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篇 第一百四十八章(1 / 3)

延英殿前流血死了人, 宮內開始清場, 百官親眼見到皇帝精神奕奕, 也就沒有必要跪在這裏醞釀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他們淩亂地各自回到了自己府邸, 或強撐著回衙門辦公。人群中有同安旭勾結的大臣趁機告退, 沒走幾步卻被內衛攔截下來:“晁大人請留步。”隨即攔住的人被內衛押走。

這場波濤洶湧的較量中, 有些大臣先亮出了底牌, 暴露了身份,終於被何容琛等到了這一刻。陳留王在朝中必有勾結的同黨和世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隻是一直無從下手;如今經曆徹夜混亂,她將群臣百態收入眼底,總算才摸了個底細。

殿階上, 常姑姑閉著眼睛, 她被刺傷三刀,緊緊抱著何太後不放手。她年方十二歲就跟著何容琛入宮了, 二十多年過去, 始終生死相伴, 何容琛的命比她自己還重。等太醫戰戰兢兢趕來, 查驗了傷口後慶幸道:“這三刀僥幸避開了要害, 常姑姑隻是失血較多, 隻要安心休養便可,不會落下後遺症。”

何容琛這才放心下來,為常姑姑理了理紛亂的鬢發, 再抬頭時, 卻發現蕭懷瑾已經吩咐人把禦前的事情料理完了。

——請願的大臣各自送回衙門,內衛懷疑的對象則被單獨帶走扣押。擋刀身死的宮女被厚恤,特旨可以陪葬妃陵旁,可謂是無上榮寵了。宮內各宮門開鎖換防,消息送去宣寧侯和申國公處。

宮內逐漸恢複了以往井然的秩序。

何容琛一時有些複雜,以往這樣事情,多是她習慣性地處理了,萬沒有想到還有這樣一天。她的目光落在蕭懷瑾身上,心頭生出隱隱的動容,不知道自己在欣慰什麼。

她看著禁衛重新換防,內侍恢複輪值,待大臣全部離去,才對蕭懷瑾道:“陛下既已回宮,哀家有話要講。”

“正好,”蕭懷瑾點點頭,走上殿階,對周圍內侍道:“朕也有想說的,你們都退下吧。”

.

……糟糕,皇帝和太後母子二人又要撕逼大戰了!謝令鳶扶額,想到了在並州臨行時,何貴妃的托付,頓感責任重大。

蕭懷瑾幼稚衝動地出宮去,導致朝廷差點大亂,何太後不知廢了多少力氣才勉強維持著局麵,如今看到罪魁禍首須尾俱全地回來了,總要出口這段時間的惡氣吧?估計不把他罵個體無完膚是不肯罷休的。

真是不能消停。

她可不能再讓他們母子失和了,尤其是經曆過這場尚未(差點)演變成流血事件的宮變,朝臣們紛紛站隊亮底牌,朝廷格局必會有微妙的改變。外麵陳留王和西魏北燕都在盯著,他們裝也得裝出和諧家園你我共建啊!

於是,蕭懷瑾與何容琛雖然沒有請她,但謝令鳶還是硬著頭皮……厚著臉皮……默默地跟著,不請自入地進了延英殿。

延英殿的大門被推開,高大殿門在地上映出長長的投影,近半年無人入主,撲麵是陳舊的氣息。謝令鳶進門後將門掩攏,晨起的熹光透過門欞,隱約可看得見微塵在光線下輕盈飛舞。

殿內靜悄悄的,何容琛站在內裏,謝令鳶停在門側的陰影處,倚著殿柱,默默地當一個低調的救火員,隨時準備撲出來拉架。

她覺得自己太敬業了,簡直要被自己的敬業精神感動哭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眼下她全做到了,多麼以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頒發感動中國的影後啊,偏偏就跑到了古代來無法發光發熱……

“撲通”一聲,謝令鳶回神。

待看清眼前發生的一幕,她驚訝地掩住了嘴。

……蕭懷瑾,怎麼會?

------

何太後站在案幾前,她想過很多關於蕭懷瑾回來之後的場景,她要怎麼責罵他才解氣,他又會怎麼不忿……可是真正當他回來,神采奕奕站在殿外的時候,她卻不知該如何做起了。

尤其當蕭懷瑾跪在她麵前的時候,竟有些無所適從。

延英殿關了門,她迎光站著,他逆光跪著。