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物歸原主,它的目的是讓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位顧客因為飯館的菜做得不好吃而與飯館老板展開了談判:

第六章

153

各種幽默戰術,促你談判成功

他叫住老板:“老板,這盤牛肉簡直沒法吃!”

老板:“這幹我什麼事?你應該到公牛那裏去抱怨。”

顧客:“是呀,所以我才叫住了你。”

顧客按照老板的荒謬邏輯,推論出老板應是“公牛”,搞得對方哭笑不得,

自食其果。這種方法在談判中用處極大,它抓住對方的話柄,順著說下去,讓其

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產生強烈的幽默效果。

這種談判方法的特色是不作正麵抗衡,而是在迂回的交談中,順著對方的話

說下去,借力勝敵,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產生幽默感。當自己在談判中處於不

利的地位時,也可用這種“善傾聽,巧反駁”的談判方法使自己擺脫困境。

隋朝時,有個人很聰明,但說話結巴。官高氣盛的楊素,常常在閑暇無聊的

時候,把那人叫來說說笑笑。

年底的一天,兩人麵對麵地坐著,楊素開玩笑地說道:“有個大坑,深一

丈,方圓也是一丈,讓你跳進去,你有什麼辦法出來嗎?”

這個人低著頭,想了想,問道:“有、有、有、有梯子嗎?”

楊素說道:“當然沒有梯子,若有梯子,還用問你嗎?”

那人又低著頭想了想,問道:“是白、白、白、白天,還是黑、黑、

黑夜?”

楊素說道:“不要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你能夠出來嗎?”

那人說道:“若不是黑夜,眼、眼、眼又不瞎,為什麼掉、掉、掉、掉到

裏麵?”

楊素不禁大笑。又問道:“有一座小城,兵不滿一千,隻有幾天的口糧,城

外有幾萬人圍困,若忽然派你到城中,命你當將軍,不知你有什麼退兵之策?”

那人低著頭想了想,問道:“有救、救、救、救兵嗎?”

楊素說道:“就因為沒有救兵,才問你。”

154

小幽默,大氣場

那人又沉吟了一會,抬頭對楊素說:“我審、審、審慎地分析了形勢,如、

如、如、如您說的,不免要、要吃敗、敗、敗仗。”

楊素大笑了一陣,又問道:“你是很有才能的人,沒有事情不懂得。今天我

家裏有人被蛇咬了腳,你能醫治嗎?”

這個人應聲答道:“用五月端午南牆下的雪塗、塗、塗、塗就好了。”

楊素道:“五月哪裏能有雪?”

那人說:“五月既然沒、沒、沒有雪,那麼臘月哪裏有、有、有、有

蛇咬?”

楊素笑著打發了他。

故事中的人盡管是個結巴,但回答問題卻很能運用“善傾聽,巧反駁”的幽

默技法,他不但沒有被楊素難倒,還在談判中處處顯出他的幽默和智慧。這雖然

是一個古代的談判故事,但類似的事情在現代生活中時常會遇到。“善傾聽,巧

反駁”的幽默技法不僅能在生活中小事情的談判上發揮作用,在國家之間的談判

陷入僵局時,運用它也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1971年,中美會談討論到台灣問題時,周恩來總理一開始就表明立場,基辛

格也亮明觀點,雙方互不妥協,又使談判陷入僵局。這時,周總理說:“毛主席

說,台灣問題可以拖一百年,是表明我們有耐心;同時也包含不能讓台灣問題妨

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基辛格點頭表示同意:“是的,我們必須向著未來有

所前進……”周總理敏銳地抓住基辛格的觀點,拿起記錄美方觀點的稿子晃了

晃:“博士,你的措辭‘美國不會同台灣斷交’,‘中國必須保證不用武力解決

問題’,就不是如你所說的向著未來有所前進。”基辛格這次沒有反駁,而是陷

入了沉思,而後被迫改變思路:“我們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美國認識到,在台

灣海峽兩岸的人都認為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怎麼樣?”周總理

笑道:“……這是一項絕妙的發明。博士到底是博士。”僵局打破了,周總理和

第六章

155

各種幽默戰術,促你談判成功

基辛格都笑了。

周總理不愧是一位談判專家。他機敏、睿智、善聽、能言。在上例的談判

中,他認真傾聽,機敏地抓住基辛格隨口說出的“我們必須向著未來有所前進”

這句話,然後明確指出基辛格的觀點前後矛盾的事實,從而使基辛格陷入一種被

動的局麵,被迫作出明智的選擇。在基辛格妥協後,周總理又幽默地讚揚了對

方,徹底打破了談判中的僵局。

善於傾聽是幽默反駁的前提,幽默反駁是傾聽的結果,兩者缺一不可,相輔

相成,而兩者的應用都是為了最終取得談判的成功。

旁敲側擊,用幽默化解敵意

在談判中,運用旁敲側擊法就是利用幽默的語言來回擊或反駁對手的一些

觀點。由於運用旁敲側擊法時,謎底被深深地埋藏在幽默的話語下麵。所以,

要在談判中運用這種幽默技巧並取得幽默效果,就要在己方發言之後,留給對

手一個短暫的回味時間,對手才能體會到幽默的話語和謎底之間微妙的聯係。

因此,在談判中我們不但自己要善於運用這種幽默技巧,而且還要善於領悟對

手的這種幽默。

在談判中,當需要批評或提醒對手而又不便直接向對方提出時,便可考慮使

用這種幽默風趣的旁敲側擊法。從側麵提出一些看似與談判主題無關的話題,以

此來達到啟示、提醒、警告等目的。

156

小幽默,大氣場

1969年9月的一天,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就越南戰爭問題與蘇聯駐美國大使多

勃雷寧舉行會談。談判正在進行時,尼克鬆總統給基辛格打來電話,接完電話之

後,基辛格對多勃雷寧說:“總統剛才在電話裏對我說,關於越南問題,列車剛

剛開出車站,現在正在軌道上行駛。”老練的多勃雷寧試圖緩和一下氣氛,機智

地接過話頭說:“我希望是駕飛機而不是火車,因為飛機中途還能改變航向。”

基辛格立即回答道:“總統是非常注意選擇詞彙的,我相信他說一不二,他說的

是火車。”

在這次談判中,基辛格巧用火車與飛機的比喻,幽默地對對手進行旁敲側

擊,既鮮明、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語氣和態度又不是顯得十分強硬,令

對手容易接受。可見,在談判中,語言幽默、形象,往往能有效地活躍談判氣

氛,使談判輕鬆、愉快,並逐步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一位顧客坐在一家高級餐館的桌旁,把餐巾係在脖子上。大堂經理很尷尬,

叫來服務員說:“你讓這個‘紳士’懂得,在我們的餐館裏,那樣做是不允許

的,但話要說得盡量委婉些。”服務員來到那人的桌旁,很有禮貌地問:

“先生,你是刮胡子,還是理發?”

話音一落,那位顧客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快取下了餐巾。

服務員沒有直接指出客人的失禮之處,卻幽默地問兩件與餐館服務項目毫不

相幹的事(刮胡子和理發),表麵上看來,似乎服務員問錯了,而實際上他是通

過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幽默來提醒這位顧客。即使顧客意識到自己失禮之處,又

做到了禮貌待客,不傷害客人的麵子。服務員用的正是旁敲側擊的幽默技巧。

當然,服務員不能把顧客當作對手看待,不過,服務員確實是與顧客進行了

一次普通意義上的談判,試想,如果服務員直接指出顧客的不對,顧客必定會很

尷尬,可能就頭也不回地走了,餐館也就失去了一位顧客。

第六章

157

各種幽默戰術,促你談判成功

在談判中運用旁敲側擊時,還要注意在說話之前先動動腦子,從正麵、反

麵、側麵多角度地想一想,尋找出可以使對手得到啟示的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選擇其中一種最好的,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含糊其詞,模糊語言打造幽默效果

在談判中,直陳其言、正麵表態往往會讓自己陷於被動的局麵,這時可以運

用模糊語言靈活地進行表達。另外,運用模糊語言還可產生奇特的幽默效果。下

麵是兩國外交官的一段對話:

甲:閣下的聲明是否表示貴國政府對××協定的成效有所懷疑?

乙:我不準備這樣說,當然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釋。

乙雖對甲國政府“××協定”的成效有所懷疑,但又不好正麵回答,所以他

采用含糊其詞的幽默技巧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甲,避免了直接回答給對方抓

住把柄的可能性。在談判中,幽默也可以作為通幽的曲徑,婉轉地表達你的希

望、條件和要求,傾訴你對談判成功的渴望之情。

一個被判處死刑的罪犯的死期到了。警察喚醒他,問他早餐想吃點什麼。他

說:“凡是我所喜歡吃的都想吃。”

“對啦,我想起來了,”罪犯對警察說,“我最喜歡吃桃子。”

“你知道,現在是冬天,哪來的桃子呢?”警察答道。

158

小幽默,大氣場

“沒關係,”罪犯說,“我可以等!”

在嚴格的法律麵前,罪犯的要求當然不會得到滿足,不過我們可以學習在談

判中使用這種幽默的方法委婉地提出己方的過分要求,然後把問題交給對方去思

考,己方也就在談判中占據了主動。美國沃思堡市億萬富翁巴斯兄弟被喻為談判

桌上的奇才,在一次重大談判中他們就巧妙地運用了這種談判手法。

巴斯兄弟在1981年想買下即將破產的皮爾公司,但他們卻對皮爾公司的董事

會說:“你們在其他地方或許能找到更好的買主!”並且將對他們可能產生興趣

者的名字一一告訴他們。最後巴斯兄弟說:“如果你們沒有其他選擇的話,就來

找我們。”結果巴斯兄弟如願以償,這筆生意按照他們的意願成交了。

巴斯兄弟的談判技巧和水平是高超的,他們有一個風趣而幽默的構思,他們

認為做生意好比追求女性,如果你狂熱地追求她,她會揚長而去,而當你適時後

退時,她才會仔細思考同你的關係,很可能就會選擇跟著你走。

提出你的條件,給對方以足夠的考慮時間,然後再坐下來談時,你就已經在

談判中占據了主動。

幽默是社交活動的潤滑劑。善用

幽默的人總會在社交場合中左右逢源,

並且能巧妙地化解諸多社交難題。不得

不說,這樣的人是十分有魅力的,他們

自身的能量能很好地與周圍環境的能量

場相融合,他們總能對周圍的人產生影

響,從而使自己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