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期間,漢族社會官民士庶的飲食習俗活動,則以吃元宵為主元宵俗名湯圓,傳說起源於春秋末期。唐代稱為“麵繭”、“圓不落泥”;宋代稱為“圓子”或“團子”。其種類很多。南方稱湯圓,北方謂元宵。如浙江《嚴州府誌》稱,明代元宵節民間有“和麵圓薦先,更相賀食”的飲食文化風尚。明人吳寬有《粉丸》一詩,寫明人元宵節吃元宵的飲食文化習尚有十分生動的描述,他說:“淨淘細碾玉霏霏,萬顆完成素手稀。須上輕圓真易拂,腹中磊塊便堪圍。不勞劉裕呼方旋,若使陳平食更肥。既飽有人頻咳唾,席間往往落珠璣。”真是別有情趣。

此外,元宵節期間,漢族民間還有婦女遊橋求子及祈福等習俗。謝肇淛《五雜俎》曰:“閩方言以燈為丁,每添設燈,則俗謂添丁。遊人士女,車馬喧闐。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兒童連臂相呼,謂之求饒燈;婦女從數橋上過,謂之過三橋。”《寧波府誌》載曰:“元宵,各坊之民,集眾祀裏祠,設醮經祈福,境內名雨水會。”

4.清明踏青成風

清明節又名鬼節、冥節。在明代漢族地區,清明節的節日活動主要是祭祖掃墓。關於掃墓習俗,明人謝肇《五雜俎》卷二說:“北人重墓祭,餘在山東每遇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當時使有善歌者,歌白樂天《寒食行》,作變徵之聲,坐客未有不墜淚者。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烏履相望,日暮,幡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明人張岱《陶庵夢憶》卷一雲:“越俗掃墓,男女祛服靚妝,畫船簫鼓,如杭州人遊湖,厚人薄鬼,率以為常。”

從大量文獻記載看,明人祭祖掃墓的主要內容:一是為死者燒香、上供、其中必“燒紙”,這種紙是特製的,又稱“光明”、“往生錢”,是送給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間使用的。除焚燒紙錢外,還流行一種“壓錢”,即把紙錢壓在墳堆的四角、墳頂而故名;二是為墳堆除草添土,或修墓立碑。如《帝京景物略》卷二雲:“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樏,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萬曆嘉興府誌》則記載曰:“清明掛紙錢於墓。”《廣州府誌》曰“清明插柳於門,其前五日始一月中掃墓郊外,謂之踏青,亦曰割草,俗曰壓紙,以楮置墳上也”。在清明節期間,明代漢族官民士庶還有合家老小去郊外踏青的習俗,屆時要順便舉行角抵、蹴鞠、走解、彈射、放風箏、蕩秋千、射柳、鬥草、鬥雞、鬥鵪鶉等娛樂活動。踏青本來在三月三上巳節,由於明代上巳節已並入清明,而祀先掃墓,春天又要赴郊外,故清明踏青活動在明代民間十分流行。踏青,福建民謠說:“踏青草,大家好呢呢,年年像青草。”原含巫術目的,後來才演變為漢族社會春天的娛樂活動之一。

清明踏青,明代北京的官民士庶都要到高梁橋遊覽,袁宏道《瓶花齋集》記曰:“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兩水夾岸,垂楊十餘裏,流急而清,魚之沉水底者,鱗鬣皆見……當春盛時,城中士女雲集,縉紳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也有載曰:“歲清明,桃柳當俟,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有“扒竿、斤鬥、到喇、筒子、馬彈、解數、煙火、水嬉”等雜耍表演,“是日遊人以萬計,簇地三四裏”。揚州清明踏青時,據張岱《陶庵夢憶》記載,還有“走馬放鷹”、“鬥雞蹴鞠”、“劈阮彈箏,浪子相撲、童稚紙鳶”和“瞽者說書”等娛樂活動。王崇簡《清明詩》則描定了京師婦女於清明日蕩秋千的活動,“盡說流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車旋曲水,寶馬踏荒煙。風雨偏今日,鶯花又一年。誰家歸去晚,彩索尚秋千。”清明之日,宮中則要舉行“射柳”之戲,徐樹丕《識小編》記曰:“永樂中,禁中有翦柳之戲,即射柳也。往往會於清明。”此外,清明節期間,民間還有插柳、戴柳等禳解、祈願習俗,《廣州府誌》曰:“清明插柳於門”;《帝京景物略》曰:“是日簪柳”;王若愚《蕪史》曰:“清明戴柳枝於發”。清明節的民間食俗,則都與祭祀、宗教有關,如春餅、麥芽糖、冷粥等即是。雲南民間清明節時,“男婦具酒肴,各詣墳所致祭”(嘉靖《尋甸府誌》卷上)。寧波府民間清明節時,則各家為青糍黑飯,並以“牲醴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