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於落地”的如釋重負

2007年開始的市場連續調整,讓那些一直在痛苦等待中無所適從的基金經理們終於舒了一口氣。下跌雖然痛苦,但和以往失去理性的狂漲相比,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們寧願選擇通過下跌來擺脫源源不斷的投機性資金的幹擾。在市場大幅調整的情況下,多位基金經理都表示,本次調整將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過快上漲給基金經理們帶來的操作困難。

一位在近日基金淨值損失較大的基金經理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傳出的聲音十分輕鬆:“前麵漲得確實太快,把淨值中的泡沫調下來是好事啊。”

兩天前,多數基金經理的心態還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麵,市場普漲把股市推向狂躁,作為經受過市場洗禮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普遍認同當前的股市已經出現了局部過熱,泡沫正在滋生,但對後市長期增長的堅定信心又使大家不願意也不敢輕易地減低倉位。因為在藍籌股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基金重倉的個股目前仍是市場相對稀缺的品種,基金經理擔心一旦減持籌碼後,很快需要以更高的代價買回來,或者根本買不回來。

“調整是好事,是對不理性因素的消化”,中郵基金副總經理王文博向一位擔心淨值損失的朋友解釋。王文博認為目前的調整不會對市場的整體向上走勢構成任何改變,隻會使市場更加穩健。他認為絕大多數基金經理會繼續采取“買入持有”策略,因為在板塊輪動加快的情況下,基金一般不會跟隨市場節奏頻繁調倉,但為了應對未來市場更大的波動,應該適當增加一部分防禦性的品種。

新世紀基金投資總監向朝勇在本次調整時心情很好,大有“另一隻靴子落地”後的感覺。他認為本次調整不會影響基金經理的操作思路和倉位配置,並判斷一些市場一致看好的個股的調整可能創造買入的時機。“我們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投資最好的上市公司,克服恐高心理,充分分享這種增長”。

其實本次調整基本是在基金經理們的預期中到來的,在受訪基金經理中幾乎沒有人會對此感到意外:

——基金裕隆認為,資金會繼續推高滬深股市,牛市中將會出現一定級別的調整,但持有能夠保持長期增長的股票仍將帶來良好的回報。

——基金鴻陽則指出,此輪A股市場牛市的起因和維持都取決於股改和彙改,隻要這兩個根本性的製度變遷因素沒有消失,此輪牛市就不會結束。

——基金同益的觀點略顯謹慎,但也並不悲觀。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認為:“經曆了大幅上漲之後,目前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多數公司處於估值合理的區間,甚至部分行業和公司已進入全球估值的高位區域,市場短期的風險較前期有所增大,但基於對市場中長期的樂觀看法,我們認為市場的風險將更多體現在行業和個股的分化走勢上,而非指數的大幅下跌。”

2007年1月底在北京召開的華安基金機構投資者年會上,麵對機構持有人對市場的擔心,華安基金的幾位明星基金經理就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如果不想錯過股市的黃金上漲期,買入持有、不判斷頂部是最好的方法。

路透社2007年3月份的全球基金經理人月度調查顯示,2月下旬源自中國的股市大幅下跌及之後長達一個月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並未衝擊基金經理人對股市的信心。其中美國基金經理人看好中國股市及其他亞洲股市,除配置的投資比重較2月調查時提高外,他們還表示未來幾個月將繼續加碼。

這項調查在3月下旬完成,共訪問44位分屬美國、歐洲、日本及英國的基金經理人。受訪者整體配置股市的投資比重在3月的調查中為60.8%,較2月時的60.7%幾無變動,顯示其信心未受影響。

美林集團分析師認為,這些信息顯示基金經理人普遍把2月下旬開始的股價下跌看作單純的技術性修正,而非經濟基本麵上的重大變化。受訪者整體配置債券的比重,由2月時的32.5%降至31.7%,而現金比重則由4.3%提高到4.5%。

多數接受調查的基金經理表示,亞洲股市才剛開始顯示上升趨勢,中國和印度都達到了關鍵的起飛點。摩根大通中國投資策略研究主管兼首席經濟師龔方雄近期也指出,不少歐美投資者仍在等待機會,在投資組合中增持中國股票,當中包括內地A股和香港上市的H股,由於2006年很多歐美基金對中國的投資仍未滿倉,使他們錯失了中國牛市中大賺特賺的機會。現在隻等他們對美國進入衰退的戒心消退,中資股可望再度掀起熱浪。

據統計,從2007年1月至3月29日,亞洲股市除香港呈小幅下跌外,其餘地區皆為上漲,尤其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股市的漲幅最為可觀;中國股市第一季度漲幅達到22%,馬來西亞股市第一季漲幅達13%、新加坡股市漲幅8%,日韓股市雖然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但走勢仍算平穩。

“賣還是不賣?”

“不賣!”

這已成為中外多數基金經理的普遍心態。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認為,在2007年出現20%~30%的調整幅度是正常的。投資者需要提高風險預期,而基金經理應該穩定自己的心態。在流動性溢價、人民幣升值、人口紅利趨勢不改變的情況下,每一次調整往往都可能成為投資的機會。

震蕩究竟意味著什麼

大盤加速拉升其實也是市場風險快速積累的過程。北京首證認為,證券市場中,當行情溫和震蕩上升的時候,行情的運行是非常良性的,但一旦行情出現連續的加速拉升,則市場的風險也將快速積累,並導致行情的加速夭折。因此,行情的必要休整有利於牛市行情的進一步良性發展。但問題是,市場確實出現了過熱的投資衝動。一些投資者錯誤地認為,目前股市就是一個搶錢的場所,甚至出現了抵押房產貸款買股票的行為。

一個加速拉升的行情也意味著市場將迅速接近中期頂部,加速的攻擊行情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在轉向反麵,因此充分的震蕩是非常必要的。短期內大盤的寬幅震蕩其實就是快速釋放市場短期風險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行情短線的震蕩也是保護投資者的過程,證券市場的牛市需要廣大投資者的積極參與,而近期的牛市行情也是建立在廣大投資者踴躍介入的基礎之上的。從有關信息來看,近期幾乎每天都有幾萬戶投資者新開股票賬戶,而投資基金的發行也是異常火爆。但問題是,很多沒有一點投資知識的老百姓都盲目衝入證券市場。要知道,證券市場並非是一個搶錢的地方,市場背後的風險是異常巨大的,市場加速拉升之後將迅速接近頂部,隨後而來的將是慘烈的震蕩殺跌走勢,而未來股指期貨的推出將進一步加大市場風險,這樣很多沒有經驗的新股民也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短線的震蕩一方麵是快速釋放短期風險,另一方麵也讓很多股民過熱的頭腦適當降降溫,讓很多新股民意識到證券市場的風險。並且使其操作更加理性,在證券市場中生存更長時間,從而充分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的成果及牛市行情的喜悅。同時,近期的震蕩也有利於牛市行情延續更長時間,運行更加健康。

牛市性質沒有任何改變

A股震蕩加劇的市場行情並未影響到中信基金首席策略師王江平對2007年股票市場持有的樂觀投資態度。

基於對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已進入相對高位區域水平的判斷,王江平認為,從中長期看,中國股票市場投資機會良好。這是因為,無論從上漲空間還是從上漲動力方麵而言,2007年的股市依然是個牛市。如果說2006年推動市場上漲的四個核心因素分別是股權分置改革、新股發行、業績動和估值水平提升的話,那麼這些因素在2007年依然存在或者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