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寰中絕勝——雁蕩山
雁蕩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崗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雁蕩山景色優美,以眾多詭形殊狀的峰、洞、岩石、泉、嶂稱勝。奇峰怪石,懸崖疊嶂,聳峙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穀,曲折迂回;飛瀑流泉,碧潭清澗,如帶若練;雁湖日出,百崗雲海,一向為遊客所讚賞,至於靈峰夜景,靈岩飛渡更為神奇幻絕。(圖 雁蕩山)
根據地質考察,雁蕩山形成於1.2億萬年前,原是火山地帶。到了距今4000萬年前,它沉沒在海中,岩體受到海水的侵蝕;又過了2000多萬年,它逐漸露出海麵;以後又遇冰川期,遭到冰川洪水的襲擊,岩體又進一步崩解和剝蝕,岩體裸露,形成眾多的深穀、峰林,有“造型地貌博物館”之稱。雁蕩山是環太平洋亞洲大陸邊緣火山帶中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它比環太平洋安第斯火山帶和美國西部火山帶更為古老,更為神奇。雁蕩山不僅記錄了中生代古火山發生、演化的曆史和深部地殼、地幔相互作用的過程,而且還展示了一億年來地質作用所產生的個性優美的自然景觀,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雁蕩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東、南、西、北、中雁蕩山之分。其中北雁蕩山規模最大、景點最多、最為出名。人們通常說的雁蕩山,簡稱雁蕩或雁山,一般都指北雁蕩山。峰、嶂、洞、瀑奇妙的天然組合,形成了北雁蕩山特有的奇秀景色。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遊雁蕩之後,還有“欲窮雁蕩之勝,非飛仙不能”之歎!
北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樂清市境內,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史稱“東南第一山”。 總麵積450平方千米,距溫州市區70多千米,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淩空。分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等八大景區,共計景點500多處,以峰、洞、瀑、嶂稱勝,有102奇峰,66洞天、27飛瀑、23嶂巒之說。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四次考察北雁蕩山,讚其為“天下奇秀”。
北雁蕩山洞穴不僅數量多,而且風格奇特。如觀音洞,既高又深,洞內建有九層樓閣,氣宇軒昂。靈峰古洞,洞洞相連,形狀各異,迂回曲折。現在辟有雲霧、透天、含珠、隱虎、好運、涼風七洞,供遊人尋奇探幽。另外還有著名的仙姑洞、北鬥洞、將軍洞、朝陽洞、天窗洞、東石梁洞、西石梁洞等,或幽深,或寬敞,或奇險,個個充滿神奇色彩。
雄壯的岩嶂是雁蕩山的一大奇觀,從靈峰景區的倚天嶂到大龍湫的連雲嶂,如蜿蜒蟠結的蛟龍,縱貫整個景區,形成雁蕩山雄偉壯觀的磅礴氣勢。它是奇峰怪石的依托,又是飛瀑奪路而下之所在。它忽而圍成一個幽靜的深穀,忽而展開托起千丈奇峰,忽而又對峙成雄關天險。雄渾奇絕的鐵城嶂、蜿蜒高聳的連雲嶂、燦若彩霞的屏霞嶂和氣象森嚴的萬象嶂,是北雁蕩山的四大奇嶂。
飛瀑是北雁蕩山景觀的靈氣所在。清人有詩:“東甌夙稱山水窟,西穀龍湫最奇絕。”大龍湫瀑布從190米的崖頂飛瀉而下,勢若銀河倒瀉,匹練橫空,在陽光與風的作用下,時而飄逸輕靈,煙霧彌漫。如珠垂掛的小龍湫、變幻多姿的散水岩、氣勢不凡的西大瀑、活潑瀟灑的梅雨瀑等,均各具特色,自有奇妙之處。(圖 大龍湫)
南雁蕩山位於平陽境內,距溫州市區87千米,離平陽城關32千米,總麵積97.68平方千米。因北部明王峰上有泥塘沼澤,秋冬大雁在此棲息,且與北雁蕩山遙望相對,故名。風景區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銀瀑、石塹為六大特色,有“浙南第一勝景”之稱。與北雁蕩、中雁蕩合稱雁蕩山風景名勝區,屬於山嶽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景區山嶽由浙閩邊界的洞宮山山脈延伸而來,多在海拔500米以上,迂折盤回。北部以明王峰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彙流,中貫溪灘,山水相映。並分東西洞、順溪、東嶼、疇溪和石城五個景區,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勝。(圖 南雁蕩山)
嶺南第一奇山——丹霞山
丹霞山位於廣東省北部,處於韶關市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提名引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
丹霞山被譽為嶺南第一奇山,是廣東省麵積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山體由紅色砂礫岩組成,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極具特色,被稱為“中國紅石公園”。這裏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圖:丹霞地貌)
丹霞山區在地質構造中屬於南嶺山脈中段的一個構造盆地,地質學上叫丹霞盆地。大約在距今一億年前後,南嶺山地強烈隆起,這裏相對下陷,形成一個山間湖盆。在湖盆中開始了紅色碎屑物質的堆積。直到距今7000萬年以前,在盆地中形成了一層厚度約3000米、粗細相間的紅色沉積盆地地層。其上部1300米厚的堅硬砂礫岩,稱為丹霞組地層,丹霞山的奇山異石,就發育在這層丹霞組地層上。在約距今4000~5000萬年前後,隨著地殼運動,整個湖盆抬升,錦江及其支流順著裂隙對這一層紅色沉積岩下切侵蝕,保存下來的岩層就成為現在看到的丹霞山群。
構成丹霞山的岩層多呈水平狀態,而且粗細、軟硬不同。粗大的碎石組成的岩層稱作礫岩,一般比較堅硬;粗細均勻的叫砂岩,更細的叫粉礫岩,砂岩尤其是粉礫岩比較軟。軟弱的岩層更容易受到風化和侵蝕,形成與岩層一致的近水平凹槽或洞穴,堅硬的礫岩則突出為懸崖。日久天長,洞穴加深、擴大,上覆岩層失去重力平衡就會出現崩塌。所以丹霞崖壁就是過去的崩塌麵。如果洞穴進一步風化或流水侵蝕,而穿透了某個山梁或石牆,在上部岩層比較完整的情況下可能會保存下來,就是天生橋或穿洞。(圖 丹霞山陽元石)
1938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陳國達教授在對丹霞山及華南地區的紅石山地進行考察研究之後,首先提出了“丹霞地貌”這一術語,而後丹霞地貌逐漸成了地理學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它特指由中、新生代紅色砂岩構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山地地貌。世界上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澳大利亞、歐洲中部,其中又以中國分布最廣。我國目前已發現的丹霞地貌區達300多處,廣東丹霞山在規模和景色上都堪稱最佳。在丹霞地貌分布區,往往石塊離散,群峰成林,山頂平緩,山坡直立;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斕,洞穴累累;山與山之間是高峽幽穀,清靜深邃;山石造型豐富,變化萬千。其雄險可比花崗岩岩石,奇秀不讓喀斯特峰林。而且丹霞地貌分布區內往往都有河流穿過,丹山碧水相輝映,是構成風景名山的一個重要地貌類型。
天下第一奇山——張家界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雲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千米,南北最寬96千米。全市總麵積9653平方千米,占全省麵積的4.5%。
張家界由於受地理、地層、構造、氣候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觀。從地勢上來看,張家界市西接雲貴高原,東臨洞庭湖,北與鄂西山區接壤,南又與雪峰山毗連。其總的地勢是:東南與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兩岸,又有一塊一塊的衝積土平原。
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麵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誌留係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風景區的主體。慈利縣五雷山風景勝地,同樣也是由同一層位的石英砂岩組成,岩層產狀也平緩。五台山頂部有黃綠色的頁石、泥灰岩覆蓋,它是隔水岩係,可以保護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蝕。(圖 張家界)
岩溶地貌是張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特點。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溝、溶槽、石芽、幹穀、石丘、石陵市內各地可見,唯石林在市區少見,在天門山風景區能見到一些單個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區隻有在自治州花垣縣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稱“石欄柵”,頗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學者觀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積物形態。在張家界,更是堪稱一絕。其溶洞規模,桑植縣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學會會員洞,也真不愧為亞洲第一洞的響亮稱號,可見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於武陵源區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鬥為一體。其洞內喀斯特堆積物,石鍾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麼,像什麼,極大地拓展了遊人想象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的詞彙和語言來讚美她。
張家界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曆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
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張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張家界的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瓏秀麗,或崢嶸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勁瘦似劍。張家界,既有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奇觀,又有舉世罕見的砂岩峰林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