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也叫耍鋼叉、滾鋼叉或飛叉。清時民間忌諱說叉,因此稱之為“開路”。開路在走會時,演員數目可多可少,但必須有五個“樣鬼”,俗稱“開路鬼”。五個鬼都勾臉、頭鬼戴大額子,其餘四個鬼梳蓬頭,穿不同顏色的褶子、紅彩褲,黑薄底靴子。行進時它們在前邊,表演時站在後邊,所以叫“樣鬼”。參加表演的演員人數不限,多在十人左右,演員不勾臉,穿薄底靴子、各色彩褲,不練時穿各色開氅,表演時不論冬夏一律赤膊。《京都風俗誌》曰:“開路以數人扮蓬頭塗麵,赤脊舞叉”。開路的表演技藝套路很多,有戲水、風擺荷葉、連環翅子、單雙抱月、轉盤、紡線、跨花輪子、朝天蹬等。
雙石,俗稱舉砘子。雙石表演有“蹬活”和“練活”之分。“蹬活”,《都門瑣記》曰:“雜耍有以一木貫兩巨石,一人仰臥豎兩足擎之,木兩端近石,各二人踏肩立,中伏一人,亦以木貫兩巨石,舉而轉之,久乃下,兩足所擎千斤。”雙石表演的器具叫砘子,每副砘子的重量,最小是二十斤,最重三百六十斤,共分七個等級。蹬活中最難的叫“十三龍頭”,三個人用雙腳蹬起七個等級的七個砘子外加十三個人,重量超過二千五百斤。“練活”,用二十斤或四十斤的小砘子,表演十字披紅、腰橫玉帶、燕子過橋,前後背花等套路。雙石表演時,不論練活還是蹬活,都在大板凳上進行。一般用三條板凳摞兩層,或用五條板凳摞三層。
石鎖,又叫擲子,是流行很廣的傳統項目。石鎖的大小重量差別很大,顯示表演技術用的就小而輕,顯示力量的就大而重。大小因人而異。石鎖的表演形式,也分對練和單練,對練主要是幾個人對扔對接,在接和扔的過程中作種種姿式。單練時不論人多人少,個人練個人的互不聯係。經常表演的套路有盤肘、吊線、腰串、倒把、背劍、掏擋、片馬等。
杠子,俗稱盤杠子。表演時的杠子固定在大車上,演員手抓杠子,在上麵表演掛肘、片腿、鳳凰展翅、倒掛紫金冠等動作。比較高難的動作是在杠子上拿大鼎,其中的八字鼎就是在杠子上倒立後,兩手大拇指和食指叉開成八字形,四個手指支撐全身;金勾鼎就是倒立後,把兩個食指擎起來豎在杠子上,以手指支撐全身重量。《都門雜詠·技藝門》有詠杠子之詩曰:“三條杠木叉來支,中係皮條分手持。鷂子翻身鴨浮水,軟中求硬力難施。”
花壇,其表演道具是瓷壇和瓷缸,有對練也有單練,表演時將又光又滑、重幾十斤的瓷壇、瓷缸,在頭上頂來頂去、上下翻轉、左右滾動,演出各種動作和套路,顯得十分奇險。《百戲竹枝詞·壇技》題解曰:“以瓦壇擲定中,首以承之,端然不墮,或承以肩臂,亦然。”
五虎棍,又叫開路五虎棍,分四大類:一是式架棍,正名叫“五虎打路”;二是少林棍;三是藤牌少林棍;四是跟鬥棍。五虎棍表演有單練、雙練、群練,主要套路有:三抽、三掃、三捂、三月子、二龍頭十八棒等。《京都風俗誌》曰:“五虎棍,以數扮演寧祖鄭恩等相,舞棍如飛,分合巾式。”
5.節會娛樂臻於極盛
在清代漢族民間的許多節日和迎神賽會中,休閑娛樂已成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如一些節日都以娛樂為目的。元旦是隆重喧鬧的節日,持續十餘日,甚至延續到正月十五的上元節,逛市場、放爆竹、放煙火、張燈等,欣賞各種表演,熱鬧非凡,純屬為了娛樂。如天水縣民間,每逢元旦日,民人多操鼓樂,饌酒肴,停業娛樂;並且有扮演秧歌、雜戲者。貴州興仁縣民間元旦期間還有踢毽、打秋千諸種遊戲;上元節以觀燈、看戲為主,除了觀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親朋歡聚耍社火、蕩秋千等娛樂活動。陝西靖邊民間,上元燈節前後數夜,街市遍張燈火,村民亦各自鼓樂為儺,裝扮歌舞,俗名“耍社火”,義取逐瘟,實為娛樂。四川巴縣民間上元節時,鄉人以扮燈為樂,用姣童作時世裝,隨日逐家雙雙踏歌,和以音樂,豔以燈火,謂之“鬧元宵”。長壽縣民間則自初九日至十五日夜,城鄉市鎮鬥燈,製魚、龍、獅、象各形狀,導以鼓樂,沿門相賀,主人設香燭迎接,施放爆竹或花筒以為樂。四川漢州民間的街巷“土地會”有演各種戲劇的習尚。又如各地的立春,主要內容為迎春和打春,而迎春本身就是人們裝扮社火、扮演雜劇的娛樂活動。據陝西《永壽縣誌》記載,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於東郊,地保扮戲劇,鑼鼓彩旗,聚觀者雜遝。此外,二月上旬的花朝節,是花王的生日,士人有賞花、飲酒、賦詩等娛樂;清明節有踏青、蕩秋千、放風箏等活動;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南方水鄉普遍有龍舟競渡的活動。
到了清時,迎神賽會也已成為漢族社會大眾娛樂的普遍方式。春秋社和神誕日的活動最初是娛神,在清代則是娛神、娛人兼有,到清代後期,有的賽會則已以娛人為主。如安徽涇縣民間每年凡逢迎神賽會時必須演戲,除正戲外,還兼演傀儡戲一出;北京每逢遇城隍出巡及各種廟會就有各地的花會組織聯合獻藝,如跨鼓、花鈸、高蹺、什不閑之類,“隨地演唱,觀者如堵”。
清時漢族社會的節會娛樂活動,影響較大的則有北京的花會、天津的皇會、山東濰坊的風箏會、廣州的花市和杭州的錢江觀潮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