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春季其他節俗
在春季中,除了元日、立春、上元和清明這幾個主要節日外,漢族民間的節日還有在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九日的天穿節、燕九節,正月二十五日的填倉節,二月初二日的中和節、花朝節,春社,及三月二十八日的東嶽誕等。
正月初七為人日,《萬曆嘉興府誌》曰:“人日,女子上彩勝於祖父母”。何喬遠《閩書》曰:泉州人日“是日取菜果七種作羹,名七寶羹。”正月十九日,漢族民間俗稱“天穿日”,要進行一種名為“補天穿”的習俗活動,《廣州府誌》曰:“十九日掛蒜於門以辟惡,廣州謂為天穿日,作禱神,曰補天穿。”在北京,正月十九則為“燕九節”,民間習俗要於此白遊日雲觀。劉若愚《酌中誌》曰:“十九日名燕九是也,都城之西南有白雲觀者,雲是勝國時邱真人成道處。此日僧道輻輳,凡聖溷雜,勳戚內臣,凡好黃白之術者,鹹遊率訪丹焉”。《帝京景物略》曰:“正月十九日,都人集白雲觀,遊冶紛遝,走馬蒲博,謂之燕九節”。吳寬《燕九日詩》有句曰:“京師勝日稱燕九,少年盡向城西走;白雲觀前作大會,射箭擊球人馬蹂。”對北京人來說,是個大節日。正月二十五日,漢族民間為“填倉節”,陸啟浤《北京歲華記》曰:“二十五日曰填倉,亦醉飽酒肉之期也”;《帝京景物略》曰:“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若留,必盡飽而去,名曰填倉。”《酌中誌》曰:“二十五日大啖餅餌,曰填倉”;蔣之翹《天啟宮詞注》曰“京師正月二十五日進酒食,名曰填倉,貴賤皆然。”
明代漢族在二月中所要過的節日有中和節、花朝節及社日等,節日期間各地均有不同的習俗活動。在北方,視二月二日為中和節,傳說這一天為龍抬頭的日子,故民間又稱為龍頭節,節日期間,宮廷、民間除要祭祀太陽神和土地神外,還有吃供太陽糕、煎餅和熏蟲的習尚。《宛署雜記·民風》條雲:“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帝京景物略》卷二曰:“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大興縣誌·歲時》曰:“二月二,因薦菲之餘,家各為葷素餅啖,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蟲兒。”宮廷也過二月二節,劉若愚《酌中誌》卷二十雲:“二月初二日,各宮門撤出所安彩妝,各家用黍麵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麵和稀,攤為煎餅,名曰熏蟲。”而河南尉氏縣民間,則於此日“攤煎餅食之”。嘉靖《尉氏縣誌》卷一。
在南方,則有於二月祭祀社神之習俗,如廣州“二月祭社,分肉小兒食之使能言,入社後,田功畢作。”如浙江東陽“社日,四鄉各有社祭,以祀土穀之神”成化《東陽縣誌》。並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節,《廣州府誌》曰:“十五日花朝”。在杭州,花朝節例有野外踏青探春之俗,如早在宋時,據《夢梁錄》記載,就有花朝都人往錢塘門前……玩賞奇花異木”之俗。到了明時,此俗仍得以流行,並被發揚光大,據《杭州府誌》所記,“二月花朝以往,士女爭先出郊,謂之探春,畫舫輕舟,櫛比鱗集……每當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錦,遊人多問津焉。”在福建,據何喬遠《閩書》載:“閩中二月二日為踏青節,”可見也有相應的郊外春遊活動。
農曆三月,明代漢族的節日除清明外,還有上巳和東嶽誕。
三月初三日為上巳節,為漢族傳統節日,向有水邊祓禊和踏青之俗。到了明時,祓禊之俗已不傳;踏青之俗則並入清明,故上巳作為節日,已基本不傳,但在民間仍有其遺跡,如江南杭州,據《錢塘縣誌》載,“上巳,出遊西湖,士女皆帶薺花”;在北京,據陸啟宏《北京歲華記》曰:“上巳上土穀祠”。
三月二十八日,明時漢族民間謂東嶽大帝誕辰,故各地均有習俗活動,北京則有走會活動,《宛暑雜記》曰:“三月二十八日,燕京祭嶽廟,民間集中為香會,有為首者掌之,盛設鼓樂旗幡,戴甲馬,群迎神以往,男婦有跪拜而行者名曰拜香。”《帝京景物略》曰:此日“都人陳鼓樂旌幟樓閣亭彩,導仁聖帝遊,帝之遊所經,婦女滿樓,士商滿坊,肆行者滿路,駢觀之”。此日之飲食,《酌中誌》曰:宮中“吃燒筍鵝,吃涼餅;糯米麵蒸熟,加糖、碎芝麻,即糍巴也;吃雄鴨腰子,大者一對可值五六分。傳雲,食之補虛損也。”
二、夏時節俗
夏季的四、五、六三個月中,漢族民間普通流行的節日主要有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及六月曬伏,此外,在立夏、夏至、伏日也有習俗活動。
1.浴佛節趨向漢化
浴佛節又名四月八、佛誕節、龍華會。它本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起的一個宗教節日,但在節日活動中卻有諸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到了明時,浴佛節已被完全改造成符合漢族文化心理的民俗節日,如其中的浴佛、齋會、結緣、放生和求子的風尚已充滿漢族文化特色,而在民間廣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