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好品德帶來好人生1(2 / 3)

是的,雖然在冬季,卡爾卻收獲了。真心付出,收獲真情,也許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和最公平的“交易”了。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對他人有所期待有所要求,可當我們在有這份期待之前,是否願意先為他人著想一番呢?

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個還在上中學的女孩,因為母親得了重病,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就希望利用暑假時間打工掙點錢。她來到一家公司應聘,那家公司看了她的簡曆沒怎麼考慮就拒絕了她。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低頭一看原來椅子上有一顆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鎮紙石,於是拿起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鍾後,公司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到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永恒的承諾

新澤西的一名礦工在下井刨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隻發放了一筆撫恤金,不再過問他妻子和兒子以後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喪夫之痛後又麵臨著來自生活上的壓力,由於她無一技之長,隻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家鄉那個閉塞的小鎮去。這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礦工餐廳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上開個麵包店,賣些麵包,說不定可以維持生計。

礦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答應了。

於是她找人幫忙,麵包店就開張了。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8個人。時間推移,買麵包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但最少時卻從未少過8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時間一長,礦工的妻子都發現自己丈夫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下井之前必須吃一個麵包。妻子們百思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礦工的隊長在刨煤時被啞炮炸成重傷。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買一個麵包。這是我們隊8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怎麼生活?咱們不幫誰幫。”

從此以後每天的早晨,在眾多買麵包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唯一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8個人。

時光飛逝,當年礦工的兒子已長大成人,而他飽經苦難的母親兩鬢花白,卻依然用真誠的微笑麵對著每一個前來買麵包的人。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善良。

更重要的是,前來光臨麵包店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8個人。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8顆金燦燦的愛心。守信之人,別人就願意與他合作。守信,會使人對你產生敬意,也因之會使人願意公平地與你合作。與一個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慮到有失信的危險,人們通常會把合作的費用提高,以防萬一。

到底誰聰明

國王獅子生病躺在洞穴裏,除了狐狸以外,所有的動物都來探望國王的病。狼就利用這個機會對獅子說狐狸的壞話。

狼正在說狐狸一點也不尊敬國王,所以都不來探病時,狐狸來了,剛好聽到狼說的最後幾句話。獅子看到狐狸來了就大吼,狐狸請求給他解釋的機會,然後對獅子說:“在所有動物中,還有誰比我更關心您的病情呢?我到各處去找醫生,問他們該如何醫您的病,現在終於找到治病的方法了。”

獅子命令他馬上說出來,狐狸回答說:“活剝狼的皮,然後趁熱披在身上。”

因此,狼馬上就被撕裂開來,狐狸笑著說:“不要唆使主人產生惡念,應該灌輸好念頭才是!”當你在詆毀別人的時候,別人已經將你推進了不可掙紮的生命漩渦。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生命過程,最重要的是擁有一顆純潔清淨的心靈。

“愛人者,人亦愛之”。隻有學會為他人著想,不去傷害別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自己有困難時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無論在任何時候,千萬不要想著去危害別人。

近代學者王湘綺先生,寫有一副語淺意深的佳聯:“戳破窗紙容易補,敗壞道德最難修。”

一個道德敗壞的人無論如何是做不出大事業來的,培養一個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人遠遠要比培養一個心底邪惡的人更值得。

傷害他人的代價

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艙裏藏著一隻大老鼠。這隻老鼠偷吃船夫的糧食,咬壞船夫的衣物。船夫恨得咬牙切齒,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裏去。

然而,老鼠有它的辦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領,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裏去,還要把船夫的糧食也搬到洞裏藏起來。結果可想而知。這隻老鼠沒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僅毀了船,而且毀了自己。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傷害是把雙刃劍,當你傷害了別人時,自己也將承擔傷害帶來的惡果。也許這結果比你對他人的傷害還要深,還要痛。

感恩一隻手

感恩節快要到了,一位教師要求小學生畫下最讓他們感激的東西。能使這些窮人家孩子心存感激的事物一定不多,教師猜他們多半是畫桌上的烤火雞或其他食物。當看見杜格拉斯的圖畫時,教師十分驚訝,那是以童稚的筆法畫成的一隻手。

誰的手?全班都被這抽象的內容吸引住了。

“我猜這是上帝賜食物給我們的手。”一個孩子說。

“一位醫生的手。”另一個孩子說。

“不,應該是一位農夫的手。”又一個孩子說。

全班都安靜下來,繼續做自己的事,教師過去問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誰的手。

“老師,那是你的手。”孩子低聲說。

教師這時才猛然記起自己經常在休息時間,牽著孤寂無伴的杜格拉斯散步。她也經常如此對待其他孩子,但對杜格拉斯來說卻特別有意義。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

莎士比亞說:“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還要尖利。”

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親人,感謝朋友,感謝對手……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在平凡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真正會享受生活的人。

三封感恩信

早晨,洛杉磯的一家旅館裏,三個黑人孩子,正在餐桌上埋頭寫著感恩信。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老大在紙上寫了八九行字,妹妹寫了五六行,小弟弟隻寫了兩三行。仔細看其中的內容,卻是諸如“公園的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之類的簡單語句。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心靈中感覺很幸福的點點滴滴。

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大恩大德,隻知道對於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應心存感激。他們感謝母親辛勤的工作,感謝同伴熱心的幫助,感謝兄弟姐妹之間的關心愛護……他們對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直以來,感恩在人們心中是感謝“恩人”的意思。其實,“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你是不是付出了愛

安德魯在一座城市當建築工人,當時經濟危機已經蔓延到每個角落,因此,他的生活很艱苦。為了生存,他每天跟磚塊、水泥、鋼筋打交道,特別勞累。體力上還能支撐,但飲食實在是差得很。每天三頓飯都是硬邦邦的麵包。菜是白水煮菜葉,一點油花也看不到。剛好,工地的旁邊,也不知是誰家種了兩壟蔥,綠綠的,嫩嫩的,每到吃飯的時候,工人們就去拔些,回來就著麵包吃。剛開始拔的時候,安德魯他們就像做賊一樣,生怕被人發現了,因為偷東西畢竟是件丟臉的事情,哪怕僅僅是偷了幾棵蔥。然而,每次就餐的時候,他們又常常抵製不住誘惑,因為有這幾根蔥,飯就香甜許多。

終於,有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被人發現了。那是一個拾荒的老女人。她當時怔在那裏,表情木訥地盯著他們看了半天。建築工人們見是她,都不慌不忙地從地裏走出來。因為這個老女人,經常來工地上拾破爛。有人還說:“也不知是誰家種的蔥,就麵包吃,挺好的。”老女人哦了一聲,點了點頭,說:“也是的,也是的。”

眼看著蔥一天天的少了,一天中午他們再去拔蔥的時候,旁邊不知什麼時候又新種了幾壟,土還蓬鬆著呢。安德魯他們對這個變化惶恐不安,因為不知道主人家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有人說:“該不是在‘釣魚’吧?”大家覺得有道理。不過,沒老實了幾天,安德魯他們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因為這個工地上,除了老女人,實在沒有其他什麼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