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美國商之道1(2 / 3)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項發明很快獲得了專利,珠寶商們爭相購買,彼德森沒花本錢就賺了大筆的技術轉讓費。那個女影星實際上也成了他的義務廣告員了。崇拜電影明星的婦女們得知這枚戒指出自彼德森之手,都不惜花大價錢請他做首飾,她們以擁有彼德森親手製作的首飾為榮耀。

在榮譽麵前,彼德森的進取心有增無減,他不斷地觀察和研究戒指的構造,終於在1955年,又發明了一種“聯鑽鑲嵌法”。采用這種方法把兩塊寶石合在一起做成的首飾,可使1克拉的鑽石看起來像2克拉那樣大,這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是極具有吸引力的。佩戴天然鑽石首飾已成為可及的事了,花不太多的錢,一樣可以取得光彩的效果。

正是這些獨出心裁的設計所起到的新奇效果,使得彼德森的事業取得長足的進步,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人員大量增加。在艱苦的奮鬥中,彼德森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敬仰。可以說“特色戒指公司”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扶搖直上,不能不歸功於彼德森的發明創造,不斷更新。鑽石大王就這樣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頂峰。

做生意不能隻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不創新、不前進,最終會被時代發展的大潮所淘汰。商人要想保持事業長盛不衰,就必須隨時進行自我更新。自我更新不僅僅是產品的創新,還要有管理上的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3唯有變者才能生存

如今,我們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企業經營環境處在不斷改變之中,全球化的市場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這都不斷地向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應對這一切挑戰的秘訣就是創新。

固步自封的人無法應付棘手問題,必然會把自己帶入一個動亂的世界。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沒有一項產品能永遠占據市場。企業要想持久地占領市場,必須把產品開發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隻有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市場需求,以及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產品周期不斷縮短的趨勢,否則,難免會在競爭中敗北。

勝家公司是美國第一家跨國經營的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國公司之一。勝家公司是創始人米頓·勝家靠生產縫紉機起家的,它所生產的帶著紅色“S”標誌的“勝家”縫紉機曾經風靡全球。

20世紀40年代是勝家公司的黃金時期,世界上每三部縫紉機就有兩部是“勝家”牌。然而,1986年,這家最古老的縫紉機製造商卻沉痛宣布:公司不再使用“勝家”商標,而且也不再生產縫紉機了。一個享譽世界、古老的品牌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察其原因,就是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勝家公司的領導者在縫紉機市場取得統治地位後,對勝家傳統產品過分信賴,同時又固守以往“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觀念,不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20世紀80年代了,他們仍生產著19世紀設計的產品。

當勝家靜止不前的時候,其他的競爭者卻在不斷地開拓進取,紛紛開發出適應時代潮流的新產品。如日本開發出會“說話”的縫紉機,一旦操作失誤,縫紉機就會發出聲音提醒改正。英國推出了能自動播放優美音樂的縫紉機,瑞典則生產出“電腦縫紉機”,它可以根據布料的特性,自動地將縫法、針腳長度、縫紉密度等調整到最佳狀態。

“勝家”所持質量觀念也遠遠地落後於時代了。質量不僅僅是指結實耐用了,它已發展到包括外觀設計、造型、包裝、功能等等方麵。本來,憑著勝家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形象,它完全可以在市場變化時領先一步,搶先推出新產品,然而勝家公司領導人的錯誤認識和做法終於跟不上時代了。就這樣,輝煌一時的勝家公司被時代淘汰了。

與勝家公司不同的是,通用電氣卻通過不斷變革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因而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通用電氣的變革製勝有傑克·韋爾奇很大的功勞。

20世紀80年代初期,傑克·韋爾奇走馬上任時,通用電氣看起來正是美國最強大的公司之一,它既沒有處於危機的劇痛之中,也沒有被折磨大公司的諸多弊病所困擾。然而,韋爾奇一上任便指出:應該把通用電氣公司放在“全球性經濟環境”中來思考,要為進入下一個世紀做準備。以他當時的話來說,就是“2000年後能否與國外公司競爭,是我們從現在起,每一天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韋爾奇進一步指出,“在這個越來越小的世界上,勝者和敗者的界線日趨分明,在這裏沒有‘還過得去’的企業的位置”。他覺察到他麵臨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考慮到這些,韋爾奇擔心通用電氣的競爭者會因此而變得強大起來,他希望通用電氣變得更有競爭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韋爾奇感到他需要一個“流暢的”和“進取的”通用,這意味著當時的通用將簡化為一個較小的卻反應靈活的通用。

1983年,韋爾奇不顧重重反對,做出決策,放棄通用的家電事業。放棄生產烤麵包機、電熨鬥和風扇,對於通用電氣的員工來說,實在是痛心之極。自從通用電氣公司於1905年起開始銷售第一台烤麵包機開始,小家電就成為通用電氣公司標誌之一。這個受美國人鍾愛的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電熨鬥、時鍾、烤麵包機、果汁機、咖啡壺和吹風機,曾經一度被視為美國現代家庭的象征。在某些通用電氣公司員工的心裏,它們是結合通用電氣公司和數百萬美國消費者的標誌。

員工們質問韋爾奇的決定:你怎麼可以拋棄小家電事業?那是通用的根基!是這些產品使這家公司在這片土地上得以家喻戶曉,該業務是通用集團中的核心部分。任何時候,隻要一位家庭主婦把一台通用烤麵包機、咖啡壺或者蒸汽熨鬥放在家裏,通用電氣的名字就在那裏,怎麼能自己把自己的牌子砸了呢?

然而通用的小家電事業雖然為公司創造了往日的輝煌,但韋爾奇認為它對於通用的未來卻無足輕重,通用不可能指望小家電行業使公司壯大發展。因此,韋爾奇簡單地反駁道:“在21世紀,你是停留在烤麵包機的生產上,還是選擇生產CAT掃描儀呢?”

韋爾奇告訴員工:“我們的實力會在諸如小家電製造這類事業中削弱”,“你可能會研製出一種實用的新型的電吹風機,整個中東地區的人們也會研製出一種更為廉價的同類仿製品。通用的優勢是技術,是它的高科技研究力量,是它的資金實力……我們有能力動用上億美元花費幾年時間研製出新一代的飛機發動機、汽輪機、塑膠製品、影像醫學設備,這類業務的共同的特征是:高科技含量、高開發成本、持久的生命力。”聽了這些話後,通用電氣的員工們不說話了。

拋棄小家電事業部,經過一係列重組,傑克·韋爾奇創造了一個充滿競爭力的新通用電氣,他本人也因輝煌成就成為當今世界經理人的偶像。

時代變,我們也變,隻有不斷追求改善和變革才能走向成功。領導者要能夠持有“以變化求勝”的態度去領導企業,其實這就是一種變革思維。4創新是做大的唯一出路

培根在300年前說:“不願用新式療法的人必見新災,因為時間正是偉大的改革者”。經營者要看清形勢,通過各種手法靈活應變,與時俱進。隻有跟緊變化,適應現實的需要而不斷變換經營模式,不斷求新、求異、求變,才能因時而定,因人而定,在經營中充滿生機活力,變得更大、更強、更具競爭力。

以前,美國的飛機製造業,波音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正代表了兩個極端,一個是放眼未來,一個是目光短淺;一個是大膽創新,一個是謹小慎微;一個是把長期優勢看作首要任務,一個是把短期利益當成優先選擇。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的“近視眼”使得它總是那麼“吝嗇、保守”(《商業周刊》的評論);“近視眼”使它做出了放棄研製新一代商用噴氣式飛機的決定;“近視眼”使得它處處落在波音公司的後麵。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空軍要求製造多引擎轟炸機的時候,一些飛機製造公司都把多引擎一詞解釋為雙引擎,唯有波音公司雄心勃勃地突破技術難關,設計出了四引擎的巨型轟炸機。“空中堡壘B17”就是該公司的最佳傑作,數年間就生產了12731架,在對德戰爭中發出了無比的威力,波音之名也由此讓世人知曉。

不久,波音又推出了B29重型轟炸機,共製造了4000架,投下了17萬噸炸彈及燃燒彈,因大量製造轟炸機,促使波音公司的業務得到迅速發展。大戰末期,其營業額竟高達6088億美元。波音公司因此被人稱為“不知後退的勇夫”,說它“像條野牛在向前狂奔”!

從20世紀50年代起,波音公司又集中技術力量,研製並大量生產八引擎的超級空中堡壘B52轟炸機,這種飛機在越南戰場上成了最活躍的角色。與此同時,波音公司著力研究噴氣飛機。他們認為,隨著世界形勢日趨向和平方向發展,除了製造用於戰爭的軍用飛機外,還應大力發展民用噴氣客機。

當時美國總統肯尼迪曾說:“蝸牛步子的航空事業,有損美國的威信。”美國政府決定製造超音速噴氣客機,估計需要資金45億美元,擬定僅由一家公司負責,由政府輔助90%的資金。當時有不少飛機製造公司競相爭取這一生意,但激烈競爭的結果,唯有波音公司得到了這項任務,因為幾乎在同時,他們已投資1600萬美元在銳意研究了。1958年10月,他們首先推出了波音707,並立即交給泛美航空公司在紐約和倫敦之間的航線上試航。

當時,道格拉斯公司也積極競爭,決定迎頭趕上,但他們在時間上遲了整整兩年。1961年,波音公司又推出了波音727和737,使道格拉斯公司望塵莫及。當其他公司拚命追趕之時,波音公司又推出了超大型噴氣客機747,這種飛機可載客490人,若改貨物可載1000噸。波音公司始終在技術領域中占盡先機,在航空界中一直占有絕對的優勢。

半個世紀過去了,道格拉斯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就不得不同麥克唐納公司合並,成了“麥道公司”的一部分。而到了1997年,波音又兼並了麥道,並且兩家合並了之後,新的公司仍叫波音,而麥道永遠消失了。美國波音飛機公司靠技術領先於競爭對手,抓住一個又一個機遇,成長為全球第一大飛機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