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和尚,流行於全國各地,常見於元宵舞隊中。清代北京燈市盛行此舞,有“大頭和尚滿街遊”的燈夕口號。有時以“大頭和尚戲(逗)柳翠”的形態,表演《月明和尚度柳翠》的故事。一般為二人表演,一人扮和尚,頭戴笑臉和尚假頭,手拿拂塵或蒲扇;一人扮柳翠,也戴大頭麵具,手執扇子或手帕。有撣塵、拜佛、搔麵、抓耳及嬉逗、追逐、男馱女等舞蹈動作,風趣、誇張。清代黃模詩“即看春柳翠,行處月明多,笑著袈裟舞,輕將嫋娜馱”,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景。李聲振《大頭和尚》詩曰:“色色空空兩灑然,好於麵具逗紅蓮。大千柳翠尋常見,誰證前身月明禪。”

麵具舞,有的地方俗稱鬼臉、麵鬼。清人鄭荔鄉有《鬼臉》詩曰:“妖孽由人興,相取緣氣焰。不見了不聞,庶幾跡都斂。”清代的麵縣舞,其麵具多用紙糊染畫而成,便於製作,舞起來也輕便。

采茶燈,清初流行南方,後廣泛流行於全國。清代中葉逐漸向戲曲轉化成為采茶戲。采茶燈作為一種優美完整的歌舞形式,同時仍流傳於廣大民間,其表演情況李調元《粵東筆記》載曰:“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彩女,每隊十二人,手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所錄歌詞有:“二月采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論多少早回家”;“四月采茶茶葉黃,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來茶已老,采得茶來秧又黃”等。

清代的龍舞以“龍燈”的形式表演為多。對這種“龍燈舞”,李聲振《百戲竹枝詞·龍燈鬥》題解介紹曰:“以竹篾為之,外伏以紗,蜿蜒之勢亦複可觀。”《清稗類鈔》記清宮正月十五日燈節情景:“有一燈為龍形,約長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監十人執之,又一監在前執一燈球,取龍珠之意。”並說到了舞的方法,忽而像飛龍衝天騰躍而起,忽而如飛瀑直下伏地盤旋,鼓聲隆隆猶雷鳴,光曳珠耀似閃電,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金江聲《武林踏燈詞》曰:“畫鼓聲喧百麵雷,燭龍驚起上春台。遊人盡道開光好,爭向龍神廟裏來。”

燈舞,又稱舞燈,是曆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舞蹈。孔尚任《舞燈行留贈流香閣》詩對康熙二十六年(1678年)在海陵(今江蘇泰州)俞錦泉家所表演的一場燈舞有所描述:“此時看燈不似燈,夕陽零落晚霞生。忽而金蟾噴虹影,忽而青天燦銀星,忽而燭龍旋紫電,忽而碧紗亂流螢。最後湧出滿輪月,圓暈三重光皎潔,中有嫦娥繞桂行,《霓裳》初奏地三疊”;而在眾人正神癡情迷地觀看嫦娥作舞時,忽然又變幻出遊人如織、燈火交輝的人間鬧市,最後“一燈漸熄一燈少,昏黑烏啼天未曉”,留下混沌一片。燈舞的表演陣式,據清人姚燮《今樂考證·緣起·舞》記載,有36種之多,主要名目有“雙龍交會”、“四象生八卦”、“步步上天梯”、“太極混元”、“三仙台”、“水晶簾”、“琉璃輪”、“五色祥雲”、“三合圖”、“火龍戲海”、“滿地金錢”等(圖77)。

獅舞,也叫耍獅子,是曆史悠久的漢族代表性民間舞之一。清初時的獅舞,李聲振《百戲竹枝詞·獅子滾繡球》題解曰:“以羊毛飾為獅形,人被之,滾球跳舞。”詩曰:“毛羽狻猊碧間金,繡球落處舞嶙峋。方山寄語休心悸,皮相原來不吼人。”可見此時所已與流傳至今的獅子舞極為相似了。

4.百戲娛樂遍布城鄉

清代的百戲,據有關資料記載,即現在的雜技表演,當然其中也不乏歌舞和武術的成分。清時,北京地區的“走會”、天津地區的“皇會”、山西、陝西等地的“社火”、四川等地的立春前“迎春”等活動中,都雜有百戲表演。如北京的“走會”融有歌舞、雜技、武術等多種技藝表演。其中屬於雜技的有中幡、開路、雙石、石鎖、杠子、花壇、花磚、五虎棍等。

中幡,流行於北京,天津一帶,北京行話叫“大執事”,是在一根長一大多的大竹竿上,掛上用布或綢製作的幡,幡上繡或畫著各種神像,多為八仙慶壽十八羅漢等。中幡的表演套路很多,《北平俗曲·過大會》曰:“二擋兒中幡逞英豪,頭一手新耍一個懷中抱,舉三舉,落三落,托塔轉雲幡,楞往腦袋深掉,別的故事全好了,唯有壓肩最難學,勁不許大,勁不許小,要一小,砸腦袋,勁兒大,一出溜可能麼好?眼睛鼻子全平了。”一麵幡重三、四十斤,再加受風的幹擾,表演起來既費力又有一定的危險。所以表演者都得有過硬的功夫。清時中幡表演技藝有七十二套之多,其中數中幡過牌樓最為驚險,表演者把高一丈多的中幡從牌樓上扔過去,由牌樓另一麵的人接住,表演難度很大,故有“中幡怕過牌樓”之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