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幸福是一種選擇(1 / 3)

第四輯幸福是一種選擇

天使給予的幸福

有一個天使時常到凡間幫助人,因為他喜歡那被人感激的幸福的滋味。

一天,天使遇到一個農夫,農夫的樣子非常苦惱,他向天使訴苦:“我家的水牛剛死了,沒它幫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業呢?”於是,天使賜他一頭健壯的水牛,農夫很高興,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天,天使遇到一個旅人,旅人非常沮喪,他向天使訴說:“我的錢被騙光了,沒路費回鄉。”於是,天使給他足夠的路費,旅人很高興,天使在他身上也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過了幾天,天使又遇到一個作家。作家年輕英俊,有才華且富有,他的妻子貌美而溫柔,但他卻對天使說他不快樂,要天使給他幸福。

天使想了想,說:“我明白該做什麼了。”然後,他把作家所擁有的都拿走了:他拿走作家的才華,毀去他的容貌,奪去他的財產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這些事後,便離去了。

一個月後,天使回到作家的身邊,把他從前的一切還給他。過了一段時間,當天使再次去看作家的時候,作家和妻子一起快樂地生活著,天使再次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我們總是不快樂,因為我們並不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總在為得不到的東西煩惱。其實,人的一生應該隻有兩大目標:第一,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第二,享有你得到的東西。隻有聰明的人,才能實現第二個目標。

用心感受生命,珍惜活著的感覺。

上帝也有風險

一個靈魂要求上帝派給他一個最好的“形象”。

上帝回答:“你準備做人吧。”

“做人有風險嗎?”靈魂問。

“有,勾心鬥角、殘殺、誹謗、夭折、瘟疫……”上帝答。

“另換一個吧!”

“那就做馬吧!”

“做馬有風險嗎?”

“有,受鞭笞、被宰殺……”

他又要求換一個。換成老虎,得知老虎也有風險。再換成植物,了解植物也是存在風險的。

“啊,恕我鬥膽,看來隻有您上帝沒風險了,我留下,在你身邊吧!”

上帝哼了一聲:“我也有風險,人世間難免有冤情,我也難免被人責問……”說著,上帝順手扯過一張鼠皮,包裹了這個魂靈,推下界來:“去吧,你做它正合適。”

這幅畫的名字叫快樂

有個人家中掛了一幅畫,這幅畫是一張白紙,上麵劃有一滴墨點,一位客人進來看到了,奇怪地問:“你們家怎麼把墨點掛在牆上?”

這人笑答:“這幅畫的名字叫快樂,整張白紙都寫滿快樂,墨點隻表示一點點痛苦。”

客人又問:“去掉墨點,不就都變成快樂了嗎?”這人說:“去掉痛苦就顯不出快樂了。問題是,不要讓墨點遮住你的眼睛。”快樂的人生不是去享受別人給你的快樂,而是在忍受痛苦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人生是快樂與痛苦的交響曲。有些父母隻是一味給予孩子快樂,自己去承擔痛苦,其結果是孩子並沒有感到快樂,因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麼。

適當給予孩子一些小痛苦吧,那樣會讓他們真正懂得快樂人生的含義。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艾迪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他性格孤僻、不求上進,總是穿著髒兮兮、皺巴巴的衣眼,頭發從來都不梳理,一張臉上毫無表情,兩隻眼睛也像玻璃球似的,呆滯無光。他的眼神總也不能集中,上課的時候總是分神。每當他的老師珍妮小姐和他說話時,他總是用最簡單的“是”或者“不是”來回答。

雖然,老師們常說他們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都給予了相同的愛,但是,就連珍妮小姐都覺得艾迪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小男孩,而對他缺少關心。

聖誕節的時候,珍妮小姐收到了許多禮物,其中就有艾迪送的,那是一個用褐色印著花紋的包裝紙包起來的盒子。盒子外麵的緞帶上寫著:“送給珍妮小姐”。

當珍妮小姐打開盒子的時候,有兩件東西從裏麵掉了出來,那是一對普通的手鐲,另外一件是一瓶廉價的香水。

其他同學見狀,不禁議論紛紛,他們嘲笑艾迪送如此可笑的禮物給美麗的珍妮小姐,但是,珍妮小姐馬上戴上了這對手鐲,並灑了一些香水在手腕上。然後,她伸出手臂讓學生們聞了聞,並問:“怎麼樣?這香水是不是很好聞,很香啊?”

剛才的嘲笑聲沒有了。這時珍妮小姐注意到,艾迪臉上露出一絲難得一見的微笑。

那天放學以後,大家都走了,隻剩下艾迪。他緩慢地走到珍妮小姐身旁,輕聲說:“珍妮小姐,我媽媽的手鐲戴在您的手上真的很漂亮。我很高興您能喜歡我送的禮物。”

看著艾迪漸漸走遠的背影,珍妮小姐感到眼眶忽然有些濕潤了,她為自己以前對艾迪的做法感到非常內疚。

聖誕節之後的珍妮小姐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像一個美麗的天使。她幫助所有的孩子,特別是那些愚鈍的學生,尤其是艾迪。

終於,在那一學期結束的時候,艾迪的學習成績趕上了大多數同學,甚至還超過了一些人。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珍妮小姐想起了這句話。人人都要有一顆誠實的心,它將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沙漠中尋找“繁星”

一個叫塞爾瑪的美國年輕女人隨丈夫到沙漠腹地參加軍事演習。塞爾瑪整天孤零零地一個人留守在一間集裝箱一樣的鐵皮小屋裏,天氣炎熱,周圍隻有墨西哥人與印第安人。因為他們不懂英語,也無法進行交流。她寂寞無助,煩躁不安,於是寫信給她的父母,想離開這鬼地方。

父親的回信隻寫了一行字:“兩個人同時從牢房的鐵窗口望出去,一個人看到泥土,一個人看到了繁星。”塞爾瑪開始沒有讀懂其中的含義,反複幾遍後,才感到無比的慚愧,決定留下來在沙漠中去尋找自己的“繁星”。

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積極地麵對人生。她與當地人廣交朋友,學習他們的語言。她付出了熱情,人們也回報了她熱情。她非常喜愛當地的陶器與紡織品,於是人們便將舍不得賣給遊客的陶器、紡織品送給她作禮物。塞爾瑪很受感動。她的求知欲望與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讓人癡迷的仙人掌和許多沙漠植物的生長情況,還掌握了有關土撥鼠的生活習性,觀賞沙漠的日出日落,並饒有興致地尋找海螺殼……她為自己的新發現而激動不已,她於是拿起了筆。一本名為《快樂的城堡》的書兩年後出版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不同的行為方式造就不同的個性,而不同的個性最終鑄造不同的人生。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僅憑“樹大自然直”的妄想是不可能的。你必須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才能最後完成對自己完美個性的塑造。

一樣的人,一樣的童年,一樣的成長。但不同的做事原則帶給我們不同的人生。你想要怎樣的一種生活?決定權隻在你手中。

從破產到富豪榜

1916年,霍希哈初涉股市後就以自己的全部家當買下了大量雷卡爾鋼鐵公司的股票,他原本希望這家公司將走出經營低穀,然而,事實證明他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霍希哈沒有注意到這家公司的大量應收賬款實際已成死賬,而它背負的銀行債務即使以最好的鋼鐵公司的業績水平來衡量,也得30年才能償清。

結果雷卡爾公司不久就破產了,霍希哈也因此傾家蕩產,隻好從頭開始。

經過這次失敗,霍希哈一輩子都牢記著這個教訓。1929年春季,也就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大股災和經濟危機來臨的前夕,當霍希哈準備用50萬美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一個席位的時候,他突然放棄了這個念頭。霍希哈事後回憶道:“當你發現全美國的人們都在談論著股票,連醫生都停業而去做股票投機生意的時候,你應當意識到這一切不會持續很久了。人們不問股票的種類和價錢瘋狂地購買,稍有差價便立即拋出,這不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好兆頭。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拋出,結果淨賺了400萬美元。”這一明智的決策使霍希哈躲過了滅頂之災。而在隨後的16年中,無數曾在股市裏呼風喚雨的大券商都成了這次大股災的犧牲品。

霍希哈的決定性成功來自於開發加拿大亞特巴斯克鈾礦的項目。霍希哈從戰後世界局勢的演變及原子能的巨大威力中感覺到,鈾將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項戰略資源。於是,從1949年到1954年,他在加拿大的亞大巴斯卡湖買下了470平方英裏的土地,他認定這片土地蘊藏著大量的鈾。亞特巴斯克公司在霍希哈的支持下,成為第一家以私人資金開采鈾礦的公司。然後,他又邀請地質學家法蘭克·朱賓擔任該礦的技術顧問。

在此之前,這塊土地已經被許多地質學家勘探過,分析的結果表明,此處隻有很少的鈾。但是,朱賓對這個結果表示懷疑。他確認這塊地上藏有大量的鈾。他竭力向十幾家公司遊說,勸它們進行一次勘探,但是,這些公司均表示無此意願。而霍希哈在聽取了朱賓的詳細彙報之後,覺得這個險值得去冒。

1952年4月22日,霍希哈投資3萬美元勘探。在5月份的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他得到報告:在78個礦樣中,有71塊含有品位很高的鈾。朱賓驚喜得大叫:“霍希哈真是財運亨通。”

霍希哈從亞特巴斯克鈾礦公司得到了豐厚的回報。1952年初,這家公司的股票尚不足45美分一股,但到了1955年5月,也就是朱賓找到鈾礦整整三年之後,亞特巴斯克公司的股票已飛漲至252美元一股,成為當時加拿大蒙特利爾證券交易所的“神奇黑馬”。

在加拿大初戰告捷之後,霍希哈立即著手尋找另外的鈾礦,這一次是在非洲的艾戈瑪,與上一次驚人相似的是,專家們以前的鑽探結果表明艾戈瑪地區的鈾資源並不豐富。

但霍希哈更看中在亞特巴斯克鈾礦開采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法蘭克·朱賓的意見,朱賓經過近半年的調查後認為,艾戈瑪地區的礦砂化驗結果不夠準確。如果能更深地鑽入地層勘探,一定會發現大量的鈾床。

1954年,霍希哈交給朱賓10萬美元,讓他正式開始鑽探工作。兩個月以後,朱賓和霍希哈終於找到了非洲最大的鈾礦。這一發現,使霍希哈的事業躍上了頂峰。

1956年,據《財富》雜誌統計,霍希哈擁有的個人資產已超過20億美元,排名世界最富有的前100位富豪榜第76位。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當失敗的可能性大時,卻偏要去做,那自然成了冒險。商戰的法則是風險越大,利潤越多。因此每個成功的商人必定具有樂觀的風險意識。

敢於冒險,是一個人成材的前提,性格的執著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幾乎所有的政治家和企業家,都有著多次冒險的經曆。我相信你不是那樣的人

馬克是一個德性不好的人,好吃懶做不算,還有偷偷摸摸的習慣,所有人都很討厭他,因為他借了人錢不還不算,還總是拿去賭博。所以周圍的人幾乎沒人再借錢給他,即使想做個小買賣他都沒有錢。於是他跑到一家遠房親戚家借錢,那是他第一次向她張口,他以為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底細。

馬克很順利地拿到了錢,在轉身要走的一刹那,她叫住了他:“曾有人打電話告訴我說你不會還錢,讓我不要借給你,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樣的人,也許他們對你有誤解。”

在聽到這句話之前,他是準備拿這1000美元去賭博的,贏了就吃喝玩樂,輸了再找人借。但這句話給了他很大的震動,他沒有說話,關上門走了。然後他離開了家鄉,到外地打工去了。

半年後,他的親戚收到了他從外地寄來的1000美元。

三年後,馬克衣錦還鄉,把從前欠的錢全部還清了。對於任何人,欣賞是自信成長的動力。不要吝惜你讚美的詞彙,對你來說不重要的一句話、一件事,有可能會改變另一個人的一生。

全郡最聰明的男孩

著名作家卡耐基小時候是一個公認的壞男孩。

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把繼母娶進家門。當時他們還是居住在鄉下的貧苦人家,而繼母則來自富有的家庭。

父親一邊向繼母介紹卡耐基,一邊說:“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已經讓我無可奈何。說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會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壞事。”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繼母微笑著走到他麵前,托起他的頭認真地看著他。接著她回頭對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男孩。隻不過,他還沒有找到發泄熱情的地方。”

繼母的這句話說得卡耐基心裏熱乎乎的,眼淚幾乎滾落下來。就是憑著這一句話,他和繼母開始建立友誼。也就是這一句話,成為激勵他一生的動力,使他日後創造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在繼母到來之前,沒有一個人稱讚過他聰明,他的父親和鄰居認定:他就是個壞男孩。但是,繼母隻說了一句話,便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卡耐基14歲時,繼母給他買了一部二手打字機,並且對他說,相信你會成為一名作家。卡耐基接受了繼母的禮物和期望,並開始向當地的一家報紙投稿。他了解繼母的熱忱,也很欣賞她的那股熱忱,他親眼看到她用自己的熱忱,如何改變了他們的家庭。所以,他不願意辜負她。

來自繼母的這股力量,激發了卡耐基的想像力,激勵了他的創造力,幫助他和無窮的智慧發生聯係,使他成為美國的富豪和著名作家,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麵,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馬克·吐溫也不能使他發笑

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幽默大師,常開別人的玩笑,但有一次反而被人開了一個玩笑。

一天,馬克·吐溫應邀到一個小鎮。演講結束後,—個年輕人來找他,說自己的祖父從來不笑,不管什麼人或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發笑。

“今天晚上,請你帶你的祖父來聽我的演講,”馬克·吐溫信心十足地說,“相信我一定可以讓他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