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由於鑽石礦坑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麵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入它的內部。一旦直升機被巨洞中紊亂的空氣湍流“俘虜”,那將凶多吉少。
7.加拿大戴維克鑽石礦洞
戴維克鑽石礦洞位於加拿大西北領地,這處礦場最初是在2003年開采挖掘,每年可以生產800萬克拉或相當於1600公斤的鑽石。挖掘深度已超500米。
8.危地馬拉巨洞
2007年,危地馬拉突然出現地麵塌方,十幾處房屋瞬間落入一 年 危地馬拉突然出現地麵塌方, 英尺深的汙水池洞, 人死亡, 個300英尺深的汙水池洞,從而導致 人死亡,數千人被迫撤離 英尺深的汙水池洞 從而導致2人死亡 該區域。這個塌方的汙水池是由於雨水和地下汙水流動造成的。 該區域。這個塌方的汙水池是由於雨水和地下汙水流動造成的。
9.俄羅斯烏達奇納亞鑽石礦洞
這是俄羅斯一處鑽石礦,礦主計劃於2010年停止采礦,這樣將有利於地下開采。據悉,烏達奇納亞鑽石礦是於1955年被發現,現已被挖掘600米深。
10.智利丘基卡馬塔銅礦坑
丘基卡馬塔是智利一處銅礦,雖然它並不是世界上銅礦儲藏量最大的礦場,但是它目前是全球生產銅最多的礦場。這個礦洞現有850米深。
附二:世界十大著名隕坑
1. 美國亞利桑那州流星隕坑
流星隕坑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旗杆市以東大約40英裏(約合64千米)的位置,隕坑直徑大約為4000英尺(約合1219米),深約600英尺(約合183米)。由於該隕坑形成的曆史相對較短,大約隻有4萬年,加上亞利桑那州北部沙漠地區幹旱的氣候,使得流星隕坑保存完好,保持原有的月球表麵特征。據科學家估計,這個隕坑可能是由一個直徑約50米,重約15萬噸的鎳鐵隕石撞擊所形成。
令人驚訝的是,流星隕坑至今仍然是私有的。自1903年起,它一直都是巴林格家族的財產,所以它也被稱為巴林格隕坑。每一位到此參觀的遊客必須向流星隕坑公司交15美元的入場費方可進入參觀。在隕坑邊緣附近區域有一家遊客中心,可以為遊客提供多媒體講解,遊客也可以在其中摸一摸在該地區發現的隕石中的鐵碎片。科學家建議飛機不要飛過隕坑上方。1964年,一架小型飛機飛進隕坑後,由於受到持續向下氣流的影響,飛機最終未能逃離而墜毀於隕坑之中。
2. 澳大利亞狼溪隕坑
和美國亞利桑那州流星隕坑一樣,澳大利亞狼溪隕坑同樣保存完好,這也要歸功於它的年齡和它所處的環境。狼溪隕坑位於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年齡大約為30萬年。要想進入狼溪隕坑,遊客必須要首先爬過25米高的隕坑邊緣,然後才能向下達到隕坑內部。狼溪隕坑深約50米,坑底覆蓋有一層沙地。
在狼溪隕坑周圍半英裏的區域內,人們發現了一些氧化鐵隕石碎片和撞擊玻璃碎片。這些撞擊玻璃碎片是沙子熔化後所形成的。這些發現可以證明狼溪隕坑的天文學起源。此外,在隕坑中心存在著一種露出地麵的石膏沉澱層,這種白色礦物質可以保持水份,從而在荒涼的沙漠之中幫助樹木和灌木的生長。
3. 加拿大魁北克曼尼古根隕坑
加拿大魁北克曼尼古根隕坑是地球上如今可見的最古老隕坑之一,位於貝克莫市以北190英裏(約合306千米)的位置。如今它形成了一個環形湖,直徑大約為40英裏(約合64千米)。周圍的湖泊圍繞中心地帶,形成了中心的隕坑高地。
大衛-勞雷、約翰-斯普雷和西蒙-凱利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曼尼古根隕坑、法國羅切楚亞特隕坑、加拿大聖馬丁隕坑、烏克蘭奧布隆隕坑以及美國北達科他州紅翼隕坑事實上是一個隕坑鏈。它們是由一顆巨大小行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爆炸破裂後各殘骸分別撞擊形成的。在2.14億年前,它們是非常靠近地組合在一起的,後來由於大陸漂移才導致了這些隕坑各奔東西。由於這顆小行星破裂形成的殘骸很多,所以它們的撞擊對地球表麵生物形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才導致了中生代三疊紀晚期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4. 美國阿拉巴馬州維圖姆普卡隕坑
大約82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100英尺(約合335米)的隕石撞上地球,在如今的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北方形成了一個淺海。這個淺海就是維圖姆普卡隕坑,它也是如今地球上保存最為完好的海洋隕坑之一。維圖姆普卡隕坑直徑大約5英裏(約合8千米),邊緣是高高突起的露出水麵的岩層,中心也有岩層突起。這都清晰地顯示了隕石對海洋岩床突然撞擊的效果。第二幅圖是由傑裏-阿姆斯特朗所製作的維圖姆普卡隕坑藝術效果圖,再現維圖姆普卡隕坑在撞擊發生後短時間(地質學意義上的時間概念)內的模樣。
5. 印度洛納隕坑
洛納隕坑是印度最著名的隕坑,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蘇爾坦普爾鎮附近。隕坑直徑大約為1英裏(約合1.6千米),其中如今形成了一個鹽水湖,鹽水湖直徑為1200米。這個隕坑是在大約52000年前更新世時期由一顆彗星或流星撞擊所形成。洛納隕坑至今仍然保留當初形成時的大致形狀和外觀,部分原因是該地區沒有冰河作用。此外,這個地區岩床的硬度也是原因之一,該地區大部分的岩床是由火山玄武岩組成。
6. 加拿大魁北克平瓜盧特隕坑
平瓜盧特隕坑發現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被當地人看作是“努納維克之眼”。平瓜盧特隕坑是由流星撞擊所引起,撞擊事件大約發生於140萬年前。隕坑中如今形成了湖泊,湖水主要來自雨雪,因此湖水含鹽量很低,水質奇純。平瓜盧特隕坑以前被稱為新魁北克隕坑,位於魁北克省北方昂加瓦半島,直徑大約為3.44千米。
7. 愛沙尼亞卡裏隕坑
公元前大約660年,一顆流星闖入地球大氣層,分裂成至少9個碎片,撞上了波羅的海薩雷馬島,撞擊的威力相當於一顆廣島原子彈。一些隕坑後來彙滿了地下水,但是仍然保持它們原有的環形形狀。其中最大的卡裏隕坑直徑大約100米,如今也積滿了水,水位隨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次撞擊事件不僅僅對地麵形成破壞,也對當時的人類造成了悲劇性的災難。在古維京人和芬蘭人的史詩中以及挪威神話中,都有關於這次災難的描述。
8. 澳大利亞高斯峭壁隕坑
澳大利亞高斯峭壁隕坑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年齡大約為1.42億年。高斯峭壁隕坑如今看起來相當美麗。在隕坑周圍形成了一圏陡峭的山峰,這些山峰大約有150米高。高斯峭壁隕坑現在已成為當地一個頗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景點位於艾麗絲泉市以西大約110英裏(約合177千米)。在大約1.42億年,一顆巨大的天體撞向地球,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並形成了一個直徑約為22千米的撞擊隕坑。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的高斯峭壁隕坑直徑隻有5千米左右。
9. 加拿大魁北克清水湖
清水湖事實上是由一對隕坑所形成的環形湖泊,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接近哈得遜灣,年齡大約為2.9億年。與一些古老的隕坑一樣,這對隕坑仍然保持著它們基本的結構,這也得益於加拿大地盾堅硬的岩床。
10. 南極洲威爾克斯地隕坑
借助人造衛星精確的繪圖技術和先進相機強大的攝像能力,人類不斷在地球表麵發現新的隕坑。隕石撞擊作為一種全球現象,冰封的南極也不可避免。科學家已經在南極發現了可能是有史記載以來最大的隕坑,這個隕坑經過數百萬年的冰雪覆蓋,如此已被深埋於巨大的冰原之下。如果現有理論被證實的話,這個直徑大約為483千米的隕坑應該是於2.5億年前形成於南極海岸線附近。當時,一顆直徑大約為30英裏(約合48千米)的小行星撞向南極地區,產生的一場大爆炸造成了地球曆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就是在這次事件中,威爾克斯地隕坑與澳大利亞附近的貝德奧特隕坑同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