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科學家們認識到。這塊重7萬噸、寬度至少在25~30米的巨石在落地時已擊成碎塊了。科學家們利用巴林傑隕石坑作研究,美國宇航員在那裏進行訓練,因為它與月球表麵上的環形山是如此相像。一些遊客也獲許前來參觀,他們順著一條很陡的小道花1個小時可以走到隕石坑底。

目前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隕石坑有140多個,清單還在繼續列下去。美國地質學家威伊波特甚至認為,南極大陸極點附近的冰下有一個直徑240千米,深800米的隕石坑。當六七十萬年前,一顆小天體從這裏擊中我們的行星後,地軸方向和地球自轉速度都因此發生了改變。

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恐龍的滅絕和白堊紀的終結是由於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在墨西哥灣一帶擊中地球所致。遮天蔽日的滾滾塵埃使大地陷入了嚴酷而持入的“星擊之冬”。光合作用完全阻斷,地球上的食物鏈徹底瓦解。隨之而來的是恐龍和2/3其他物種的覆滅。

艾爾斯巨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又名烏盧魯巨石,位於澳大利亞中北部的艾麗斯泉市西南方向約340千米處。艾爾斯岩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千米,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裏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饑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高斯來自南澳洲,故以當時南澳州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石山。艾爾斯巨石俗稱為我們“人類地球上的肚臍”,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億年曆史。如今這裏已辟為國家公園,每年有數十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巨石風采。(圖:艾爾斯巨石)

土著人稱這座石山為“烏盧魯”,意思是“見麵集會的地方”。西方人稱之為“艾爾斯石”,更迷人的是,艾爾斯石仿佛是大自然中一個愛漂亮的模特,隨著早晚和天氣的改變而“換穿各種顏色的新衣”。當太陽從沙漠的邊際冉冉升起時,巨石“披上淺紅色的盛裝”,鮮豔奪目、壯麗無比;到中午,則“穿上橙色的外衣”;當夕陽西下時,巨石則姹紫嫣紅,在蔚藍的天空下猶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燒;至夜幕降臨時,它又匆匆“換”上黃褐色的“夜禮服”,風姿綽約地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雨中的艾爾斯石氣象萬千,飛沙走石、暴雨狂飆的景象甚為壯觀。待到風過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蒙,又好似一位披著銀色麵紗的少女;向陽一麵的幾道若隱若現的彩虹,有如頭上的光環,顯得溫柔多姿。雨水在岩隙裏形成了許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澆灌周圍的藍灰檀香木、紅按樹、金合歡叢以及沙漠橡樹、沙丘草等植物,使艾爾斯石突顯勃勃生機。

艾爾斯巨石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正中央,孤零零地奇跡般地凸起在那荒涼無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好似一座荒涼禮讚般的、超越時空與地空間的天然豐碑。對這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學家仍破解不出其確鑿的出處來源,有的說是數億年前從太空上墜落下來的流星石,其2/3沉入了地下,1/3浮在了地麵。有的則說是1.2億年前與澳洲大陸一起浮出水麵的深海沉積物,恐怕這個難題將成為千古之謎。

石頭“走路”

美國加州的死亡穀名勝區是個異常奇特的地方:山上長滿鬆樹和野花,山頂白雪皚皚,山下沙漠一望無際,其中有鹽堿地和個斷移動的沙丘。死亡穀比海平麵約低150米,是全美國最低、最熱、最幹燥的地方。

死亡穀中自然奇觀很多,最吸引人的要算“會走路的石頭”。這些石頭散落在龜裂的幹鹽湖地麵上,幹鹽湖長達1.5千米。幹鹽湖就是石頭的“跑道”。(圖:石頭“走路”)

石頭大小不一,外觀平凡,奇怪的是每一塊都在地麵上拖著長長凹痕,有的筆直,有的略有彎曲或呈之字形。這些痕跡看來是石頭在幹鹽湖地麵上自行移動造成的。有些長達數百米。石頭怎麼會移動呢?有人說是超自然力量在作怪,有人說與不明飛行物體有關,有人則認為是自然現象。

加州理工學院的地質學教授夏普經過7年研究,自信已經找出個中奧妙。他選了30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石頭,逐一取了名字,貼上標簽,並在原來的位置旁邊打下金屬樁作為記號,看看這些石頭會不會移動。

除了兩塊外,其餘的都離開了原來的位置。不到1年光景,有一塊已移動數次,共“走”了287米,另一塊9盎斯重的石頭,則創造了一次行程最遠的的紀錄:230米。

夏普研究了石頭的“足跡”,並查核當時的天氣情況,發現石頭移動是風雨的作用;移動方向與盛行風方向一致,這是有力的佐證。於鹽湖每年平均雨量很少超過2寸,但是即使微量雨水也會形成潮濕的薄膜,使堅硬的黏土變得滑溜。這時,隻要附近山間吹來一陣強風,就足以使石頭沿著濕滑的泥麵滑動,速度可高達每秒1米。

這些走路的石頭使“跑道”成為旅遊勝地。謎底雖然已經揭開,這種奇景卻依然令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