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克服消極的心態(2)(2 / 3)

奧迪帕斯情結的犧牲品多是被母親寵壞的孩子,他們所受過的教養使他們相信:他們的願望是天生就有被實現的權利的,而他們也從不知道:他們能憑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範圍之外,贏取溫暖和愛情。在成年期的生活裏,他們仍然牽係在母親的圍裙帶上。他們在愛情裏尋找的,不是平等的伴侶,是仆人;而能使他們最安心依賴的仆人則是他們的母親。在任何孩子身上,我們都可能造成奧迪帕斯情結。我們所需要的,是讓他的母親寵慣他,不準他把興趣擴展至別人身上,並要他的父親對他冷漠而不關心。

各種神經病病症都能表現出受限製行為的影像。在口吃者的語言中,我們便能看到他猶疑的態度。他殘餘的社會感覺迫使他和同伴發生交往,但是他對自己的鄙視,他對這種嚐試的害怕,卻和他的社會感覺互相衝突,結果他在言詞中便顯得猶疑不決。在學校中總是屈居人後的兒童,在三十多歲仍然找不到職業、或一直把婚姻問題往後擱延的男人或女人,必須反複做出同樣行為的強迫性神經病患,對白大的工作感到十分厭煩的失眠症患者——這些人都顯現出他們有自卑情結,它使他們在解決生活問題時,無法獲得進展。手淫、早泄、陽萎、欲倒錯,都表現出:在接近異性時,由於駭怕自己行為不當,而造成的猶疑不決的生活樣式。如果我們問:“為什麼這麼怕行為不當呢?”我們還能看出他們好高騖遠的目標。對這問題的唯一答案是:“因為這些人把他們自己的成功目標定得太高了!”

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它們是人類地位之所以增進的原因。例如,科學的興起就是因為人類感到他們的無知,和他們對預測未來的需要:它是人類在改進他們的整個情境,在對宇宙作更進一步的探知,在試圖更妥善地控製自然時,努力奮鬥的成果。

事實上,依我看來,我們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在某些方麵,人類確實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我們沒有獅子和猩猩的強壯,有許多種動物也比我們更適合於單獨地應付生活中的困難。雖然有些動物也會用團結來補他們的軟弱,而成群結隊地群居生活,但是人類卻比我們在世界上所能發現的任何其他運動,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人類的嬰孩是非常軟弱的,他們需要許多年的照顧和保護。由於每一個人都曾經是人類中最弱小和最幼稚的嬰兒,由於人類缺少了合作,便隻有完全聽憑其環境的宰割,所以我們不難了解:假使一個兒童未曾學會合作之道,他必然會走向悲觀之途,並發展出牢固的自卑情結。我們也能了解:即使是對最合作的個人,生活也會不斷向他提出待決之問題。沒有那一個人會發現自己所處的地位已經接近能夠完全控製其環境的最終目標。生命太短,我們的軀體也太軟弱,可是生活的三個問題卻不斷地要求更豐碩及更完美的答案。我們不停地提出我們的答案,然而,我們卻絕不會滿足於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無論如何,奮鬥總是要繼續下去的,但是隻有合作的人才會作出充滿希望及貢獻良多的奮鬥,才能真正地增進我們的共同情境。

我們永遠無法到達我們生命最高目標,這件事實我想是沒有人會懷疑的。如果我們想象出:一個人或人類整體,已經抵達了一個完全沒有任何困難的境界,我們必須想象到:在這種環境中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沉悶的。每件事情都能夠被預料到,每樁事物都能夠預先被算計出。明日不會帶來意料之外的機會,對未來,我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寄望。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如果我們對所有的事情都能肯定,如果我們知道了每件事情,那麼討論和發現便已經不複存在,科學也已經走到盡頭。環繞著我們的宇宙隻是值得述說一次的故事。曾經讓我們想象我們未曾獲到的目標,而給予我們許多愉悅的藝術和宗教,也不再有任何的意義,幸好,生活並不是這麼容易就消耗淨盡的。人類的奮鬥一直持續未斷,我們也能夠不停地發現新問題,並製造出合作和奉獻的新機會。神經病患者在開始奮鬥時,即已受到阻礙,他對問題的解決方式始終留在很低的水準,他的困難則是相對地增大。正常的人對自己的問題會懷有逐漸改進的解決之道,他能接受新問題,也能提出新答案。因此,他有對別人貢獻的能力。他不甘落於人後而增加同伴的負擔,他不需要,也不要求特別的照顧。他能夠依照他的社會感覺獨立而勇敢地解決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