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實行輕法緩刑、重賞輕罰的政策。他認為:“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嚐聞功臣地多滅亡者。”於是,他分封的食邑最多的竟達六縣之多。至於罰,非到不罰不足以毖後時才罰,絕不輕易殺戮將士。在中國曆史上,往往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但東漢的開國功臣卻皆得善終。

劉秀“柔道”興漢,少殺多仁,跟著這樣的主子,他的臣子們就像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可是,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劉秀本人。在群雄逐鹿中,他正是靠著這些人,擊敗所有對手,最後問鼎中原。

柔弱之水可為滔天巨浪,摧枯拉朽,吞噬一切,可鑿岩穿石,水滴洞穿。由此可見,柔並不等於弱,剛也並不一定等於強,關鍵在於人怎樣去利用它,怎樣恰到好處地利用它。

“柔”被弱者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常能救弱者於危難之間。因此,“柔”往往是弱者的護身符。

心理學關鍵詞

如果你與對手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奮鬥目標,而隻是因為某些地方與其有著較為強烈的衝突才成為對手時,你就要抓住對方的心理,真誠地向對手示好,以柔克剛,用你的“軟弱”來感化對手,真正取得他的“原諒”。

6.人心都是肉長的

成人用語言交流信息,嬰兒用哭聲表達意願。嬰兒的哭,不僅告訴大人他餓了,更多的時候,是要大人抱他,和他一起玩,讓大人愛撫他。哭是嬰兒的語言,他以特殊的方式告訴大人,他需要撫愛,需要溫暖,需要慰藉。相反,不哭的孩子,大人就很少去關注他,因為他乖、不哭不鬧、不讓人煩,甚至有時竟讓人忽略了他、忘記了他。因此,愛哭的孩子也是被人撫愛最多的孩子。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將這個道理用於工作中,同樣奏效。

放眼看開去,到處都有會哭的孩子。在公司裏,一樣的工作,一樣的業績,會“哭”的人往往會有更好的報酬。因為他一“哭”,老板就會知道他的辛苦他的勞累,他的收入少,他的付出多,他的熱情受挫,他的後勁不足。總之,老板會被他“哭”得不加薪晉爵不足以平其憤、順其心。而再看那些默默工作,不聲不響的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好事很難光顧。想想也不難理解,諾大的公司,老板怎麼可能會注意到每一個人呢?隻會做,不會“哭”,誰知道你辛苦,誰知道你勞累,誰知道你對薪水不是很滿意,誰知道你時刻想著離開,想去一個更能體現你價值的地方——不知你是否想過,即使去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你仍然隻是會做不會“哭”,結果是不是會一樣呢?

孟麗女士在華爾街某公司上班後,與她一起被公司錄用的年輕同事曼麗違反公司規定偷偷告訴她,她的薪水僅僅是曼麗的一半。“美國公司很歧視外國人。”她友善地說。孟麗幾乎要氣瘋了,於是她跟老板們據理力爭。她對大老板說:“你也許不完全知道,與我一起雇來的員工都無經驗。而且這3個月以來,我的成績最大,一共完成3個項目,其中一個是獨立完成的,給公司創彙七萬多美元,但被人搶了功。這,您知道。”她加重語氣,“而且大家有目共睹我是多努力,我的上司根本沒有耐心教我任何專業知識,卻把我的成績當做他個人的功勞,在公司獲取最高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薪水還要少於他人,這很難讓我接受。我相信,這也難以讓您接受。如果誰因為我的種族而欺侮我、歧視我,我一定和他拚到底!”她的聲音裏情不自禁地帶上了眼淚,“如果我是你們家庭的一個成員,你們的小妹妹,你們會這樣待我嗎?”最終,孟麗得到公司的道歉卡,同時加薪50%,並補足原來的數量。

人類天生就會同情弱者,這是人性的弱點。調動眼淚戰法,對人哀求,動之以情,這種說話辦事方法,古今中外之所以屢試不爽,原因就在於此。當然,“裝扮弱者,博取同情”也要講究策略。電影裏經常有這樣的場麵,姑娘撒嬌似地哭了,背對著姑娘的戀人忽然轉過身來,用驚訝憐愛的表情注視著她,接著熱烈地吻著。這就是女性征服男性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家認為,這裏所說的哭並不是說一定要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流下幾滴眼淚。關鍵是要設法調動對方的同情心,使聽者首先從感情上與你靠近,產生共鳴,這就為問題的解決打下了基礎。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你將受害的情況和你內心的痛苦如實地說出來,對方是會感動的。

例如,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原是博阿爾內子爵夫人,一向生活放蕩。當拿破侖在意大利和埃及戰場浴血搏鬥時,新婚不久的她卻與一個叫夏爾的中尉偷情私通。她原以為拿破侖會戰死在沙漠中,不再等待他回來,甚至準備為拿破侖安排所有後事。

1799年1月,拿破侖從埃及回到法國並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消息傳到巴黎後,約瑟芬驚呆了。拿破侖成了歐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國的救星,前程無量。她這時開始後悔了。

於是,她不辭辛苦,坐著馬車,長途跋涉,去法國南部的裏昂迎接拿破侖。她想在拿破侖與家人見麵前見到他,並趁著他的興奮蒙騙住他,不使自己的醜事暴露。

她好不容易到達裏昂,可拿破侖卻從另一條路走了,並與家人會合。拿破侖對妻子的不貞早有耳聞,當他確信約瑟芬對他不忠時,他暴跳如雷,下定決心與其離婚。

約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趕回巴黎。

拿破侖吩咐仆人不讓她走進家門。她勉強進了門,不知怎樣來應付與丈夫見麵的場麵。片刻之後,她靜下神來,決定壯著膽子去見丈夫。

約瑟芬來到拿破侖的臥室門前,輕輕敲門,沒有回答。

她再次敲門,並溫柔而哀婉地呼喚,拿破侖沒有理睬。

她失聲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侖無動於衷。

她哭著,用雙手捶打著門,請求他原諒,承認自己一時的輕率、幼稚而犯下了錯誤,並提起他們以前的海誓山盟……還說如果他不能寬恕,她就隻有一死。這仍然打不動拿破侖。

約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們,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

她知道,拿破侖很愛她的兩個孩子奧當絲和歐仁,尤其喜歡歐仁,這是打動拿破侖的好辦法。倘若孩子們求他,他可能會改變主意的。

孩子們來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著說: “不要拋棄我們的母親,她會死的……還有我們,我們怎麼辦呢?”

人心都是肉長的,約瑟芬這一招終於獲得成功。拿破侖雖然知道約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聲在他的腦海裏泛起他們相愛時的美好回憶。奧當絲和歐仁的哀求聲則衝破了他心中設下的防線,他已熱淚盈眶。

於是,房門打開了,拿破侖與約瑟芬重歸於好了。後來,拿破侖登基時,約瑟芬成了皇後,榮耀之至。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同情心可以促進對方的理解,但這並不等於說馬上就會下定決心。因為對方還會考慮多方麵的情況,有時會處於猶豫之中。這時候的“哭”,就是要努力激發對方的責任感。要使對方知道,他有責任處理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