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領悟獨道的見解
歌德與書的故事
歌德是德國著名的詩人。但是,歌德小時候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僅不愛學習,而且還非常厭惡學習。那時他把學習當作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時小歌德成天隻知道玩,他挨了很多的罵,也挨了不少的打,但是無論他父親怎麼做,都不能讓他安心地學習。
一個偶然的機會,歌德的父親見到了著名人類學家福斯貝先生,他是一個熱衷於兒童教育的人,他講了許多名人受教育的故事給歌德父親聽,歌德父親從他的談話中受到了許多啟發。
回到家中,他對歌德運用新的教育方式,並改變了態度。他跟小歌德講了許多曆史上偉人的故事,並告訴他,那些偉人從小都是愛讀書的孩子。
他的父親一開始也不要求小歌德什麼都聽從他的,他隻是讓小歌德在潛意識裏慢慢地把讀書、學習和偉人聯係在一起,對學習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天,他父親與一個朋友正在談一個流浪漢的故事,當他發現歌德在旁邊時,歌德的父親故意提高了聲音說道:“聽說他小的時候也不愛讀書,隻知道玩,他認為不讀書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長大之後,因為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想找個工作也找不到,隻好變成一個要飯的人了。”
父親的話給了小歌德巨大的震撼,他想,我是要做一個高尚的人,還是要做一個要飯的人呢?第二天,小歌德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主動要求學習,並不顧一切地拚命學習起來。他的行為告訴人們,他選擇了去做一個高尚的人。最後,小歌德成了一個高尚的人,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其實,任何孩子都可能像小歌德一樣做到這樣的轉變的。在終身學習的社會裏,培養熱愛學習的習慣,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要堅持終身學習,就必須熱愛學習,隻有好好學習各種知識才能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乞丐商人
有一個乞丐在地鐵擺鉛筆攤乞討,來了一個商人,丟下一美元,就匆匆離去。一會兒,商人又跑回來,認真地對乞丐說:咱們都是商人,我剛才給你一元錢,忘了拿東西,現在我要拿走。說著,挑了幾支鉛筆走了。
商人的話讓乞丐大為震動,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稱他為商人,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他賣東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嚴。他迅速站起來,彈掉身上的土,開始認真經營起他的筆攤。
幾年以後,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商人。一次,在聚會上,他見到了那位商人,他畢恭畢敬地走過去,向那位商人鞠了一躬,充滿感激地說:“謝謝先生,是你讓我找回了尊嚴!”尊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它可以讓一個乞丐變成商人,也可以讓一個人變成靈魂的乞丐。一個人的心靈世界是靠尊嚴來支撐的,不怕沒有錢,就怕沒有尊嚴。自尊自強能夠讓你享用一生,沒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
心靈成長需要尊嚴,尊嚴是人生的豐碑,尊嚴的豐碑樹立起來,人生就會輝煌,尊嚴的豐碑一旦倒塌,心靈就會被踐踏。
乞丐的人生哲學
幾年前,攝影師傑佛遜在美國的各城市間漫遊,為他的攝影創作尋找素材。就在這次旅行的最後一站西雅圖市,他遇見了蘭迪·麥克理。
蘭迪大約有六七十歲,但看起來像已經超過了100歲。他的披肩長發灰白淩亂,其間夾雜著頭天晚上在窩棚裏睡覺時沾帶的舊棉絮。他的身上烏一塊紫一塊,渾身散發著酒精和尿汗的氣味。
傑佛遜遇見蘭迪時,他正站在西雅圖市中心的人行道上向路人乞討,他麵帶微笑,雙手前伸。其實,他每天都這麼站著,人們從他的身邊來來往往,要麼沒意識到他的存在,要麼幹脆躲著他。
盡管如此,蘭迪的臉上仍然掛著微笑,他的微笑是真誠和令人愉悅的。那天,傑佛遜在一旁觀察了很久,他覺得蘭迪是一個很好的拍攝素材,於是同他談了談,同意付給他一些小費。他很痛快地答應了。
隨後的三天裏,傑佛遜一直躲在暗處拍攝蘭迪·麥克理的生活。他還同以前一樣,站在市中心熙熙攘攘的街口,伸出雙手,麵帶微笑向人們討錢。
第三天下午,來了一位小姑娘,大約六七歲的樣子,穿著整潔合體的衣服,頭上梳著小辮。她走近蘭迪,從後麵輕輕拽了拽他的衣角。蘭迪轉過身,小姑娘伸手將一個東西放到他的手心裏,刹那間蘭迪喜笑顏開。隻見他馬上伸手從口袋中掏出什麼放進小姑娘的手裏,小姑娘也頓時興奮不已,歡蹦亂跳地向不遠處一直望著她的父母跑去。
這個情景是傑佛遜沒有料到的,他激動地連連按下快門,幾乎把其間發生的每一個細節全部拍攝下來。當時他很想立刻從隱蔽處跳出來,看一看一個乞丐和一個小女孩究竟交換了什麼神奇的東西,但他最終還是努力地克製了自己。
當這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傑佛遜終於向蘭迪提起困擾了他一整天的問題。
“很簡單。她走過來,給了我一枚硬幣;反過來,我又送給了她兩枚。”傑佛遜感到很疑惑,問他為什麼這樣做。蘭迪·麥克理攤開雙手解釋道:“我想告訴她:你付出了,你就會收獲得更多。”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你有怎樣的付出,就會有怎樣的收獲,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坐享其成是不會有多大成就的。如果不想付出艱辛的努力,就想獲得成功,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抓住機會來臨的那一天
一位年輕人在超級市場擔任農產品經理,有一次問美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喬·吉拉德:“喬,你是怎麼肯定你正跟機會打照麵的?”這個問題問得好。吉拉德告訴他:“這很不簡單。最好的答案,同時我相信也是個很好的建議,就是相信你的直覺,並且跟著你的感覺走。在我攀登頂峰的途中,我的內心曾經不隻一次有種非常強烈的感覺告訴我該那麼做,於是我便那麼做了。這可能反而導致你踏出錯誤的一步嗎?當然可能。果真如此,那麼就回到起點,再重新出發。然而,大多數時候你的感覺都是對的。”
而一個企業家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能掌握住機會來臨的那一天,隻要一有機會就緊緊抓住不放。多年以前,曾有個撰寫廣告語的人,覺得能夠為一家廣告代理商從事這樣一份工作是相當安定的。他在工作上表現得很出色,而他也知道這一點,同時他在同事間很受敬重。然而有一天,當他有個機會跟另一個從事文字廣告的人,合夥開設一間屬於他們自己的廣告代理公司時,他該不該冒這個風險?他應該下海,還是呆在原有的工作上?最後他決定冒險一試。剛開始的時候,事情並不順利,而這兩個人有好一陣子一直在逆境中掙紮,但這名年輕人卻從不後悔他的舉動。如今,這家廣告代理商已是生意興隆了。
曼迪諾也是放棄原有高薪、安定的工作,轉而去實現他長久以來的夢想。他成立了一家專門教授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的學校,學校的課程都是由他設計的,同時規劃學校所有的設施,如今他的努力在許多大學的校園裏開花、結果。
此外,還有一位專門編寫銷售與提供服務方麵訓練的專業作家,多年來一直在別人的旗下工作。有一天,他認為為自己而寫的時機到了,於是他成立了自己的傳播公司,直接對工商企業提供服務。過去別的傳播公司將他們的標誌打在他所寫的東西上之後賣出,現在他可以打上他自己的標誌了。他這麼做,當然會有一段咬緊牙關的日子,但他的決定終究有了回報,而且這項回報仍在持續之中。
改變自己
一條小河經曆了重重阻撓,繞過高山與岩石,穿過森林和田野,一路奔騰,暢行無阻。最後,它來到了沙漠,小河想:“前麵那麼多困難都克服了,這次也應該能成功吧!”可是,它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白費了,水都滲到泥沙中,迂回不前。小河歎息說:“我最拿手的本事也不管用了,看來我這輩子注定平庸,永遠也到不了大海了。”
微風過來安慰它說:“我可以穿越沙漠,你也可以的,不過你要嚐試著改變一下你自己……”
“改變自己,升華自己!”小河默默地念著,可是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啊,我能做得到嗎?如果不行,那我豈不是自我毀滅嗎?
“你這樣想隻是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認識到自己還有巨大的潛能,沒有認清你自己的本質,你可以的!”微風鼓勵說。
小河鼓起勇氣,對自己說:“改變自己,升華自己!”於是,它投入了微風的懷抱,蒸發了,化作輕盈的水汽。第二天,它又化作了雨滴,終於融入了浩渺的大海。好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困難,隻要我們擺正心態,勇於嚐試,最終的成功會屬於我們。
將目標分解
名不見經傳的山田本一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獲得世界冠軍。有很多人為此質疑。兩年後的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他再次奪冠。
馬拉鬆賽是體力和耐力型的運動,隻有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的人才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是次要因素。
山田本一又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在接受采訪中他這樣說: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二個標誌是銀行;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衝向第一個目標,等到達到第一目標後,又以同樣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跑完了。
山田本一成功的奧秘就在於將最終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在每一個小目標中以最飽滿的激情和動力來完成,從而達到最後的勝利。人生的真正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是偉大的目標。為了要實現這個大目標,不妨先設定一些小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實現。很多人都因為在奔向大目標的途中遭遇挫折而失去進取的勇氣,如果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你會發現大目標原來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沒有欲望就沒有希望
一位病人已經病入膏肓,家人都很痛苦。但醫生仍感覺還有一線生機,便按照平常的慣例來詢問病人:“先生,您想吃點兒什麼嗎?”病人搖了搖頭,默不作聲。“先生,那您有什麼喜好嗎?”醫生想用心理療法來給他治療。但病人還是搖了搖頭:“那您對打牌、喝酒,甚至是找女人都沒有興趣嗎?”醫生仍不死心。這一次,病人用一種極其微弱的聲音回答道:“沒興趣。”醫生想繼續問下去,病人的家屬在一邊趕緊說:“醫生,沒有用的,他健康時都沒有什麼愛好,就別說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醫生聽了之後,神情一下子憂鬱起來,他歎了口氣,轉身走了出去。家屬們一看,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急忙趕上去追問:“醫生,是不是有不好的情況?”醫生說:“我醫治過成千上萬的病人,每次都是全力以赴,但這個病人,我想是徹底沒有希望了,因為他是一個失去了一切欲望的人。這樣的人對生活沒有任何留戀,也不會有信心活下去,所以,並不是完全單靠醫生的醫治,就能好轉起來的。”
成功隻有一句話
一天,國王突發奇想:如果把別人那些成功的方法,編輯成書,讓臣民們用這些成功的方法來做事,那不就能少走彎路,更容易成功嗎?於是他便讓朝廷最聰明的一位老大臣去研究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
幾年以後,大臣編寫了12本厚厚的書,書裏的內容很好,但看完需要很長時間。國王不想讓他的後代浪費很多的時間在這上麵,於是讓這位老大臣拿回去再寫。一年後,這位老大臣把12本書壓縮成一本書送給國王。國王看後,感覺內容還是太多,於是這位老大臣又把這本書再壓縮簡寫。最後老大臣把一本書壓縮成一張紙,而內容也壓縮到一句話。
當國王拿到這張紙,看後非常滿意,感覺這是從古至今所有成功者必須遵循的道理,那句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成功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對人的成長而言,勤奮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天賦。
沙子的命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養蚌人,他想培育一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