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篇 第八十一章(1 / 3)

“……”

拯救……白蓮花……

謝令鳶委實有點難以接受。調回宮鬥模式後, 她自知被白婉儀陷害, 沒還手就很聖母了, 倘若還要救白婉儀的性命, 她覺得自己渾身差不多要散發出《西斯廷聖母》瑪利亞的慈悲光環!

星使又在一旁唉聲歎氣:“您如今雖對宮裏失望, 卻不能置性命於不顧。”

他是為了她好。這些日子謝令鳶也想了很多, 以後倘若還能將聲望刷回【眾望所歸】, 能保證性命,她就離開宮,也不想在這裏虛與委蛇。

就算是為了那清淨自在的一天。

“我去找太後請旨, 先去看看白婉儀。”

她現在雖然被解除禁足,卻依然是戴罪之身,隻不過死罪免了, 活罪難逃。畢竟桃花口脂是她親手所做並送了闔宮上下, 這一點她難辭其咎。她已經吃了夠多教訓,不想在這樣敏感且暗潮湧動的時刻, 再給後宮那些妃嬪們留一絲把柄。

---------

盛夏的蟬鳴聒噪, 肆意唱著喧囂, 卻顯得莫名淒清。

謝令鳶走入仙居殿時, 白婉儀正坐在箜篌前, 背對著門, 擦拭著她的琴。這是蕭懷瑾特意命人以小葉紫檀木做的琴,音色柔而不媚,餘韻悠長。

她推開門時, 白婉儀先看到了一束光, 隨即是謝令鳶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她頭也未回,卻熟悉謝令鳶的身形氣息,淡淡道:“恭喜德妃洗脫冤屈。是來向臣妾興師問罪的麼?”

“如果你願意懺悔,我也不介意聽著。”謝令鳶頷首,有點苦笑:“不過也是要感謝你……讓我認清了這個後宮,被你陷害也不算,我算是被自以為是害的吧。”

白婉儀一直聆聽,她背對謝令鳶,看不見神情,但想來這番話是聽進了心坎兒裏。她輕聲道:“去歲冬時,我昏迷不醒。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裏有我的親人,還有義兄,他們在對我微笑,仿佛就要牽著我的手……我覺得很美好。可在美好之後,我忽然看到了你,頓生忐忑。”

“我的秘密見不得光,你的出現,是揭穿我身份的威脅。醒來後,我向皇後打探,原來錢昭儀昏迷時,也夢見了你。那時我便知道了,夢裏的你並非巧合。你大概是用了什麼異術,可以窺探我的夢境。”

怪道後宮那麼多妃嬪,白婉儀獨獨挑中她來陷害——

謝令鳶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她看見了不該看的,要被滅口!

“我不知道你看見了多少,唯有除掉你,方能不留隱患。”白婉儀慢慢回過身,望入她眼中。

未施粉黛,儀容素淨,白婉儀神色如平滑如鏡的湖麵,不起一絲漣漪。

——白婉儀,是在向自己解釋麼?

謝令鳶一瞬閃出了這個念頭,卻沒問。

大概白婉儀的自尊,也容不得她這樣直戳了當的問。但是……大概白婉儀對她還是有一絲絲在意,才會向她解釋吧?

可既然如此,當初又為什麼要陷害她呢?

這個人心態未免太複雜了。

謝令鳶不再去想她陷害自己的事情,隻會添堵。遂開門見山道:“我來,是想救你。”

救?

白婉儀一怔,意外到失語。

她素來習慣了掩飾情緒,而今放下了重重枷鎖,那錯愕也就不加遮掩地流露出來。隨即,她搖著頭輕輕笑了,不知是不信,還是在笑謝令鳶傻。

“不必了。”她淡淡道:“沒有人可以救得了我,依國朝律法,牽連謀反,乃誅九族之罪,要腰斬棄市的。我也沒有抱什麼僥幸念頭。”

.

見有人哀泣求饒的,就是沒見有人上趕著死的。謝令鳶提醒她:“此事未必沒有生機。陛下待你深情一片,我若幫你求情,陛下又心軟念舊,興許是可以救你一命。”

“……”白婉儀盯著她,像是盯著一個異類。看了很久,似乎也沒有想通,不可能想通。她的智慧,在德妃身上,踢了最大的鐵板。遂問道:“我這樣害你,你不恨我,反而救我?”

不氣才怪呢。謝令鳶也不說心靈雞湯似的假話:“自然是怨過你的。”

她讓她失去了人心,雖然那種得來容易的人心,根基也本就淺。

“那為何還要救我?我死了,你們應該彈冠相慶才是。再也沒有人纏著陛下獨寵,後宮所有妃嬪都可以承陛下的恩澤,今天這個宮裏一夜,明天那個宮裏一宿,你們歡心,陛下亦有所交代,皆大歡喜。”

“不。”謝令鳶嚴肅深沉地打斷了她:“我一點也不想侍奉陛下過夜。”

白婉儀“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真有趣。我怎麼直到今日,才發現德妃竟是如此妙人……我很喜歡這樣的人的。”她仰起頭,仿佛回憶,聲音都如煙如霧地縹緲起來。

“德妃,這話倘若是你先前所說,我大概隻當你是逢場作戲,不會相信。不過我已近死,你也沒有騙我的必要了。那,為什麼呢?”

她很難得如此認真地探究。謝令鳶想了想:“因為我不喜歡他啊。不喜歡還侍奉,不是很痛苦麼?”

白婉儀有些不可思議:“隻是因為不喜歡?可你是他的女人,你有什麼資格說不喜歡,說痛苦?”

對這樣的不解,謝令鳶理所當然:“在是他的妃子之前,我首先是個人啊。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為什麼要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逼迫自己忍受一生,向他邀寵給他生孩子?”

真利己。白婉儀想了想,卻又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但她跟德妃是說不通了。謝令鳶永遠是那麼語不驚人死不休。

其實她頗有些羨慕。有些想法,她永遠想不到,有些話,她也永遠不敢說。

且德妃說要救她,僅這一點,就夠驚世駭俗了。她自嘲地輕笑,忽而想起了什麼,斂起了笑,認真道:“你說要救我……我不求苟活,但能否請你在我死後,幫我做一件事?我想為一個人,翻案。”

她快死了,卻說翻案。

仿佛宿世的風千回百轉地吹過,謝令鳶瞬間徹悟。

“這就是你……在大好年華,甘願背負罵名入宮,忍受內心煎熬、痛苦掙紮的緣故?”

太……

她一時想不出什麼詞來形容這感慨——

太無我了!

.

見她不可理喻的模樣,白婉儀不以為意。

“你們覺得,我犧牲的很多?倘若我這算苦難,那些……為了胸中所誌,抱憾冤死的英雄呢?”

她的聲音不大,最後一句話甚至輕柔。

但如羽毛般輕的話,震懾了謝令鳶。

“十一歲我在朔方郡,目睹守將蘇廷楷從萬人敬仰的將軍,成了叛國之徒,雙子至今杳無音信,我就明白了。”

“什麼是英雄,什麼是惡徒,人之一生行走於世,不墮初心,求的不過是世間公正的蓋棺定論而已。你們覺得我付出生命似乎不值,我才為他們不值呢!”

謝令鳶說不出什麼來,她沉默聽著。

“那時候我想,當世人無德,天下無道,如蘇廷楷這般的人,付出性命,守護的卻是這樣愚蠢的民眾,這樣營私的朝臣,這樣隻謀權術的帝王。這樣的國,值不值得他們付出?”

“你說的……我也能懂。”謝令鳶輕聲和了一句。

大概曆史上很多英雄,看到自己保護的人及其子孫,有著無德無良的劣根,那些愚昧醜陋的嘴臉時,怎麼也會絕望一下的。要什麼雄心壯誌呢,為這些貪婪愚昧之人犧牲值得嗎?

“但是……”白婉儀輕輕一笑,眼中蒙起了嫋嫋光輝,似是在說她的神祇。

“他從沒有這樣想過,盡管他見識那些醜陋比我更多……他也從未動搖過平定四海的誌向。他真傻……在被處以腰斬極刑時,我真想問問他,動搖了嗎?後悔了嗎?”

“可是,他不會告訴我了。”

.

她沒有說“他”是誰,但謝令鳶心中,已經隱隱勾勒出了一個影子。

“他就是你想翻案的人。”謝令鳶不需要回想,這個名字太如雷貫耳,哪怕他死去了很多年。“他叫韋不宣,奉國公世子、承恩郡公之子。十七歲處以腰斬極刑,成為長安最令人扼腕的傳說。”

她道出名字,白婉儀略有意外,隨即明了:“是了,你在我夢中見過他。我哥哥曾被同窗誣陷盜竊而下獄,誣陷他的人族叔是刺史,我求救無門。是韋不宣救了我,救了哥哥,還給了他一份差事,給了我幾年的安定生活。”

.

她的聲音逐漸慢了下來,是回憶起少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