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篇 第六章(1 / 2)

子夜時分, 星幕高曠。

夜色下, 一駕寬大馬車在空寂道路上疾行, 車篷懸掛的金製角鈴, 隨著馬車行走而叮咚作響。六匹高頭白馬, 額間均有一綹紅, 正是大宛名馬“千裏雪睛”。

青石路麵布滿了青苔, 馬蹄踏過,卻穩穩疾馳,隱入夜色。

車中平穩, 銅爐飛出嫋嫋青煙。抱樸散人正打坐凝氣,忽然睜開眼。他側耳聆聽片刻後,沉聲吩咐:“改道, 走正門。”

趕車之人不明所以, 手下卻未停,馬車駛向了另一條岔路。

.

今日給天子送了信後, 抱樸散人推卻了宮中的盛情挽留和文武大臣的邀請, 正午時分便帶人離了宮。

此刻掀開車簾, 他心頭卻沉。

道路兩旁的空曠田地, 一兩棵枯樹掛著靜月霜輝。馬車一路行走, 撲麵有薄薄清霧, 拂去而散。這方圓十裏,被人以法奇門隨意布了幾道屏障。

這屏障盡有意思,依月盈月虧規律而變幻, 很容易就拐上了其他岔路, 憑此攔截了不少人。不過對抱樸散人來說,天下奇門術數,皆翻不出他的手心,看破別人的布陣如串門子一般。

及至夜半時分,馬車便停在了驪山西郊的一處府苑前。

坐忘觀塵閣。

當年素處遊曆歸來,途徑此地,看到這湖泊,仿若天地斧鑿,觀星絕佳,便以重金收了方圓十裏農戶的田地,在此建了坐忘觀塵閣。

黑夜裏,這處院落一片靜謐,亭台樓閣林立,如雲水仙境。

素處仙君在這裏住的時候不多。此時,門口黑壓壓,守著紫衣侍衛,戴黑金半麵罩,配赤烏刀,正是專司護衛的“紫炁(氣)”。

幾十名紫炁護衛向他跪地行禮,抱樸散人頷首,進門後分花拂柳,穿過曲徑通幽,眼前便是一個巨大的湖泊——

九星望月湖。

湖麵氤氳著飄渺霧氣,九星望月湖上,有扁舟漂浮,悠悠而歌。這是迷霧陣法,以《道德經》為屏障。抱樸散人沉聲,卻音若洪鍾:“致虛極,守靜篤——”

聲音在湖麵震蕩,那艘小船聽了此暗語,在水麵上又是一蕩,眨眼間來到了岸邊,恭敬請他登船。抱樸散人上船,穿過迷蒙霧境,幾息後,小舟便停泊到了湖中心的亭子旁。

亭子裏的人背對著他,抱樸散人隻一眼,就看出了,那人又在算數。

夜色中,他廣袖隨微風而動,隻見其背影,便覺蘭韻芳雅之氣。難怪北燕國公主曾遠遠望了素處仙君一眼,便道其靜有高華之美,動若雲水之巔。

“徒弟誒……”抱樸散人一笑,足尖點水,躍進亭子裏,銀發未亂纖毫。

他一生有兩個內室弟子,他取名也懶得花心思,就隨口說了句“素處以默,妙機其微”,於是,大弟子成了妙機道長,小徒弟成了素處仙君。

而小徒弟對師父的懶惰一以貫之,俗名是酈清悟,墨寶也就隨口起名叫“清悟墨禪”。

素處仙君聽他招呼回頭。遠山眉如霧,清瞳似墨。玉質仙顏,在月色星輝下仍不減其容色之二三分。他著淺玉色直裾,衣上雲紋隨動而流華隱現。革帶綴月光石,映出點點湖光。

下一刻,抱樸散人去揉他的頭發,瞬間揉沒了他的仙氣:“陛下已聽了你的,那女人是沒事了。可為師記得,你說若救了她,一切便會脫離了掌控,為何仍要如此施為?”

酈清悟放下手中的筆,紙上一遝數字和輔助線。

——為何要救?

天機,是不能告知任何人的。

他頓了片刻,最終也隻是回道:“她也是變數。她雖自棺中起,但凶中未必是險。”

“也是變數?”抱樸散人蹙眉,捋須沉吟:“如此說來,宮中竟是有兩個變數了?”

一個就已經足以禍亂後宮,還一來成雙,後宮要瘋了好麼。畢竟先帝朝的後宮之禍,都差點毀了國基。

可小徒弟說,這未必是壞事。

酈清悟微笑著給師父斟茶,轉移了他的疑問:“既是變數,便有雙刃之利險,我且留她一段時日,看她究竟存了什麼打算。若是有不臣之心,自然留不得她。”

茶杯推過去,此刻湖麵上忽傳來異動。

九星望月湖是環島而築,微弱的震動便有波紋漣漪,此刻輕微的異響穿透霧麵,抱樸散人抬頭,瞳孔中映出了不速之客的身影。

酈清悟沒有回頭,一手敲擊銅鈴,一手在石案上一拂。案上的長劍被震飛,烏黑古樸的劍,在月色下寒光凜然,百年沉積殘血的氣息撲麵而至。

長劍裹挾著肅殺之氣,飛出數丈,迎麵以削鐵如泥的勁道,將那個不速之客遠遠震飛了出去。

那人被震出一口鮮血,還未來得及出聲,兩名紫炁侍衛悄無聲息從天而降,製住了人,將他押入湖心亭。

酈清悟和抱樸散人依然端坐於亭中。那一身黑衣的不速之客,也被帶到了二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