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蔡京謀權

大觀元年(1107年)一月,尚書左丞吳居厚退休,徽宗以鄧洵武為尚書左丞,並封何執中為中書侍郎,

朝中變動,蔡家子弟自然會隨時告知蔡京。

其時,朝廷大員有何執中、趙挺之、鄭居中、童貫等人。

趙挺之剛正不阿,且年老多病,素來看不慣蔡京的行為,蔡京知道自己被貶與他有關,所以,趙挺之略過。童貫老奸巨滑,與蔡京勾心鬥角,蔡京知道他也不是可以信任和寄托的人,那隻有何執中和鄭居中了。

於是,蔡京便去何執中府上。沒想到,何執中也不知是真忙,還是裝忙,總之,蔡京每天都見不到他。蔡京猜測他是怕受自己連累,故意躲避不見。蔡京隻好再去走鄭居中的路子。鄭居中本身是依賴於其妹鄭貴妃爬起來的,蔡京以為,像這種人,一般善於鑽營,立場不會堅定。於是,蔡京屈尊下駕,去了鄭府一趟,並給鄭居中送了一幅《宮使帖》,畫是蔡京自己的墨寶。墨寶之上,蔡京並沒有留印鑒。所以,鄭居中看不出來。但是,他相信蔡京,蔡京是當時文藝界的大家,他說是墨寶那就肯定錯不了。蔡京是聰明人,當時並沒有要求鄭居中替自己說情,而隻說發現了一幅墨寶。

“鄭大人,您瞧瞧這玩意,可是本官剛剛搜集到的寶貝呢。”

鄭居中文藝造詣雖遠不如蔡京,但也看出《宮使帖》的不凡來,何況曾位居朝廷第一大員的蔡京來給自己送畫,鄭居中未免有些得意,道:“蔡大人,這可是一份厚禮啊,下官受之有愧。”

“鄭大人隻要不嫌棄就好。”

“蔡大人,您到敝府來,是專程送畫的嗎?還是有什麼指教的?”

“當然是專程送畫了,本官退了相位,一時清閑,就想起來到你這裏走走。”

“哦,可是,下官對書畫向來外行,怕是不敢收您的厚禮。”

蔡京聽他突然有拒絕之意,忙說:“鄭大人,您雖然一向不鑽研書畫,但是,如果將它送到鄭貴妃手裏,恐怕她如獲至寶呢。”

鄭居中剛才的話果然想推辭掉,他並不是傻子,知道蔡京無事不登三寶殿,必是有求於自己。但是,他聽到這裏,心中一動,於是將畫留下了。

鄭居中並不喜歡書畫,他是為自己的妹妹,也就是鄭貴妃留下的。

幾天後,鄭居中趁進宮的機會,將《宮使帖》送給了鄭貴妃。鄭貴妃展開畫一看,原來是描繪宮使的,歎息一聲,道:“畫雖好,但是,觸景生情,讓人心酸,哥哥,你送我這個有什麼用?要憑添妹妹的幽怨嗎?”

原本徽宗很寵愛鄭貴妃,但自從有了劉貴妃後,徽宗就很少到鄭貴妃這來了。因此,鄭貴妃倍嚐寂寞之苦。

鄭居中道:“妹妹,哥哥是來幫你的,你又不是不知道皇上喜歡名家書畫,有了這幅墨寶,你還怕不能母儀天下嗎?”鄭貴妃茅塞頓開,她當然夢想著當上皇後。

大觀二年(1108)十月,王皇後鬱鬱而死,年僅25歲,葬於裕陵西側。徽宗對於王皇後的死並沒有多少悲傷,這原因有二,一則幾年來,王皇後雖貴為東宮,但後宮佳麗上千,徽宗乃風流之人,早對她生厭。二則有個傳言,說王皇後行為不檢。徽宗雖沒有查出真憑實據來,卻也心中有了芥蒂。

一天晚上,鄭貴妃讓宮女去請徽宗,說是有幅墨寶要請他鑒賞。徽宗隨後就來了,一見鄭貴妃便問:“愛妃,墨寶在哪裏?”鄭貴妃幽怨地說:“萬歲,你好些日子不來,先陪臣妾說幾句話不好嗎?”

徽宗見鄭貴妃衣著鮮亮,容顏秀美,知道她為了自己來,刻意打扮過,於是將其攬在懷裏。徽宗與鄭貴妃溫存了一下,他終究還是耐不住墨寶的誘惑,目光搜索著寢宮,看到了桌子上的畫軸。徽宗快步過去,將畫打開,不由得連連讚歎道:“好畫,好筆力,線條細膩,人物神態畢現,栩栩如生,愛妃是從何而得?”鄭貴妃道:“萬歲,此乃臣妾家傳墨寶。”徽宗搖搖頭:“不,這不是愛妃的家傳之物。”

“萬歲,難道你知道它出自誰人之手嗎?”

徽宗又端詳了一會兒,歎息道:“朕對書畫素有研究,豈有看不出之理。”

“那它是哪位大家的墨寶?”

“此乃蔡京之作。”

“啊,是蔡大人。”鄭貴妃心想,蔡京將畫送給哥哥做什麼?明白了,他本意就是要讓我拿給皇上看啊。

徽宗又觀賞了半晌,道:“蔡愛卿用意頗深啊。”鄭貴妃道:“萬歲難道從這幅畫上看出什麼來了嗎?”徽宗道:“是啊,此畫名為宮使,實是蔡愛卿向朕表白,他在為朕做事啊。”這一晚,徽宗留在鄭貴妃宮中,極盡魚水之歡,不必多言。

第二天,徽宗退了朝,來到宣和殿內,讓人去宣蔡京。

蔡京知道定是那幅畫起了做用,來到後,他撲通跪倒在地,向前爬了幾步,淚水縱橫,好一陣作秀。

“蔡愛卿,你一見朕就哭什麼?”

“萬歲,微臣這些日子不能服侍萬歲您,又被人冤枉,心裏難受啊。”

蔡京這麼一鬧,徽宗心腸軟了,於是說:“蔡愛卿,起來回話。”

蔡京爬了起來,抱拳說:“萬歲,那劉逵明是彈劾微臣,實乃冒犯聖上,這幾年,微臣所做都是為了大宋江山,為了萬歲爺您啊,萬歲爺還記得當初您將微臣安排在工部,要興建宮殿,專門擺設書畫古玩的事嗎?”徽宗道:“此事朕也記得,隻是後來經過思量,認為我大宋國庫還不足擔負其耗資,所以就擱下了。”蔡京道:“可是微臣沒有一日不在想著這件事啊,宮殿雖然耗費巨大,但那是彰顯我大宋江山的功德,為了籌備資金,微臣不得不周密計劃,才在稅賦和鑄錢上做了些文章,但是天地良心,微臣沒有一點私心,都是為了萬歲爺您啊。”

徽宗大為感動,眼裏也是淚花閃閃,親自下來扶起蔡京,道:“蔡愛卿委屈了,朕馬上讓你官複原職。”

“多謝萬歲。”

徽宗聽蔡京又說起新宮殿之事,精神一振。這件事是徽宗的一個心結,他心中暗道,滿朝文武,也隻有蔡愛卿願為朕打開這一心結。

徽宗心情大好,讓蔡京留下,在金明池邊布置了一場宴會。酒宴開始時,有一自稱得道的仙姑,年八十餘,卻貌似少女,在一旁運《黃庭內景經》徽宗素喜道家書籍,這《黃庭內景經》倒也熟知,隻聽那仙姑吟誦的是《上清章》的開端。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宸君,閑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是為黃庭曰內篇。上清:三清之境,有太清、上清、玉清,是一切大聖之居所。紫霞:即紫氣。虛皇:元始虛無之神的本號。玉宸君:《道藏·雲芨七簽》宸作晨,太上大道君之號。蕊珠:道藏心寶,故稱蕊珠。道君之宮名。散化五形:即施化五行五體。變萬神:變通天地人三才之神明。黃庭:黃者二儀之正色,庭者四方之中庭;近取諸身則脾為主,遠取諸象而會天理。上清為元神,紫氣為純真,太上作聖主,禦德玉寰君。其主藏至深,不離性和命,人仙本一體,蕊珠中有君。作此七言賦,以闡人神根,三清化五氣,五氣推五行。五行生生化,人體由此生,百節皆有神,粒粒細胞真。演化無限數,黃庭內景成。由景成文字,勸君莫認真……”

徽宗微微含笑地望著仙姑,蔡京見狀,忙向仙姑招手道:“仙姑可來一同入席。”仙姑欣然而至,翩然坐於徽宗身邊,玉手勾搭在徽宗的肩頭,徽宗雖生性風流,卻早聽她自我稱呼乃一八旬老婦,自然了無興趣,見其行為放蕩,於是側身而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