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時性近視:使用電腦達幾分鍾,或幾個小時後視遠處物體模糊不清。
(2)視疲勞:使用電腦時,眼睛容易疲勞。感覺眼皮、額頭部位疼痛。
(3)近處和遠處物體輪廓不清晰:有時出現複視,即重影。有時在轉移視線之後物體的圖像似乎還保留在眼中。
(4)眼睛發幹:但有時則相反,眼睛流淚。
(5)頭痛,頸、肩背酸痛,由於使用者身體位置不合適,容易發生肌肉痙攣。
電腦視力綜合征還和電腦使用者戴雙光眼鏡有關。他們所看目標的最佳位置應該在胸部或胸部以下,距離保持在30~45厘米。如果顯示屏擺放高度不合適,或者距離太近,會使電腦使用者工作時不太舒服地俯身,或者頭部保持一個極不自然的角度,這很容易引起頭昏、頸酸、肩痛或全身不適。使用電腦會減少眼內潤滑劑和酶的分泌。一般來說,如果人每分鍾眨眼少於5次,而且這種狀況持續時間較長,便會使眼睛幹燥、疲勞,出現重影、視力模糊及頭頸疼痛等症狀。
對腕管綜合征的了解
腕管綜合征又名腕管狹窄症。這種病雖常見,卻往往被疏忽而未得到及時治療。本病多發生於手部用力的職業,尤其是中年婦女,如編結工、裝配工、木工、炊事員、屠宰員、打字員、擠奶員,以及經常騎摩托車的人、體操運動員等。美國醫學家稱之為當前最新的職業病之一。
1.病因
“腕管”,是由腕部掌側堅韌的腕橫韌帶與背麵的腕骨所構成的“骨一韌帶隧道”。腕管中除了有正中神經通過外,還有9根肌腱通過。如果腕管內壓力稍有增高,正中神經受壓而產生以手指麻痛為主的一係列症候群。腕管狹窄導致本征。
2.臨床表現
患者手指中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感覺遲鈍、麻木和針刺樣疼痛(小指無此症狀),腕部也可發生,可向前臂、肘及肩部放射。握物或端物時無力,偶爾會有失手的情況發生。工作結束後,局部溫度增高時症狀可加重,或有燒灼樣疼痛,在深夜常被痛醒。寒冷季節患指可有發冷、紫紺等改變。本征患者的疼痛常發生於夜間或清晨,有時拇指無力、活動笨拙,拇指外展力量減弱,大魚際肌萎縮。用針去刺這些患指時,發現其皮膚癌覺減弱或消失;當揮動患手後,手指麻木即可解除。叩擊腕部屈麵正中時也可引起手指麻木。
3.防與治
(1)重在預防:經常用手作業者,要注意正確的姿勢,不要讓自己的手老是偏向一側;要有適當的休息時,不時地放鬆自己的雙手,活動手指,不讓操作的手腕過於疲勞。
(2)按摩:用紅花油等外搽局部後,按揉外關、陽溪、魚際、合穀、勞宮及痛點等穴位,然後將患手在輕度拔伸下緩緩旋轉、屈伸腕關節,術者左手握住患手腕部,右手拇、食二指提住患手拇指末節,向遠心端迅速拔伸,以發生彈響為佳,依次拔伸第2、3、4指。每天按摩1次。
(3)中藥外洗:防風、荊芥、川芎、甘草各3克,黃柏、當歸各6克,蒼術、丹皮、川椒各10克,苦參15克,煎水薰洗患處,有祛風散瘀、活血通絡之功效。
4.忠告
運動雙手護手健體是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的,下述三招簡便又有效:
(1)是雙手用力握拳,然後突然放開,反複做,握拳時吸氣,放開時呼氣。每次20下。這樣運動可以預防手部關節硬化、皮膚粗糙、十指冰冷,還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
(2)是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壓、按、搓左手的每一個手指和每一個關節。要按摩到手指有溫暖感為止,然後再換手操作。這樣按摩可防止關節變形、變粗、變硬、變大,使血液營養到所有的末梢,同時通過神經反射刺激大腦皮層,使頭腦靈活。
(3)是右手握拳,無須用勁;用各手指中節關節角按壓左手背,稍稍用力;然後換手重做。這樣操練能使人體經絡和血管得以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