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民居其典型平麵單元為H字型,當地人稱為“十三間頭”,又稱“三間兩插式”。江西撫河民居,其特色是天井呈橫長形式,兩廂房很小,僅一開間;湘西民居,因其為兩層樓高,並且周圍有全封閉的高出房屋的封火牆環繞,遠望如官印,稱“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門是開在正中間,俗稱龍門,宅內裝修、掛落、花罩等項皆十分考究;雲南“一顆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為正方、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亦稱閩南民居,其特點是中部三進廳堂,而東西兩側建造南北向的護房,當地稱為“護厝”,共同組成大宅院;潮汕民居,是以凹字形平麵(稱爬獅)和口字形平麵(稱四點金)為基礎的組合性布置,布局緊湊,有防風防曬防雨的優點;粵中民居的類型較多,較為複雜,當地中下層居民中廣泛使用一種“三間兩廊式”實際為凹字型住宅,用地亦十分節省。

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特殊形式。這是一種大型的、聚族而居的集合式住宅,多分布在閩西、粵東、贛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區及廣東潮汕地區。福建永定、龍岩、南靖等地區的客家人喜歡建造圓形或方形的大土樓。如永定承啟樓直徑達70米,住房呈環狀布置,為四層夯土木構架的樓房,外觀封閉,無窗或很少開窗,內院有套建的圓形附屬房屋,中間為全族人共同的祠堂。內部有水井、糧倉,樓門關閉以後,全族人不要外援可堅持抵抗侵襲很長時間(圖66)。永定湖雷、坎市、高陂一帶尚盛行建造另一種聚居土樓,

平麵方形,層數由北至南遞減,稱之為“五鳳樓”。廣東梅縣一帶客家人喜歡采用“三堂兩橫加圍屋”式,即中部三進廳堂,兩側為橫屋(即縱向房屋),橫屋北端接建一圈半圓形的圍屋,可以是單圍,也可雙圍,形成全封閉的大住宅。廣東北部南雄、始興一帶的客家人尚喜歡采用一種行列式民居,一般有三排房屋,正廳及祖堂位於中部。

窯洞民居,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居住的方式,即是在黃土斷崖地區挖掘橫向洞穴作為居室。因為它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占用良田等優點,雖然存在采光及通風方麵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黃土地區,仍為人民習用的民居形式。按構築方式可分為三種,即:靠崖窯、平地窯、錮窯。靠崖窯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頂式橫穴,可單孔、可多孔,也可結合地麵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窯又稱地坑院、地窨院、暗莊子或天井院。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形成人工土壁,然後在坑底各個方向土壁縱深挖掘窯洞,也可以說是豎窯與橫窯結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窯洞多流行於河南鞏南、三門峽、靈寶、甘肅慶陽、山西平陸一帶。錮窯為在平地上以磚石或地坯按發券方式建造的獨立窯洞,券頂上敷土保重成平頂房,以曬晾糧食。多通行於山西西部及陝西北部。窯洞民居晉中、豫西、隴東、陝北、察北。流行較廣。各地區窯洞在發券形式、窯臉的構造、內部灶炕的位置、門窗形式等方麵皆有不同,形成地區窯洞的特色。

此外,廣東、福建等地,清時還流行一種民居形式,粵中稱竹筒屋,潮汕稱竹杆厝、竹篙厝,廣州地區稱神後房,福建稱手巾寮,是一種長進深、單開間的民居形式,這類民居皆是山牆彼此相連,不能開窗,故采光通風全靠房間中部留出小天井、天窗、閣樓、亮瓦來解決。《中華文明史》第9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民居裝飾工藝化

清代漢族民居在裝飾方麵十分講究,它表現在彩畫、小木作、欄杆、內簷裝修、雕刻、塑壁等各個方麵。

清代建築彩畫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畫的窠臼,官式彩畫明確分化成三大類,即和璽、旋子和蘇式。詳細分析尚有金龍和璽、龍鳳和璽、大點金旋子、小點金旋子、石碾玉、雅伍墨、雄黃玉、金琢墨蘇畫、金線蘇畫、黃線蘇畫、海墁蘇畫等區別,分別畫在不同建築的不同部位上。彩畫工藝中又結合瀝粉、貼金、掃青綠等手法的加飾、更顯得建築麵貌輝煌綺麗、多姿多彩。

門窗的種類在清代明顯加多,而且門窗欞格圖案更是繁雜,與明代簡單的井字格、柳條格、花格、錦紋格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民間建築的門窗裝修並未受到禮製規定的限製,成為表現主人財力及審美趣味的重要部位。清代許多窗格圖案已發展為套疊式,即兩種圖案相疊,如十字海棠式、八方套六角、套龜背錦式。江南地區還喜歡夔紋式、亂紋式及粗細亂紋結合式樣。浙江東陽、雲南劍川地區民居門隔扇心全為透雕的木刻製品,花鳥樹石躍於門上,完全成為一組畫屏,有些甚至能透雕四五層圖案。內簷隔斷了是裝飾的重點,除格扇門、板壁以外,大量應用罩類以分隔室內空間,僅常見的就有欄杆罩、幾腿罩、飛罩、炕罩、圓光罩、八方罩、盤藤罩、花罩、博古架、太師壁等不同形式。這些隔斷形式的交插應用可以創造出各種似隔非隔、空間穿插的室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