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談及他人忌諱的事情。閑聊時一定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滔滔不絕,沒完沒了,萬一一不小心觸及對方的痛處,鬧得不歡而散,可就因小失大了。
閑聊的禁忌
閑聊,說到底就是打發時間。愛閑聊的人大抵有兩種:一種是無目的的“沒事說著樂”的“談資式”閑聊;一種是有目的地以閑聊為陷阱,套人之口誤的假閑聊。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什麼樣的閑聊,都不能失去應有的分寸,否則,一次你認為無意識的聊天,會給居心叵測的他人掠到“很有意思”的東西。
閑聊可以,但不能把太多的時間耗在無意識的閑聊上,因為無意識的閑聊大多是談論他人支離破碎、毫無意義的事。閑人市儈愛談資,那是因為他是閑人市儈,如果你不想當閑人市儈,你就應該知道飛短流長的談資就是在空耗自己和別人的時間。
開玩笑要把握尺度
開玩笑本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潤滑劑,玩笑開得恰當、得體、幽默、風趣,會為周圍的人帶來歡愉。但許多人因為玩笑開得出格而導致朋友反目,甚至鬧出流血、人命事件。可見,開玩笑也要把握尺度,也要講究禮儀。
(1)不要揭他人短處。將對方生理缺陷、生活汙點等鮮為人知的短處當做笑料一一抖出,嚴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2)不要懷著譏諷的心態開玩笑。如果開玩笑的出發點是為了貶低對方,指桑罵槐,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3)不帶著汙語說話。一出口便是一嘴髒話穢語,自以為豪邁,其實不僅自降人格,還惹得對方心中不快,周圍聽眾避而遠之。
(4)不涉及他人隱私。開玩笑常常會無意中涉及對方生活、工作上的隱私,如此時恰逢對方的戀人、親人尤其是上級在場,很容易造成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壞了對方的“好事”。
(5)不把人逼進死胡同。“將軍”是象棋中的一句術語,是把對方逼到絕境的意思。如把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當成笑料,並再“將對方的軍”、讓對方去做,而對方又正是一個要麵子的人,眾目睽睽,隻好頂風為之,結果發生意外,以悲劇收場。
(6)不要拿人做笑柄。總開重複的玩笑,對方以為是跟他過不去,心中忌恨,反目成仇。
(7)不要刨根問底。將一些流言蜚語作為開玩笑內容,並步步緊逼,刨根問底,惹得對方反感至極。
(8)不開庸俗無禮的玩笑。拿一些下流或私生活上的事作為笑料,既顯得自己沒素質,又搞得對方下不了台。
(9)不捉弄他人。搞惡作劇,哄騙對方突發不幸、驚喜之事,待水落石出看到對方被捉弄慘相後,幸災樂禍。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
辦公室開玩笑的禮儀
不要板著臉開玩笑。在生活中不要板著麵孔和人家開玩笑,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不要開上司的玩笑。即使與上司以前是同學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過去的交情與上司開玩笑,特別是在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更應格外注意。
不要總和同事開玩笑。開玩笑要掌握尺度,不要大大咧咧總是在開玩笑。這樣時間久了,在同事麵前就顯得不夠莊重,同事們就不會尊重你;在領導麵前,你會顯得不夠成熟,不夠踏實,領導也不會再信任你,不會對你委以重任。
不要和異性同事開過分的玩笑。有時候,在辦公室開個玩笑可以調節緊張工作的氣氛,異性之間開玩笑亦能拉近彼此距離。但切記異性之間開玩笑不可過分,尤其是不能在異性麵前說黃色笑話。
說服他人要講究一定方法
說服他人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最好要先考慮到對方的合理需要。人生在世,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必然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生理的等等,了解到這些,雙方交談也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就可以從這些入手處說服對方。但是,有時對方的需要在特定的時空場合、特定的情景之中可能變得模糊不清,由此而造成與你持不同、甚至對立的態度。其實,如果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需求與你的觀點、主張等可以求得一致,接受你的勸說可以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時,他也就會認可你的勸說。如此有的放矢,說服一般是會有成效的。
說服過程中必須把握住對方的心理,針對其特定心理來勸說。入情入理地幫助對方發現和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不同的心理會影響勸說的實效,影響對你的觀點、看法、態度的認可。產生心理的因素很多,人們不但會因為性別、年齡、職業、階層、民族、文化、教養等因素而形成較穩定的心理狀態,也會因具體的時空場合、人事環境等等因素而產生瞬間的心理。
人有的時候一旦固執己見、自以為是,或者沉醉入迷、心灰意冷的時候,往往很難聽得進別人的好言相勸。要想在這種情況下說服人,是很困難的,但巧用類比,有時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對比,說服對方。將雙方的觀點進行相互比較,通過對比證明對方思路有失偏頗,存在漏洞,同時闡明自己觀點的正確,讓對方在對比中權衡利弊,使其最後放棄自己的觀點。有時候,人們會忘卻從前的某些教訓,好了傷疤忘了痛。但切膚之痛畢竟感受深刻,隻要他人一提及,其厲害得失不難記起。了解對方,並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隻有這樣才會縮短心理距離,才容易打動對方。對一些聽不進一般勸告的人,給其講述自己親身經曆的類似事件,利用兩件事的相似之處,或借甲事說乙事,讓對方在其中產生感悟,以達到委婉說服的目的。
交談中的話題
善於談話的人無論在哪裏都是受歡迎的人。由此說來,如何與人交談就真的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研究了。試著說一些對方感興趣的事。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談特談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趣和吸引人的話題,如:國際大事、社會、文學、藝術、音樂、心理學、教育、科學、體育、愛好等等。你的談話內容最能迅速反映出你的性格和生活品位。
委婉地拒絕
在生活中,常會出現當別人有求於你,而你出於各種原因,不能接受的情況。這時,就要懂得拒絕的禮儀,既不傷害別人,又不勉強自己。
拒絕,就是不接受。既然是對別人意願或行為的一種間接的否定,那麼就應該考慮不要把話說絕,應該給別人以台階下。當別人提的要求使你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可以委婉地說“這事不久以後就能解決”之類的話。但是,有的時候,麵對一些勉為其難,有悖原則的要求,這個忙不能幫時,就該當機立斷,馬上拒絕,不要含含糊糊,態度曖昧。但這個時候,要避免態度生硬,說話難聽。千萬不要為了麵子,當別人求助於自己時充好漢,而答應了對方,到後來無能為力,一拖再拖,最後才說沒辦法。這時候不僅耽誤了別人的事情,更把自己推向了尷尬的境地。
想拒絕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用敬語,這樣既能表現出對對方的格外尊重,又能在對方的心理上產生一種距離效應,使對方不好意思將要求和意願提出來。或者當他人的問題很棘手甚至具有挑釁、侮辱的意味,不妨以靜製動,一言不發,靜觀其變。這種拒絕,所表達出的無可奉告之意,常常會產生極強的心理上的威懾力。
既然是拒絕,就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對方未必都清楚,在拒絕對方的同時,不妨將拒絕的理由及自己的難處一並陳述給對方,隻要是真誠的,對方多半能予以理解和諒解。但同時也應主動理解對方,可對對方的處境表示同情,也可幫對方想一些其他辦法或提一些建議。這樣的拒絕不僅不會傷和氣,在更大程度上,顧全了被拒絕者的尊嚴,有可能促進雙方關係的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場合對某些人說明拒絕的理由,有可能會節外生枝,事與願違。因此,為了減少麻煩,在這種場合可以不說理由,而委婉地拒絕。
在商務活動中,麵對比較複雜的人際關係,有許多問題不便直接表態,必要時可來個答非所問,就是避實就虛,對對方不說“是”,也不說“否”,隻是擱置下來,轉而議論其他事情。比如當遇到某人提出一些棘手的問題或過分的要求時,就可以采取這種方式,既不能說“是”,也不好說“不是”,來個避實就虛,將問題回避開。這樣既顧及了對方的麵子,又擺脫了自己的麻煩。
交談中的基本禮儀
(1)不能一個人講個沒完,而使別人沒有機會發言。
(2)不能打斷別人的談話。
(3)不能過於堅持自己的論點,總覺得他人觀點一無是處。
(4)不能情緒失控或是發火。
(5)不要隻說自己的事,免得別人覺得好像隻有你的事才最重要。
(6)不要一味地貶低自己,過分謙虛就是虛偽的表現。
(7)不要過於直率,而令別人感到不愉快或是尷尬。當然除非你是想使用一下“激將法”,以便使談話達到預期的效果。
提問的藝術
提問可以讓一個人在交際活動中處於主動地位。決定對方說什麼,怎麼說,也決定了雙方的交談程序和交際氣氛。所以若想讓提問具有一定的控製能力,就要懂得提問的禮儀。
提出問題要因人而異。對性格直爽者,不妨開門見山,對脾氣倔強者,要迂回曲折,對平輩或晚輩,要真誠坦率;對文化較低者,要問得通俗;對心有煩惱者,要體貼諒解,問得親切。對於較重要的交談,要想好順序、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最後問什麼。總體上要問哪些事,心中要有數,力求發問的最佳效果。兩人問答時,氣氛是緊張還是融洽,對交際效果很有影響。交際氣氛可由提問的問題和方式來控製。問什麼,怎麼問,話題的選擇是一大關鍵。要使對方樂於答話,應選他擅長的來說,提問也是如此。有時人們提問不是要對方解疑,而是要對方聽自己表達。這就有個由自己提問到自己表達的轉變過程。可以用一個問句誘導對方說出自己要他說的話,然後接過話頭,表達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也可以不立刻說出自己的觀點,而是步步設問,讓對方順著自己的思路作出肯定的答複,最後服從自己的思想。
交談中不善提問,常使交談失敗。問句按句式分為是非問、選擇問、一般問、特殊問等類型,這就有個選擇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先避開中心問題,從對方熟悉而願意回答的問題入手,邊問邊分析對方反應,再巧妙地引出正題。
另外,提問要適可而止。問題必須使對方樂意回答。問話後要察顏觀色,從對方反應中獲得信息反饋。對方低頭不語或答非所問,可能是表示他不感興趣或不能回答。這時就要換個提法再問,對方麵露難色或有疲勞厭倦感,應適可而止。
對幼兒提問的藝術
對幼兒提問時要激發幼兒的興趣,引起懸念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幼兒注意力後再提出問題,先提問,幼兒舉手後點名,先思考再回答,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與良好的習慣。提問的時候要注意,不同水平的問題請不同能力的幼兒來回答,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利用恰當的表情來對幼兒的回答加以肯定或否定,並對幼兒的回答做及時鼓勵、表揚,使他們感受到回答問題的樂趣。
插話的禮儀
在談話中,要想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就必須能以適當的方式參與到他人談論的話題中去,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時,要想自己的插話被人接受,而不被人討厭,還應該懂得插話的禮儀。
插話要善於抓住時機,掌控交談節拍。插話不是爭話,壓住別人的話頭硬發表自己的意見,會令人反感。因此要等別人把話說完,在交談的間歇處及時發話。因為在對方說話的間歇,很自然得體地將自己的話簡短說出,就不會使人感到你輕視他或不耐煩。恰當的插話會引起對方的注意,停止自己的言談,讓你先說。另外,交談是多邊的交流活動,作為談話中的一員,談話內容應服從於統一話題。如果插話違背對方原意;未聽明白就下結論;或抓得不著邊際,轉移話題;或搶過話頭,顯示自己更高明等,就會有不尊重的味道,鬧不好會引起爭執,不歡而散。插話時也可以從前麵的談話中抓住一點作為源頭,將別人的話作一小結,然後發表己見,把話題推向實質性階段。同時要注意,當交談進入你最熟悉最有真知灼見的內容時,千萬不要失去機會,說就要說得別人心服口服,無關緊要的話不說也罷。這樣的插話就顯得協調、合拍,就等於駕馭了交談局麵。
插話應以交換意見的語氣進行,談自己的認識,應該多用些“我以為”、“我覺得”較好,這樣可以增加交談的探討氣氛。別人談話時,用“聽我說”,“你知不知道”一類的話,打斷對方的談話,未免粗暴。插話應根據交談的特定語境,選擇獨特角度,發表獨到見解,力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此言一出,大家聽得入迷,能激起大家的興趣,並把話題引向縱深,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老調重談、人雲亦雲很難吸引別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是討論性的交談,—般不要與人爭辯。如果對方反駁你的意見,沒有必要急躁、惱怒,從容說出自己的道理便是。否則,即使你說得很有理,其他在場的人也不會支持你。
求職麵試時最好不要插話回答
有的求職者為了獲取主考官的好感,總喜歡搶著表現自己,比如在談話上往往喜歡試圖控製對方。這樣一來兩人的表現變得像是在做一場虛假的交易,很可能一事無成。聰明的求職者往往是順其自然。應該說愛插話者的真正目的也許是出自好心,但人們往往非常討厭這種現象。因而,在求職麵試時,無論當時多麼激勵興奮,無論見解多麼獨道超群,無論別人的看法或觀點多麼不夠成熟或近於荒謬,求職者都必須盡量避免插嘴。隻有這樣,主考官才不致於因為你的打岔而感到心中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