變成窮小子。他們母子被逼搬到鄉下外婆家住。可外婆家的人都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是來白吃白住的,會吃窮他們。隻有外婆很疼愛外孫子,不但不趕他們走,還主動出錢,讓孫子再去鄉下的中學讀書。開學那一天,唐京含著淚花,邁進校園。他發誓,一定要念好書,重新把公司發揚光大,好讓在天堂的爸爸欣慰。
每天上課前,唐京總會把書認認真真地看一遍,劃出不懂或難懂的問題。上課時,他專心聽講,把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一一記下,下課後,他再把問題看一遍,問問自己是否明白,放學回家後,他開始幫媽媽做事了。也再不會像以前一樣不耐煩地發脾氣。
到了深夜,唐京為了給外婆家省電費,點上了蠟燭,光線暗,他就再挪挪近。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苦苦奮鬥了十幾年,終於出人頭地。
後來,已成名成家的唐京說:“如果在我爸爸死時,我消沉下去的話,就沒有現在輝煌的我;如果我再這麼任性下去的話,就不會成為這家公司的老板,如果我……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麵對它,打倒它。我曾經是一個沒用的人,就是因為沒有挫折的曆練。”
生存一點通:
“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麵對它,打倒它。我曾經是一個沒用的人,就是因為沒有挫折的曆練。”唐京的話說得多好啊!他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伸口的公子哥,到自己獨闖一番天地,成名成家,是決不沉淪的意誌力和勇敢麵對挫折的堅忍精神拯救了他、成就了他。他的故事啟示我們:沒有挫折的曆練,就不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腳比路長
古代有一個沙漠王國,多年的肆虐風沙,使昔日富饒的城鎮變得滿目荒涼,國民越來越少,國王意識到了生存危機。
一天,國王將他的四個王子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我打算將國都遷往美麗而富饒的綠洲去。但那裏離我們很遠很遠,要翻過崇山峻嶺,要穿過草地、沼澤,還要涉過很多大河,但究竟有多遠,沒有人知道。”
國王看了看幾個兒子,繼續說道:“我決定讓你們四個分頭前往探路。”
四個王子都驚異於國王的決定,想不到父王會把這艱險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兒子,麵對父王的憂慮,麵對生死存亡的命運,他們還是服從了命令,帶上充足的食物和水出發了。
大王子架著馬車走了10天,翻過五座大山,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地,他一問當地人,才知過了草地,還要過沼澤,還要過大河、雪山。他想到路途如此艱難遙遠,於是望而生畏,停止了前進。
二王子騎著良馬穿過一片沼澤後,被一條寬闊的大河擋住了去路,望著奔騰的河水,他一籌莫展,也掉轉了馬頭。
三王子雖然硬著頭皮,漂過了兩條大河,卻又走進了一望無際的大漠,在茫茫的沙漠中,他茫然不知所措,於是開始搜尋著回來的路。
兩個月後,三個王子陸續回到父王身邊,將各自沿途所見報告給國王,並特別強調,他們經曆了很多艱難,也在路上問過很多人,那些人都告訴他們去綠洲的路很遠很遠,幾乎不能達到。
又過了10天,小王子才風塵仆仆地回來了,他興奮地向父親報告他已經見過綠洲了。
國王滿意地笑了:“孩子,你是最棒的,其實我早就去過綠洲了。”
幾個王子不解地望著國王——那為什麼還要派我們去探路?
國王一臉鄭重地說道:“孩子們,我隻想告訴你們四個字——腳比路長。”
生存一點通:
世上沒有走不完的路,萬裏長征多麼艱難,紅軍不是也走過去了嗎?世上也沒有爬不上去的山,珠穆朗瑪峰是世界屋脊,不是也被人類征服過了嗎?所以,不管人生的路多麼漫長,實現理想需要付出多麼艱辛的努力,隻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終會達到目的地。因為,路是人走出來的,腳比路長。
青蛙的悲哀
一位老師做了個試驗:他把一隻青蛙仍進沸騰的油鍋裏,青蛙受到刺激,非常敏捷地跳了出來,成功地逃離了“險境”。
隨後,這位老師又把青蛙放進一口裝滿溫水的大鍋裏,下麵點著文火。這隻青蛙感覺暖洋洋的,很舒服,便在水裏劃來劃去。慢慢地,水溫在一步步提升,它毫無知覺,繼續怡然自樂。不知不覺中,水的溫度達到了較高的熱度,青蛙才開始感到發燙,它試著再次跳出來,但已經渾身無力,任憑如何掙紮,還是跳不出“死海”。最後,它慢慢被熱水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