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好品德帶來好人生1
富蘭克林的時間觀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出色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物理學家。
富蘭克林曾經在《新英格蘭報》承擔排字、校對等工作。有一天,在富蘭克林所在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
“一塊錢。”店員回答。
“一塊錢?”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一塊錢。”
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於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一塊兩毛五。”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塊兩毛五?你的店員剛才還說一塊錢一本呢!”
“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一塊錢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
“一塊五。”
“又變成一塊五?你剛才不還說一塊兩毛五嗎?”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一塊五。”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這位著名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誌者,時間就是金錢。我們學習、辦事是否高效從來都是與我們對時間的態度是否端正,使用時間的方法是否合理分不開的。
一方麵,一個珍惜時間、善於使用時間的人必然是高效的。對於那些成功者而言,他們的第一個共性就是:珍惜時間的價值,更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時間。
另一方麵,講究學習工作的方法也是獲得高效的一個有效途徑。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並不是他不珍惜時間,辦事拖拖拉拉,而是因為他沒有掌握辦事的方法,在一種比較笨的方法中浪費了時間,當然就不能高效了。
這代表一束花
有一個人在擁擠的車潮中駕車緩緩前進,在等紅燈時,一個衣服襤褸的小男孩,敲著車窗問他要不要買花,他拿出十元錢買花。這時綠燈已經亮了,而後麵的人正猛按喇叭催著,因此他粗暴地對正問他要什麼花的男孩說:“什麼顏色都可以,你隻要快一點就好。”
那個男孩十分禮貌地說:“謝謝你,先生。”在開了一小段路後,為自己剛才的粗暴無禮,他有些良心不安。他把車停在路邊,回頭走向孩子表示歉意,並且又給了男孩十元錢,要他自己買一束花送給喜歡的人。男孩笑了笑並道謝接受。
當他回去發動車子時,發現車子出現了故障,怎樣也發動不了,在一陣忙亂後,他決定步行找拖吊車幫忙。這時,一輛拖吊車已經迎麵駛來,他大為驚訝,司機笑著對他說:“有一個小孩給了我二十元,要我開過來幫你,並且還寫了一張紙條。”他接過紙條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這代表一束花”。
利與義
春秋時期,列子窮困潦倒。鄭相子陽的賓客向子陽薦舉列子,子陽就派人送他數十車的穀子,列子再三拜謝而拒絕了。
使者走後,列子的妻子對他捶胸頓足地埋怨說:“聽說有道的人的家室,生活都能安樂幸福,可現在我餓得麵黃肌瘦。相國讓人送給你糧食,你卻不接受,這豈不是命中注定要窮困一輩子嗎?”
列子卻笑著對妻子解釋說:“我之所以拒收相國的糧食,是因為相國並不是自己真正了解我,而是聽信了別人的話才給我送穀子。以後,他也會因聽信別人的話怪罪於我。這是我不接受的原因。況且接受別人的供養,不為別人排憂解難,是不義;為他效命,可替相國這種無道的人去犧牲,哪裏算是義呢?”
後來,鄭國人民果然發難,殺了子陽。在“利”與“義”之間,作出何種選擇,是見利忘義,還是舍利求義,是經常用來衡量一個人品行高下的標準。列子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清醒地看到了“無道的”子陽的本來麵目,不為小利所動。
隻有一條腿的鴨子
王府裏有個極好的廚師,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鴨,深受王府裏眾人的喜愛,尤其是王爺,更是倍加賞識。不過,這個王爺從來沒有給予過廚師任何鼓勵,使得廚師整天悶悶不樂。
有一天,王府有客人從遠方來,王爺在家設宴招待貴賓,點了數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爺最愛吃的烤鴨。廚師奉命行事,然而,當王爺夾了一條鴨腿給客人後,卻找不到另一條鴨腿,他便問身後的廚師說:“另一條腿到哪裏去了?”
廚師說:“稟王爺,我們府裏養的鴨子都隻有一條腿!”王爺感到詫異,但礙於客人在場,不便問個究竟。
飯後,王爺便跟著廚師到鴨籠去查個究竟。時值夜晚,鴨子正在睡覺,每隻鴨子都隻露出一條腿。廚師指著鴨子說:“王爺您看,我們府裏的鴨子不全都是隻有一條腿嗎?”
王爺聽後,便大聲拍掌,吵醒鴨子,鴨子當場被驚醒,都站了起來。王爺大笑說:“鴨子不全是兩條腿嗎?”
廚師說:“對!對!不過,隻有鼓掌拍手,才會有兩條腿呀!一個從不知道賞識自己,也不會賞識別人,更沒有得到過周圍人賞識的人,其人格注定是缺失的,生活一定是灰暗的。
學會賞識他人,這是人生的一個美好的情懷,也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前提。我們知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點和缺點,學會賞識他人,就是要多看看他人的長處和優點,才能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有些人看起來很愚鈍,很不起眼,但我們不要忘記,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應該得到讚美和欣賞。
請讓別人的生活因為有了你的讚美和欣賞而更加美好。為你點亮一盞燈
冬天的夜晚,來很得早。
電話鈴響了。
一個稚嫩的聲音:“是卡爾老師家嗎?”
“我就是。”卡爾急忙應道。
打電話的是卡爾班上最調皮的男孩。
“明天一早,米娜要轉學回老家。大家商量明早6點在學校為她送行。您能來嗎?”
“當然!我一定準時到達!”一瞬間,卡爾好像看到了電話那頭甜美的喜悅。
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在坐落在山腳下猶如荒島的小學校,天一黑,老師們都要結伴而行……卡爾的心亂極了,再想已沒有可能。卡爾細數著鍾表嘀答,總算熬過了這一夜。
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衝出家門,冰冷的黑土,呼嘯的寒風,吞並著深沉的夜色撲麵而來。奇怪的是,恐懼並沒有像想象中那樣包圍著卡爾。卡爾加緊步子,心裏盤踞著的隻有一個念頭:“願孩子們安全!”卡爾一口氣爬上了陡坡。
幾聲清脆的童聲離卡爾越來越近。一個女孩驚喜地發現了卡爾。幾個同學如歡奔的羔羊朝著他跑來,卡爾張開雙臂想要將他們全部擁在懷裏,告訴他們他有多麼擔心。
校園裏一片漆黑,隻有傳達室裏透出一點光亮。叫醒了值班的師傅,卡爾來不及過多地解釋,隻點點頭表示歉意。當一個個並不明亮的燈泡被點亮時,他們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一個男孩告訴卡爾:“打開燈,所有山坡下和山上的同學很容易看到教室的亮光,他們就不會害怕了。”望著這些天真無邪的麵孔,卡爾眼睛濕潤了。卡爾要去接沒來的同學。站在土坡上,寒風撩撥著他的頭發,冷極了!卡爾心裏一遍遍地呼喊:“孩子們,快讓我看到你們!”焦急、企盼、憂慮交織在一起,眼淚凍結在他的眼裏。
遠處,山坡上傳來一群孩子的說話聲。卡爾激動得快要跳起來。
幾個孩子揮舞著雙臂向學校飛奔而來,大大的書包在他們身後一顛一顛。黑暗中閃爍著點點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們精心趕製了一夜的賀卡。
“老師,已到25人,還有35個同學沒來。”不知何時,卡爾身後已站著一大群孩子。
“那好,我們一起來等!”幽深的小土坡下疾步跑來一個黑影,跳躍的兩條麻花辮在夜裏格外醒目。
“是米娜!”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歡呼。米娜飛奔著撲進卡爾懷裏。
“老師,我媽媽病了,我必須回老家讀書。剛才我老遠就看見教室裏的燈,我知道您來了。”卡爾緊緊抱著她,什麼也說不出。
天空吞沒了最後一顆星星。晨曦裏,校門口站齊了卡爾的60個孩子。他們注視著彼此凍紅的鼻尖和臉蛋兒,在噴吐出的每一口霧氣中會意地笑了。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陽還要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