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曆史名詞(1 / 2)

“母係社會”是什麼樣的社會形態?

母係社會是原始社會人類發展的一種社會形態,它存在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30萬或20萬年)到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5000年)之間,新石器時代達到全盛。

母係社會實行族外群婚,即普那路亞群婚製。由於實行族外群婚,某一親族的女子與另一親族的男子互為夫妻,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隻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家族世係也以母係計。

這一情況也與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當時,婦女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婦女一般從事食物采集和照管家務,並且還負有養育子女的重擔。而男子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打獵,由於工具的落後,打獵常常得不到保障,相反,婦女的采集卻能較為穩定地保障食物來源。種種因素促成婦女在當時的氏族社會中占有主導地位,因而出現了母係社會,也出現了普遍的女性崇拜。

在母係社會中,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共同擁有財產,各氏族內實行民主管理,氏族首領經民主選舉,由德高望重的女長老擔任。

這種社會是建立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基礎上的,一旦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這種社會就難以維持下去了,低水平的公有製便為私有製所替代,母係社會也就宣告結束。

“男人”是在什麼時候開始主宰社會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出現了農業與畜牧業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社會生產的專業化,使母係社會迅速為父係社會所取代。男子在生產勞動中的地位急劇上升,而婦女的勞動則漸漸僅限於附屬性的家務勞動了。男子在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中成為謀取生活資料的主力軍。相伴而生的是婚姻製度也發生了變化,母係社會的族外群婚和不穩固的對偶婚逐漸為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態所取代。子女們不僅知道了生他們的母親,也知道了養他們的父親,因此,子女的出身與世係開始按照男子的係統來計算,其財產繼承也按照父係家族劃分。男子取代了女子而成了家族的核心。

在父係社會裏,父係氏族由若幹家長製大家族構成。家長製大家族是父係氏族社會的基本社會經濟細胞,一個家長製大家族常包括好幾代男係親屬。土地雖然公有,但已分配給各大家族使用,這主要是由於生產工具已較先進,從而使生產可以在較小的範圍內進行。生產的產品基本還是共同分配。氏族公社內部還保留著民主選舉的傳統。氏族大會由全體成年男子組成,它擁有最高的權力。氏族議事會由各個大家族的族長組成,而族長則經民主選舉,由深孚眾望的男子擔任。盡管如此,在父係社會裏,已經出現了某些社會的不平等,如婦女喪失了與男子平等的地位,各大家族間也出現了貧富的差距。

父係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無階級、一切共有的原始社會隨之解體。

“知識鏈接” 遠古人是如何計數的

早在人類社會的最初階段,由摘野果和捕獲野禽、野獸,逐漸形成有無、大小等概念。後來,又發展到利用結繩、刻痕、手指來計數。

1937年在維斯托尼斯(墨拉維亞)發現一根40萬年前的幼狼前肢骨,7英寸長,上麵有55道很深的刻痕。這是已發現的用刻痕方法計數的最早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