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內簷裝修的表麵裝飾還大量引入當時盛行的各種手工藝製作技藝,如硬木貼絡、景泰藍、玉石片雕刻、貝雕、金銀鑲嵌、竹篾、絲綢紗絹裝裱、金花牆紙等,使室內觀賞環境更加美侖美奐。

雕刻亦是清代裝飾的重點,主要是磚雕、木雕、石雕三種技藝,磚雕多用於大門、石庫門、影壁、廊間牆;木雕多用於門扇裙板、天花藻井、梁頭、柁墩、撐拱;石雕多用於柱礎、須彌座、門枕石、抱鼓石、石獅等處。總之,清代建築由於雕刻工藝的廣泛應用使人們的藝術注意力由形體美轉移到細部上來了。其他方麵如欄杆,台基、脊飾、山花、塑壁、大理石鑲嵌、碎瓷嵌、石膏花飾等也有不少佳例,表現出匠人的巧思異通,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增添新的色彩。其中磚雕盛行於徽州、蘇州、番禺、佛山、潮汕、北京、河州(臨夏)等地;木雕裝飾風俗盛行於東陽、蘇州、徽州、劍川等地。除了木結構構件的裝飾加工以外,有些格扇門窗以木雕式的花板裝飾隔心板是清代的特色,其中以浙江東陽最為複雜精細。閩南民居門窗格心亦有用木雕製品,而且多塗飾油漆。石雕裝飾風俗盛行於河北曲陽,浙江青田、紹興,福建惠安、晉江,廣東潮汕等地,其中以紹興的石漏窗、潮州的陰刻石板畫最為精致。至於石柱礎的雕製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四川等地用瓷片裝飾屋頂脊飾,閩南大型民居油飾中喜用貼金工藝等。以上這些裝飾手法皆有獨到的藝術效果,為各地民居增添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清代漢族民居還十分講究小環境的營造和設置,北方的“四合院”由房屋垣牆包繞,麵向內院,院內栽植花木,陳設魚缸、盆景、鳥籠,形成獨立的安靜閑適的居住環境。室內設炕床取暖,內外地麵鋪方磚。頂棚裝飾常用紙裱,或用天花頂格。建築外部色彩以青灰色為主,一般人家,在大門、上房、走廊處加些簡單彩畫,在影壁、墀頭、屋脊上施磚雕,顯得和諧協調。

清代前期,北京四合院門上的裝飾物“門釘”,其配置有了一定的製式,如7路、9路,即指每行設7釘或9釘。貴族府第大門上的門釘多以銅鑄,外表鎦金,朱門金釘,以示門第顯赫。

居室內家具的陳設,在民間居住習俗中也有著傳統的習慣方式和約定俗成的陳設規定。清代前期北方漢族地區最為流行的陳設是“一道線”,例如晉中居室陳設的家具,是一種炕式結構的組合家具,由炕幾、被閣、大櫃、頂櫃、扣箱等幾部件組合而成,在居室中隻占一麵,構成一種以火炕為主的“一道線”形式。明堂的陳設是以中堂條幅字畫為主的“一條線”格局。很明顯,這種居室陳設不僅與封建家庭的等級秩序相得益彰,也與封建家族家長製的核心權威相吻不悖。它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人們對權力中心的服從和依賴,和由此產生的一統的程式化格局,反映出漢民族長期形成的內向性格。

3.私家園林體係化

清前期漢族社會的私家園林建築進入了鼎盛時期。官僚、富商,特別是南方蘇杭一帶,競造園林,爭奇鬥勝,成一時之風。

清代漢族官僚、地主、富商的私家園林多集中在物資豐裕、文化發達的城市和近郊,不僅數量上大大超過明代,而且逐漸顯露出造園藝術的地方特色,形成北方、江南與嶺南三大體係。

北方私家園林以北京最為集中,盛時城內有一定規模的宅園達成150處之多,著名的有恭王府、萃錦園,半畝園等,大部分為水景園。北方宅園因受氣候及地方材料的影響,其布局多顯得封閉、內向。園林建築亦帶有厚重樸實剛健之美。在構圖手法上因受皇家苑囿的儀典隆重氣氛的影響,故應用軸線構圖較多。疊山用石多為北方所產的青石和北太湖石,體形渾厚、充實、舒展。植物配置上是常綠與落葉樹種交叉配置,故冬夏景觀變化較明顯。建築用色較豐富,色彩豔麗,以補植物環境之缺陷。總之,渾樸、凝重、粗放為北方園林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